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心理测量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国培初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国培初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在性别维度差异上,男性体育教师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高于女性体育教师,而个人成就感低于女性体育教师;在教龄维度差异比较上,教龄11-19年阶段的体育老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维度和低成就感高于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在学历维度差异比较中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在职称维度差异比较上,中教二级职称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为严重,高情绪衰竭、高非人性化和较低的成就感?建议,学校应为体育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主动地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支持?配合体育教师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协助体育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温州市中学女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温州市女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年龄、教龄、婚姻状况、区域、学历、薪酬水平和职称上差异显著,在学校类型(省市重点和一般中学)和课时上不存在差异,并从社会、职业、组织和个人四方面分析致倦因素提出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为男教师个人成就感明显低于女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上随教龄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在个人成就感上随教龄的增加先增强后下降;职称越低,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越高;学历越低,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越低;学历越高,个人成就感越高;城区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领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南通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虽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但调查也显示已经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开始具有职业倦怠倾向;不同性别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二个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但男女在成就感低维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不同,随着职称的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杰 《体育学刊》2007,14(2):83-85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业倦怠随教龄的增加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教龄11-15年是教师倦怠最严重的阶段;职称、学校类型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刘贺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5):115-117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普通高校公体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公体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严重;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存在教龄、性别和职称差异,教龄越长,情感衰竭越严重,成就感越高;中级以下职称情感衰竭程度和成就感均低于高级职称;女性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轻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李菊红  周江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101-1104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维吾尔族中学体育教师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成就感三维度为职业倦怠的因变量,以个人因素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婚否五项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维吾尔族体育教师总体存在一般水平的职业倦怠现象。各自变量对职业倦怠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教龄对职业倦怠影响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a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ES及自编的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整体上不严重;性别在职业倦怠各个维度上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倦怠随教龄的增加呈现双高峰的发展趋势;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周学时16~18学时的教师其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最高;影响因素的的大小依次为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职业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6所广东民办院校的79名体育教师进行了MBI—GS量表3个维度5等级记分的匿名问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具有高级职称的本科学历的老师在3个维度上的得分都很低;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年轻讲师职称倦怠相对来说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工作倦怠"、"低专业效能"两个方面得分较高;本科类院校体育教师与专科类体育教师职称倦怠在"工作倦怠"与"低专业效能"2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另外,性别在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不高,但是情绪衰竭较严重,性别、婚姻状况和职称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工作6~10年的教师的倦怠水平最高,职业倦怠水平与学历不是线性相关,担任班主任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湖北省孝感市的35所农村中小学的200位体育教师和200位学校体育学科领导进行研究。探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考察不同性别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提出改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满意度的相关策略和建议。研究表明: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报酬和福利待遇、职业认同感、学校规章制度、组织气氛、体育工作环境。总体而言,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普遍低下,5个工作满意度水平高低依次为组织氛围、体育工作环境、学校规章制度、职业认同感、报酬和福利待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不容乐观,并且体育教师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4年中,中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人力资源,关注该群体的专业成长十分必要。为了解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本文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武陵山片区64所学校和320名教师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亟待提升专业水平。本文认为可从加强政策实施力度、稳定和拓宽农村体育教师队伍、提高待遇水平、解决编制与职称问题和建立体育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5个方面来破解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等方法对江西高校近年来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包括体育教师人数、职称、学历、年龄、教师专项比例以及教师稀缺等方面,结果显示:江西高校体育教师人数与学生数缺额比例较大;教师职称比例分布与国家整体水平失衡;体育教师学历分布不均,体育博士人才稀少;教师年龄分布呈现出年轻化...  相似文献   

14.
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和全面、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总体较好;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专业能力素质不均衡发展状况;心理品质素质总体水平较弱;身体素质整体呈一般状态。且三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之间具体素质指标呈现共性特征。其原因与三省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似性及三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相似的办学模式有关;与其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自我提高意识及行为有关。故文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以缓解或从根本上扭转陕甘青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水平落后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等,分析了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并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探讨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教研组在转化为专业学习共同体上遇到农村体育教师共享与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互联网支持和组织文化氛围等因素的阻碍严重。但随着农村信息化不断推进,在强化农村体育教师的共同体意识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专业学习共同体"新模式的应用、构建优质组织文化的路径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会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南阳市宛城区农村小学的体育师资结构现状、教学工作现状以及继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建议加强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发展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体育教学问题突出,存在一系列亟待完善的地方,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专职体育教师缺乏且体育经费匮乏,为了改善该现状,应该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健全体育法规体系等方面入手,层层把关,重在落实,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农村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空间正义理论,对农村体育教师流失问题的归因与重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体育教师流失会影响农村学生学习和情感空间、农村学校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以及延缓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使得农村体育教师群体陷入空间制度危机、空间耐度危机、空间限制危机,并提出相应建议:重塑教育管理体制理念,纠正管理造成的空间失衡现象;优化农村体育教师的生存空间,打造"教育保护区";回归物质本源,巩固农村体育教师留教信心。  相似文献   

19.
做好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提高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学生健康水平是体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冬季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场地简陋、器材匾乏、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的财政拨款,做到体育拨款专款专用;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他科教师享有同等培训、进修和评优选模的机会等改进措施和建议,为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甚,这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本文从社会、学校以及体育教师三个层面对农村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