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国内外信息资源产业和产业战略、产业政策方面的综述构建了信息资源产业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框架,比较了中国大陆政府和台湾地方政府出台的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信息资源产业政府主管部门即管理体制、信息资源产业资金战略与政策等方面,并为大陆信息资源产业相关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引申出企业生态位以及企业生态位宽度,然后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从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品牌资源、制度资源、人文地理环境资源六个生态因子分析与研究了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从读者多元化需求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的可行性,从服务理念、培养信息用户、服务模式3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资源来源途径、信息资源结构、信息资源优势构成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新信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多元化协作模式、"拥有"和"存取"并存模式、特色化模式,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发展信息资源产业已经成为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鉴于制度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的重要性,本文从市场准入、产权安排、公平竞争、激励机制、市场监管、投融资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一年,已于1991年底写完研究报告初稿,共计4万余字,这里限于篇幅,仅简略予以介绍。本文从信息产业的产生、含义谈起,接着说明它的特征、作用及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性。说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归宿。阐述了中国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产业的分类、侧重介绍了广义与狭义(新兴)信息产业,本文是持后一观点的,即指使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兴信息产业。随后说明了它与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关系,试图也适当介绍广义信息产业的一些内容。接着详细说明了作为信息产业所属的几个子产业,即计算机产业、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信息办理产业、数据库产业,前两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技术产业,后3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服务产业。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所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搜集了1986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量研究,从政策年度发布数量、主题分布、发布主体、行业类别政策等方面对现行的中央与地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展开了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中央政府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推动性较强,地方政府的发挥空间较大;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大多局限于税收、专项资金等领域,发展基金、信贷支持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供给不足;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保障有待改善,行业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需提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信息资源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凸现出来.本文描述了我国信息资源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在介绍其他国家解决该问题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解决信息资源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韩国发展信息资源产业的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韩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这与韩国政府在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方面采取的政策密不可分.在介绍韩国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韩国发展信息资源产业的政策,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搜集了1986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量研究,从政策年度发布数量、主题分布、发布主体、行业类别政策等方面对现行的中央与地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展开了对比分析,发现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中央政府对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推动性较强,地方政府的发挥空间较大;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大多局限于税收、专项资金等领域,发展基金、信贷支持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供给不足;信息资源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保障有待改善,行业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需提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了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基于文献回顾,提出了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和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相关假设.基于368份有效样本对所有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创业资源识别有显著相关关系;创业者特质的风险倾向、内控制源、不确定性容忍度3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成就需要维度对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长尾理论”对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浪 《现代情报》2009,29(12):23-25
本文从长尾理论的概念入手,介绍长尾理论的3个基本原则,提出从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用户工作三方面入手,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信息资源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茂生  闫慧  龙健 《情报科学》2008,26(5):647-651
本研究比较了中国大陆政府和台湾地方政府出台的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尤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信息资源产业的人才战略与政策、技术和研发的战略与政策、市场战略与政策等方面的比较,并为大陆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正在推动信息产业的大力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新工科的大数据专业,代表着信息领域最新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实验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人才培养现状,然后从教学团队、金课建设、学生实践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面向民族高校的大数据创新驱动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多发性因素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影响机制,研究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关系属性,以提出针对不同发展基础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R&D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中研发人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业规模水平四个条件变量构成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大数据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2)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资源开发能力等八个条件变量构成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的七种前因条件构型,形成七种影响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的因素组合;(3)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充分开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也可实现后发赶超大力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最后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七种前因条件构型,并结合各地区大数据产业基础条件,总结提出三条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路径,为各省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后发优势与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对策。作者认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我国的局部技术领先优势,集中有限的人才、资金和资源,重点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实现突破,从而带动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同时,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绕贵州重点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大健康产业等5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提出了建立贵州省新兴产业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目标,分析了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兴产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营儒 《情报杂志》1996,15(2):11-12
从领导与规划,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网络与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服务业滞后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资源产业及其范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赖茂生  闫慧  龙健 《情报科学》2008,26(4):481-485
通过调查国内外重要政府文件和研究文献,定义了信息资源产业的内涵,并从理论和统计两个层面分析了信息资源产业的结构,包括数字出版业、数字广播电视业、数字电影业、通信增值服务业、网络游戏业、内容软件业、动漫业、数字学习业、网络广告业、数据处理与数据库业、咨询与调查业等.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宪荣  王晓玉  李杰 《情报科学》1999,17(6):631-633,636
本文从我国数据库开发和研建的现实出发,阐述了我国与国外数据库产业之间的差距;详细探讨了我国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研究并提出了我国数据库信息资源面临的机遇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