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对郑振铎、孙楷第、马廉、王重民和刘修业等在"前《型世言》研究"中的书名、内 容、篇数、章回之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书贾出版《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别本时,用源自《型世言》的篇章,有的做了不同程度的改动. 2.《型世言》是 1987年法国科学研究中心陈庆浩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的.出版后在中国的大陆、台湾以及韩国展开了《型世言》研究的新纪元. 3.中、韩、日各国研究者在学术会上或出版物中的论见,超出陈庆浩在《型世言》台湾刊影 印本的《导言》和本人的文论者甚微.  相似文献   

2.
杨继盛是明朝嘉靖年间诤谏之臣,忠烈气节为后人景仰,<杨忠愍公墨刻>(下称<墨刻>)是清朝嘉庆年间根据杨继盛遗存诗文稿墨迹摹刻椎拓而成,是袁氏赠书古籍之一,具有较高的人文、版本、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的建构,实质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塑.开放教育给电大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平台、模式.而且,也给予了总结精神、内塑理念、倡导人文、创建品牌和张扬个性的机遇和时机.电大的教育层次和影响力可以定位于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性阶段,但电大文化内核的刻塑却不能满足于大众化.相反,文化内核的刻塑更应深刻包含人文的理念和人性的归宿,更应超越体制结构和传统层级的束缚制约.  相似文献   

4.
册叶制度     
从卷子过渡到册叶雕版印刷发明前书籍是卷子形式,一个卷子可以长达几丈,读的时候展开卷起都很费事,尤其要查找卷中其中某一段文字时更不方便。唐代后期,开始把一个长卷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前后加上书皮,叫做“叶子”或“旋风叶”。所谓“旋风叶”,是指翻看迅速、有如旋风的意思。后来佛经、道经长期采用这种形式,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经折装”或“梵夹装”。但是这种“旋风叶”的书籍,时间久了折的地方容易破裂,破裂散开不好收拾。再则用一块块木板来刻书,刻好后再接成长卷,折成“旋风叶”,也太费事。因此不如把  相似文献   

5.
相位信息在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取多路信号正确的相位信息 ,必须采取同时刻采样保持。介绍了一种能够实现多路信号同时刻采样保持的并行采样方法 ,给出了硬件连接电路 ,并就两种不同的软件结构和编程思想讨论了门控信号对于提高采样频率上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明代主要藩王的重要著书与刻书,并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由于语言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为了达意,有时我们必须改变语言的形式.本文对奈达翻译理论中形式与内容的理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于语言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为了达意,有时我们必须改变语言的形式.本文对奈达翻译理论中形式与内容的理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经引入便在我国生根发芽,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唱艺术特点。民族语言对合唱艺术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合唱艺术具有了民族语言特质。合唱这一艺术形式已经深深地刻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无名类、历类等卜辞中用辞情况的考察,认为用辞后面所附记的刻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验辞;一种是记录施用情况的刻辞,这类刻辞应该连同前面的“兹用”一起都看作是用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