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一般的职业教育有很大不同.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SUTM,改变了传统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倾向学术型人才、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及导师队伍素质结构不健全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理想的人才培养策略体现在培养目标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导师素质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学术型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引导研究生导师的教育思路以及研究生自身对培养方向的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教育情况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多层次的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4.
翻译专业硕士(MTI)是我国近几年新设立的专业硕士学位,各申办高校在几年来的培养中,在学科基础、招生规模、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就业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和问题。文章从对翻译专业硕士与已经设立多年的翻译学术硕士这两种不同类型硕士的认知、比较入手,分析、探讨将学术教育与职业训练有机整合的有效策略,指出要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平衡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和翻译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与数量;以课程设置为指向,调整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和翻译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以两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指向,就翻译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论文要求进行改革,以此来完善翻译专业硕士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目前以攻读学术型、研究型学位为主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以应用型、过渡型学位为主的新格局;从学制、体制、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要求、科研与实践等方面论述了在新培养目标下两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6所翻译硕士培养单位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不明显、课程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市场需求、MTI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露 《文教资料》2020,(5):194-196
课程设置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障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东部地区六所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基于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进行文本分析。目前,各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置趋于一致,课程类型设置不完整、学分比例分配不合理。为了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亟须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要求及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对比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情况,提出了提高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促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是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形式。本文针对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以及学位论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管理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管理类工作所需的经济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专业学位硕士《管理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学术型硕士具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工科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与综合性大学或财经类院校也有显著不同。本文将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认识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探索新时代工科院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建设和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