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是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66名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情况,统计了七种学习动机类型,总结出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具有"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因子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学习者情感因素是影响学习者习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Robert Gardener和Wallace Lambert关于动机和态度的理论出发,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其中主要以调查统计分析为主,通过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初、中、高三种水平学习者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区别。就学习动机而言,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水平的学生在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强度上都很高。而工具型动机与学习者水平的关系不显著,高水平学习者受工具型动机的影响没有初、中级学习者那么强烈;融入型动机随着学习者水平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学习态度方面,三种水平的学习者都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同水平学习者之间在课堂焦虑感、对目的语人群和所属文化社团以及学习环境上存在着个别态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课堂交际意愿的调查入手,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辅以课堂记录和个别采访,试探讨已具有一定汉语水平的高级汉语学习者在口语课堂上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意愿与其学习动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意愿强弱及其内在的动机因素,进而为提高学习者的交际意愿提供一定的启示。调查发现,有老师参与的课堂交际活动,学生的汉语交际意愿最强。上海交通大学高级汉语班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多以工具型动机为主,任务型动机的汉语学习者和融合型动机的汉语学习者交际意愿都强于工具型动机学习者。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融入型动机,表层动机强度高于深层动机。这一方面反映出汉语国际化所彰显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汉语国际化进程中社会认同的相对缺失。要真正实现汉语国际化,对内要加强国民的母语教育与母语保护意识,对外要提高汉语国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学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影响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学习动机与口语学习的内外在联系性。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与融入型动机相比,大学生口语学习更倾向于工具型动机;不同年级学习动机的强度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但其研究很少涉及非汉语学历留学生。采用第二语言学习态度/动机测验量表(AMTB)进行调查发现:非汉语学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工具型动机十分明显,但随后融合型动机影响显著增强。老师、同学、朋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的微笑、注视、手势等非语言接近行为是非汉语学历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动机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归附型和工具型划分提出质疑,并对Gardner模式提出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是认为Gardner模式过于强调社会大环境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忽视了在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动机。其实,Gardner自己也反对将动机简单划分。笔者认为,无论是赞同还是批评,Gardner和Lam bert的确开了对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先河,Gardner模式至今广泛使用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中,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它极强的生命力。国内学者中对动机研究最彻底、最有成效的当推文秋芳了。文秋芳在论述外语学习时,将动机划…  相似文献   

8.
动机在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决定外语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动机理论为基础,从融合型和工具型两方面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本文采用动机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分析两种动机在研究对象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提高学习动机以提高英语水平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本文对澳大利亚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展开了实证调查,并从学习环境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学习情境层"理论和其他动机理论,分析他们的汉语学习动机与整个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综合了课堂、课程和教师等因素的学习环境对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Dornyei外语学习动机三维框架理论,英语教学应以工具型动机带动融合型动机,并巧用一些心理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自身潜能,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对外与汉语两个方面的特点,课程的设置应合理涵盖汉语本体研究、中国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注重跨学科的语言应用研究,注重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建构较全面、完整、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学生今后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出入境边防检查汉语是我国边检警官在执行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时使用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用语。随着近年来出入我国外国人人数的日益增加,出入境边防检查汉语英译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旨在结合实例,分析并对出入境边防检查汉语英译原则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是一位英国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他描述了自己作为“老外”在北京学习的见闻感受,表达了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cultures of dog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a comprehensive way so that foreigner can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ulture better.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学的新变和超越不仅是在价值理念、话语模式、审美理想之上,而且是具体到题材领域、创作方法和文体形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开创。而在题材领域的新创之中,童年母题的出现和兴起无疑是一个极富意味的现象。与家族母题、乡土母题、爱情母题相比,童年母题似乎显得比较冷清和平淡,但是若从纯粹的文学现象来讲,她与上述母题相比则更富新意和开创性价值。综观现代文学童年母题的创作,虽然若隐若现、浓淡不一,但却贯穿于现代文学发展的始终。在众多对童年母题进行过创作的作家中,萧红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位,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位。关于萧红创作和童年经验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系,不少研究者已经进行过一些探讨。本文力图将萧红的童年母题作品放在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审视,以求更全面圆融地理解童年母题在萧红创作历程与整个女性文学书写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依据西方第二语言获得理论和华人身份认同理论,对来华学习汉语和东南亚华裔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基于华人身份认同和对中华化的认同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对华裔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对中华化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等三个重大的理论主题,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深入而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机制无疑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语言学习动机理论,从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境需求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当前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境需求总体上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呈分散态势分布;实践中的对外汉语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和切实满足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境需求,难以激发和保持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和兴趣。文章就提高留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灰色理论建立G(1,1)预测模型,定量分析了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货物运输总量及工业生产总值这五个经济指标的影响,给出了相对影响力的数据矩阵和折线图,说明上海世博会对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这一指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国际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其发展中相继出现了文化推广、教育产业和人才补给等三种类型。文章分析了国际留学政策的发展变化,正确分析了我国的教育国际化环境,在大力发展本国教育能力、积极推动“在地留学”的基础上,大胆“与狼共舞”,确立以文化传播为主导、大力发展产业型留学生教育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