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乡村旅游是提升我国农村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备受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旅游业界、学术界的关注。该文通过对南京乡村旅游者的抽样问卷调查,从客源市场构成、乡村旅游的认知评价、出游方式与目的、满意度四个方面分析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状况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普通高中的体育设施因受当地经济的制约,大多数农村高中体育课开展不顺利,学生体育运动达不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了改变贫困地区高中体育现状,我们要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高中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积极的效应,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妇女地位、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但收入的比较效应、农民自身素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和经营模式都会影响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的转移。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的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本地化和政府主导的原则,通过一产带三产的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的顺利转移,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产品依托形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旅游业发展在“旅游强国”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概念的廓清和特点的比较,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旅游主要由依托自然景观、乡村风貌、农村生活方式三大类要素构成,并逐渐形成了城郊型和远郊型乡村旅游两大产品,但农村旅游发展存在着诸如产品开发粗放、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保护、社区参与等五条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早期发展与学前教育质量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客乐观,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与其学前教育经历密切相关,对其未来的学业成绩具有预测性.因此,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是现阶段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快速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政府应重视并抓好学前一年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重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与培训体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早期发展和学前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6,(6):113-116
新形势下旅游扶贫攻坚任务对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广西贫困地区基本情况和旅游扶贫基础条件的基础上,围绕重点突破和产业融合的扶贫原则,提出了适合广西贫困地区的两种新的模式,即特色旅游名村建设模式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特色旅游名村(屯)建设模式,是以一个村(屯)为对象,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它可以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则可以延长农村产业链,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达到促使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手段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由于贫困地区自身条件限制、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等原因,政府主导模式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主要模式并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环境的改变,这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利益冲突加剧,投资效益低下,缺乏特色,以及旅游秩序混乱等。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政府应该更加注重本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护当地特色,维护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8.
运用历史文献法、多维比较法对20年来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方面的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与意义、实现路径、影响效应及影响因素及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为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总体来看,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外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研究早于国内且成果丰硕,主要聚焦在乡村旅游内涵,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历程、政策机制、发展模式、效应影响等方面,并在旅游减贫、扶贫、脱贫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经典案例分析。比较研究显示,国内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在以下三方面有待深化和完善:(1)加大乡村旅游推动村寨发展的个案研究;(2)进一步厘清旅游产业关联与联动的机理;(3)加强对国外成功案例的剖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政府要加大投入、认真督管,农民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教育部门要重视基础教育、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各方齐抓共管,才能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我国乡村民宿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缺乏农村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房屋及土地权属复杂,发展后劲缺乏,经营者素质不高,服务、市场意识低下等问题。通过彰显地方特色、实施精品策略,研究游客心理、加强卫生意识,制定有效规划、塑造良好形象,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等手段可以促进我国乡村民宿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艳 《考试周刊》2014,(98):18-19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乡村旅游为农民提供了第二个收入来源,带来了更多就业机遇,减少了农村人口流失,带来了城市新观念。它给城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提升了他们对乡村问题的认识。它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尤其是手工艺,也有利于基础设施改造。但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韩冰 《邢台学院学报》2014,(1):28-29,33
在分析邢台市乡村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即乡村旅游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强大吸纳能力和乡村旅游能够促使旅游业和农业同步发展论证了开展乡村旅游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日益兴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实现精准扶贫及全域旅游目标的实现。但目前,乡村旅游业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旅游地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依托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制定一套适合的课程体系,对乡村旅游从业农民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干净整洁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景区受到城市游客青睐的基本要件,因此乡村旅游创业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要求更高,而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往往会影响其保护环境行为的选择意愿。以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调查范围,基于337份乡村旅游创业农户调查数据,探索乡村旅游创业农户的社会资本组成及其对亲环境行为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得出:(1)乡村旅游地创业农户的社会资本结构由社区人际网络、社区信赖、社区声望、社区融入以及社区约定五个维度组成;(2)在社会资本结构的组成中,社区人际网络、社区信赖、社区声望以及社区融入对乡村旅游创业农户选择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明显,但有一定差异,社区约定对创业农户选择逆环境行为的制约作用并不显著;(3)创业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显著影响其是否选择亲环境行为,且在社会资本与亲环境行为选择方面起到中介作用;创业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则在社会资本与亲环境行为选择方面发挥着调节功能。(4)乡村旅游创业农户的户籍是否在本村,并不影响其在经营过程中是否选择亲环境行为选择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其成本应当由政府来承担。但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地方政府却把义务教育的成本转移到农民头上,从而制约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关键就是由国家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以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作为主要的旅游活动,被认为是改善农村和农村扶贫的重要方式。当前政府以及各界学者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赣南地处中部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其乡村地域广袤,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通过问卷调研探讨消费者视角下赣南乡村旅游扶贫问题,并从满足消费者休闲放松、体验参与、公益需求及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方面提出优化赣南乡村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的出现距今已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其初始形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的学者对乡村旅游进行大量的学术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实践的发展,乡村旅游大规模地开展[1].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随后不久,在农村脱贫致富政策的指引下,乡村旅游人数、乡村旅游地个数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方居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旅游参与行为模式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创业行为便是重要一环。通过构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政策支持对居民旅游创业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地政府政策支持能对旅游地居民的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2)政策支持能够通过不同的心理资本要素对旅游地居民的创业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3)心理资本在政策支持和创业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我效能与乐观的心理资本维度在政策支持与创业意愿之间起多重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河南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乡村旅游的开展对于促进农村地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共享经济时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共享经济模式单一、农民素质较低且缺乏互联网知识、政府的引导与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应搭建乡村旅游共享经济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业,创新乡村旅游共享经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共享,规范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和共享经济平台运营秩序,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便搭上“共享经济”的顺风车,实现“共享经济+乡村旅游”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