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在“识错”、“思错”、“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出错是学生的正常现象.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而是应该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并“彻底”根治错误.帮助学生开辟一道成功之路,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最终成就精彩.  相似文献   

3.
“真是气死人了,这些题型我都反复讲过很多遍了,我们班学生还是出现这么多错误,这可怎么办呀?”像这样的怨声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所有的学生都不出现任何错误才是不正常的。因此,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在批改作业时恼火,甚至火冒三丈,怨声载道,而应想一想如何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胡育红 《小学生》2010,(5):23-23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育可以从知道“对”,反思“错”,也可以从“错”,领悟“对”。错误是个极好的教育时机,它提供了我们辨析是非,纠正错误的好机会。我们的教育恰是要正确地利用“错误”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5.
党维玲 《宁夏教育》2007,(7):100-101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6.
史小卫 《广西教育》2013,(38):20-21
没有出错的课堂,必然不是真实的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堂会伴随着更多的错误出现,对此,我们不应当“避”,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堵”,简单训斥了事;更不该“送”,教师急急忙忙、再三追问,直至学生答出教师期望的正确答案。错误不应仅仅被消灭,我们要将其视为一种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挖掘其中的价值,指导学生在辨错、析错、纠错和亮错中真正地战胜错误,使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绽放独特光彩。一、前馈辨错——突出变式练习  相似文献   

7.
对错误的展示,容易引起注意和警觉;对错误的剖析,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实质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学会利用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是不犯或少犯错误的最好途径。语文教学中可相机运用“示错”法。一、教师有意“示”自己之“错”。对有些看似简单,但学生常常出错的问题,教师可有意示错,并要求学生去发现是否有错和错在哪里,引起学生的警觉。二、教师有意“示”学生之“错”。课文中的有些问题,一些学生往往似是而非,也不深究便轻率下结论。对这类问题要启发学生深思,将其提出来让同学们分析出错的原因,以求透彻理解。三、教师有意“示”教材之“错”。课文大都是名家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遇到坎坷。不要害怕学生出错,错误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出现错误才会知道学生的困惑、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化弊为利,将错就"错",培养学生质疑:为什么错,错在什么地方;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错误的根源,想办法改正错误,并防止这种错误再次发生;在"错误"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错题资源会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在错题中"淘金"会使错误变废为宝。那么,如何质疑,让错题资源更能为教学服务?案例:有道试题。有一天,妈妈问孩子:"你爱自己的家乡吗?"题目要求分别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肯定地回答妈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会经常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重复性错误。那作业出错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应对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认识与体会。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心平气和地接纳错误。要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对待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善待学习中出错的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场所。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会有学生出错,而这些错误往往却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身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而应该正确看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将错误转化成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资源,让错误演绎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错误产生,在学生眼里“错误”意味着失败。在老师眼里,学生出现错误时常常避之唯恐不及。当学生发言出现错误的答案时,老师立即“快刀斩乱麻”,或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再接二连三换学生回答,直至满意为止;或以执牛耳者的姿势亲自加以“纠正”,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正因为如此,学生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很多学生担忧出错会受到同学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如,说错了话,答错了题,做错了事。但出错不是学生自身的错,出错是学生成长中的错,错误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就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在纠正错误中走向成功的,这就是学生成长的辩证法。教育的错误在于不允许学生出错。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说错话、答错题、做错事是不对的,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就不是好学生。这些家长和教师用幻想代替  相似文献   

13.
沈大生 《学子》2014,(12):46-4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其实能在课堂上出现的学习错误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者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合理利用这些学习错误,使之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一、正视“错误”。包容学生的课堂出错犯错也是学生获得成功总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出错,关键在于出错之后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出错.重要的是教学中教师要多想学生之所想,特别应想学生所错.这是为学生可持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预想“学生在哪儿易错”,准确把握易错点,并着力当好学生避免错误的决策者;另一方面要想“学生在哪儿已错”,及时把握...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所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个别学生的操作并没有按当堂教学计划进行,有的操作出现错误,有的则是进行了还未讲解知识点的操作……面对学生的这种“出错”现象,或许我们觉得这样很影响教学。但我们知道学习是从问题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教师对待错例的处理是解决教学的正常业务,并且错例剖析具有正例示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解题教学。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就是一种宝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财富”,生成精彩灵动的课堂呢? 一、凭借“错误”资源,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材料,它有时错得匪夷所思,有时错得让人哭笑不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识错、议错、纠错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倡导有意义学习,即立足理解知识的学习,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理解知识、保持知识和运用知识三个环节.在高中不等式学习中,学生出现解题错误便是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漏洞.把学生作业、练习、试卷中出现的不等式典型的错解、错误作为教学的素材,通过对学生错解、错误的辨析,就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根本原因,从而深刻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属性,循序渐进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