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社会阶层对个体而言是一种社会环境,个体的生活内容因阶层高低而有显著差别。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了社会阶层引发个体不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方式。但社会阶层是可以流动的,同一阶层的成员,对社会流动的期待程度不同,形成了个体不同的社会流动信念,对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相应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心理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游戏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够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心理理论”及相关研究的范式以组织实施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够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心理理论"及相关研究的范式以组织实施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悦  刘凌 《学前教育》2011,(5):45-46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理论水平能使人更好地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及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协调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水平对于幼儿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心境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一致认为积极心境促进亲社会行为 ,而消极心境则有时促进亲社会行为 ,有时减少亲社会行为。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激发动机而发生的直接作用和通过个体的认知判断而发生的信息作用来完成的 ,这两种影响既可以独立起作用 ,也可以共同起作用。今后应扩展研究范畴 ,深入探讨心境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认知机制 ,加强不同理论的整合 ,并注重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戚花 《成才之路》2009,(25):4-4
自我意识又称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魁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的认识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和行为的坚持性;二是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三是影响个体在活动时的情绪;四是影响个体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与相关研究表明,低社会阶层者常比高社会阶层者更亲社会,而亲社会行为的资源和代价理论认为高阶层者更有能力和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随着实证研究的增多,研究者开始从多种因素(微观的个体水平变量,如人格因素;中观的情境水平变量,即具体的社会互动情境;宏观的社会与文化变量,如社会结构与文化因素)共同影响行为的视角入手来全面地理解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微观个体层面的互惠信念、感恩特质和相对剥夺感,中观情境层面的互动对方的利他水平、慈善呼吁类型和亲社会情境公开性,以及宏观社会层面的收入不平等性和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应探讨亲社会情境、社会与文化层面的因素如何与个体的社会阶层交互影响其亲社会行为;考察受助者的社会阶层如何激发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以及行动者的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儿童和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儿童和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社区对青少年影响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评价 国外关于社区对青少年影响的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前。至1990年,JENCKS和MAYER发表了《在贫困社区中成长的社会后果》一文,该文现在被誉为社区研究的经典之作,文中提出了个体行为受社区影响的五种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目标定位的实践与反思 幼儿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育。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识: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感情体验,如自尊心、同情心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个体获得知识不仅是个人建构的过程,也是内在的社会化过程,文化活动和语言活动等社会因素影响个体的学习。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有两种代表观点:皮亚杰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建构主义从课堂教学、同伴间相互作用以及言语角度分析知识建构过程;在当代课程改革的实际应用方面,包括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情境性教学、跨学科学习、教育评估和教育改革。这种教学观在理论、实践和方法论上影响了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外语教学理论目前是我国外语界比较热门的外语教育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石,也为建构我国本土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本文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并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对我国大学法语教学的启示——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主要受到微系统、中介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四个系统的影响。在四个环境系统中,微系统的影响是关键,因而重点讨论了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人格因素等微系统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认知理论对解释自我调节的学习具有重要价值。从该理论的视角看,自我调节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者的个体行为,它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观察和模仿阶段。对于设置目标、社会性比较、归因、奖励、反馈与评价等自我调节的策略,也应该关注其社会属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摈弃了传统行为主义对环境的依赖,指出人的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强调了人的认知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行为、认知及环境三者之间构成了动态的交叉互动关系,重视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我国MMOGs产业发展迅猛,然而它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严肃视角关注学生在MMOGs中的认知发展,以MMOGs的研究现状为出发点,揭示出MMOGs的认知过程中社会性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七大研究方向,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威廉斯综合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斯综合症是一种由基因紊乱引起的具有特殊的认知表型的先天性发展障碍。心理理论是威廉斯综合症儿童认知研究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生理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威廉斯综合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正面临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戏中的心理奖励机制与游戏过度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设计者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的一系列游戏,使玩者获得认知情感需要满足,使许多大学生沉迷其中,严重损害其心理健康。呼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摆脱网络虚拟世界的损害,使自我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舞台服装设计的嬗变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舞台服装作为舞台艺术表演过程中直观的视觉元素,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舞台服装设计明显处于不断变革中,并呈现出创新与继承相互融合的特点。即:舞台服装设计从单一性向多彩缤纷的趋势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土性的设计理念不断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接轨。同时,笔者认为,未来的舞台服装设计将顺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吸纳多种元素,在创新变革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9.
内隐社会认知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内隐社会认知作为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构想,旨在揭示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它是无意识思想、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研究日渐整合、凝聚的结果。内隐社会认知的提出对丰富和发展社会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本院服装设计专业探索实践教学的经验,对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