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分析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文章试从文化角度分析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克服这种现象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各种因素,除了主观上的动机、兴趣、情绪、能力等因素外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社会化背景知识这一客观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外语学习应积极地适应、了解目的语社团化,缩小与目的语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化障碍,更好地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试从文化角度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这种现象的相应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个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考竺竺差异。文章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文化教学。并强调了文化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原有的母语知识会对学习目的语产生影响。语言学家们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对此作了研究,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这一理论的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会使学习者学习目的语产生困难,这种母语知识对学习目的语的干扰被称为“母语负迁移”。母语知识的负迁移是学习者学习外语过程中所犯错误的根源之一。“某些研究发现,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  相似文献   

7.
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化教学。不同化之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呈现出不同的化形态,反映到作为化载体的语言上则表现为语言表达的差异。母语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对目的语的学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迁移作用。由于母语化负迁移造成理解错误,或使交际陷入尴尬境地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何逐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化、增强化差异意识,克服母语化的负迁移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习得.文化习得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时文化为主;要消除文化定式,减少偏见;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母语文化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从母语的语音、用词、语法、篇章结构及化的差异诸方面分析了母语和化的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以引起外语学习对所学语言的音响形象、词条形式和用法有足够的注意力,增强对化共同这处的掌握度,提高对化差异的灵敏度,从客观上避名或减少母语和化的负迁移造成的语言石化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利用错误分析理论探索学习者的动态的中介语系统是有必要的。我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中介语主要表现在称呼语的使用、语言结构的学习、翻译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对这种语言现象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适应的教学对策,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赵晓丹 《华章》2007,(10):114-114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的重要概念,也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石化现象阻碍了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本文根据石化现象的内外成因入手,提出了教师应该从情感因素、母语干扰或母语迁移、目的语输入、教学任务与评估及正确对待学习者错误这五个方面考虑如何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最少的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二语习得中的词汇表达石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ufer(1998)认为外语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数量的差异。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外语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该文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特点,认为学生在大学初级阶段的二语习得中存在着词汇表达石化现象,文章分析了这种石化现象的原因,并提了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利用错误分析理论探索学习者的动态的中介语系统是有必要的.我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中介语主要表现在称呼语的使用、语言结构的学习、翻译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对这种语言现象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适应的教学对策,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外语教学中应采用化渗入法,排除由于不熟悉目的语国家化带来的外语学习障碍和消极影响,真正培养学生运用正确、流畅和得体的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很多成人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倒退的情形,这便是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本文从中介语的概念、特点出发分析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避免加速石化现象的策略,旨在提高成人外语学习与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研究者都认识到了母语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学习外语不可能完全排除母语的影响和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作口头表达时会使他们联想到其母语发音习惯的特别口音,而进行书面表达时又常会使用一些借自母语的、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特殊用法。同时,由于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外语学习者一般都具有相当的思维能力,已有相当的母语知识,且习惯于母语思维,排除母语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它指的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崔淑燕  许晓华  周磊 《文教资料》2013,(10):27-28,46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理论上,中介语应随着学习量的增加而最终达到目的语这个终点。然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语言学习者的外语出现了化石化现象。本文对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认为国外对中介语化石化现象的研究较早且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多集中在化石化概念、类型、成因、研究方法及具体的化石化现象的实证研究方面,且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为主。国内对中介语化石化现象的研究起步晚,受西方理论的影响较大,而且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介绍与探讨上,对于中介语中具体的化石化现象,特别是对于语言结构化石化现象的研究极少。  相似文献   

18.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非联续性的语言体系,是目的语学习者尚未掌握所学外语之前的过渡性语言状态.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地道的语言现象,也就是汉英中介语的拙涩现象.本文阐述了汉英中介语的掘涩现象及其成因,进而论述了时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所特有的语义、句法等体系与建构,两种语言之间语言规则及言语规则绝对对等的现象几乎是没有的.尤其是英语与汉语。而把英语作为目的语的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中.往往借助于母语的语言结构规律及化习惯来进行交际.从而造成严重的语用错误.导致交际失败。迁移理论证明,当母语的某种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会产生促进作用.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相对应时,而学习若还试图借助母语而学习目的语.母语对目的语的掌握会产生很大的负迁移。依次可以看出,揭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主要的不对应现象极为重要。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不对应现象比比皆是.本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20.
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的“迁移”过程中,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是学习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名法结构、思维方式和化习俗等方面的引起的。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消除母语的“负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