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一生之"实录"(萧统<陶渊明传>),然而又是文字极为简约的"实录".<五柳先生传>的内容要点可以归结为读书、饮酒、贫困三个方面.本文就此提供翔实资料,以作备课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想]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和人教版教材编者的意图,结合课前助读资料和课后练习提示,本课着重设计为两种教学内容:其一,欣赏传中人物的个性之美;其二,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鉴赏<五柳先生传>独特的这一个,领悟陶渊明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张淑红 《现代教育科学》2010,(7):158-158,153
《五柳先生传》是新选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名篇。它是我国晋朝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之作。作品选自《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通过此文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陶渊明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充实丰满,人物性格更鲜明,更突出的蕴藏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4.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在这篇自况小传中,陶渊明以精粹简约的笔墨勾画了一幅自画像——好读书、性嗜酒、著文自娱、志趣高洁、安贫乐道的隐士五柳先生。通常人们认为陶渊明过着虽然贫困但却悠闲快乐的田园生活,笔者从五柳先生“期在必  相似文献   

5.
星期三我们学了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文中的五柳先生实际上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文中说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相似文献   

6.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短短不足二百字,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出来。语言朴素洗练,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7.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8.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第4上期"异响争鸣"栏目刊发了金文连老师的<不能再以陶渊明诗文误导学生>(以下简称金文)一文,该文认为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以及<归去来兮辞>给学生传达了不良的信息,陶渊明其实是一个"官不官"、"民不民"、"人不人"的人物,是古代隐士的典型,语文教学界"长期以来以正面肯定陶渊明的品行及诗文来熏陶学生有误人子弟之嫌".笔者以为,这未免有点标新立异、言过其实了.  相似文献   

9.
于洪泉 《中国教师》2013,(Z2):32-32
《五柳先生传》在初中语文课本里是一篇自读课文。而就是这篇不起眼的文章,却是陶渊明先生一生的写照,是我们解读陶渊明真性情的密码。《五柳先生传》像是一根线,穿起陶渊明所有作品,便于读懂人物,从而使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独特的隐士文化。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太尉,封长沙郡公,死后追赠大司马,地位不亚于王导、谢安。然而,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他抛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把自己定位为贫  相似文献   

1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名作,现入选人教社编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课本。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生活在南朝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概括全面,但在论述五言诗时对魏晋大诗人陶渊明只字未提,其原因是刘勰与陶渊明两人对"自然"有不同理解以及刘勰对玄言诗的误解等。  相似文献   

12.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语见陶渊明《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它对吴敬梓独善思想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吴敬梓为广大士人提供的生存模式已不再是陶渊明的农业劳动,他还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它注入了新的内容,为读书人的自立独善开拓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柳宗元诗作《读书》《饮酒》与陶渊明《读山海经》组诗、《饮酒》组诗不同的创作特征,指出他们的诗作在写作形式、抒写内容、格调、情怀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其内在风神却有很大差异。认为柳宗元诗比陶渊明诗潇洒冲淡,但缺少陶渊明那种相对超脱基础上的真旷达。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学家之一,同时,陶渊明又是这个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所倡导的无君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从陶渊明生活的君权削弱的时代背景来研究其无君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孔子在叙述其生平经历时,把自己描画成为一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仁者形象,且突显其人生理想状态: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随心所欲。孔子是中国口述自传第一人。我们认为,中国自传的叙事传统之一,尤其是中国式自传的叙事形式修辞之一实渊源于孔子,即重视叙述自我反省后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在意对自我生平中的事件叙述。孔子从不纯粹叙述事件本身,而是隐含或明言其叙事目的。因此可以说,正是孔子的自我口述叙事,开启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等类型的自传叙事模式,其自传诗学影响深远。不得不承认,《论语》中大量的语料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等传记叙述者对孔子形象的他画,而可以归结到孔子自我描画的文字着实不多,甚至我们必须明晓本文中的孔子自画文字,也是通过孔子弟子转述而形成的。一个特别重视史官传记文化的中国,如此稀缺对自我生平叙述的经典,不得不说是源自孔子及其所创造的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宋书》、《晋书》、《南史》等史书皆有陶渊明"不解音声"、"性不解音"的记载,但从其诗文作品看,陶氏是精通音乐的,尤其是古琴艺术。对此矛盾,历来治陶者的解释是史书有误。本文则从道教音乐出发,指出陶渊明所不解的是灵宝"玉音"。易言之,陶渊明精通的是世俗琴乐,而非宗教音乐。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上价值。一千五百年来,陶渊明的文化意义不断被挖掘,并受到极大的推崇。在当代中国,陶渊明尤其显出他的重大价值。种种精神危机表明,今天更需要陶渊明。陶渊明的独立人格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会感召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冲破精神枷锁。陶渊明的真率人格,激励我们努力做真人、讲真话,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是美育的好教材。陶渊明的巨大的人文价值,应该成为人们自身修为、清洁灵魂的良药;同时,也应该成为改变不良社会风气的一种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在其生前,仅以隐士著称,不以文学显达。在他死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南朝宋、梁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经历了一个“三级跳”的文学升格运动:从“隐士”到“隐逸诗人”再到“独超众类”、“莫之与京”,为唐宋以后的陶渊明研究不仅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并且定下了基调,这是陶渊明接受史的开端,唐宋以后的陶渊明研究并未超出其藩篱。  相似文献   

20.
崇敬胡适先生的澳籍华裔学者柳存仁先生,虽然名义上仍坚持吴承恩作《西游记》的看法,但他面对《西》书结构和文本的“全真味”,面对宋元明全真教史中的大量资料,多层次全方位地证明了《西》书从构思、演衍到撰稿,均与全真教有关联,从而提出《西》书有一个全真教古本,确是近年《西》书研究中的一大创获。它实际是对“吴作”说的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