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刘颖  孙明哲  李群  王莹 《兰台世界》2014,(2):127-128
本文对庄子哲学思想中管理艺术上的阐述,将遵循着人的自然性与人本身的内在必然性,结合管理的原则来分享庄子的管理本体论,并从“无用之用”、“自然无为”以及“和谐观”中来廓清庄子思想所要达到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2.
“无为”和“坐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但虚我以待、无欲无求的“无为”与精神上自由翱翔的“坐忘”看似矛盾。本文先从各自基本含义入手,抓住二者归因的相似点,通过对“真人”、“无用之用”等的剖析,解决二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庄子哲学思想中管理艺术上的阐述,将遵循着人的自然性与人本身的内在必然性,结合管理的原则来分享庄子的管理本体论,并从"无用之用"、"自然无为"以及"和谐观"中来廓清庄子思想所要达到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4.
好狗当道     
当我们说别人做了什么无用之事的时候总会鄙夷的甩下一句:“瞎子点灯白费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上,“无为”与“有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庄子·大道》称:“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孟子则说:“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有为”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始终各擅胜场。  相似文献   

6.
邓琳琳 《大观周刊》2012,(43):15-15
庄子哲学中的“心”有两重意义:一是负面意义的“心”,如好恶之心、是非成心;一是积极意义的“心”,如常心、心斋等。与此相一致,庄子的修养工夫也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主张去情、去知的负的方法,如坐忘等;另一方面通过练气涵养的正的方法,如心斋、缘督等,由此进入一种“逍遥游”的境界。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庄子“心”的多重意蕴,庄子“心”的修养工夫,庄子的修养境界。本文主要以内七篇为主,兼取外杂篇为原则,通过对“心”概念的爬梳,以期对庄子“心”学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潘昌晟 《新闻天地》2004,(12):34-35
有人说:“婚姻是双鞋,脚比鞋贵重得多.当鞋伤害了脚,使你无法容忍时,不妨将鞋脱去。”有人说:“婚姻像一座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婚恋的真缔?  相似文献   

8.
王冰纯 《大观周刊》2011,(37):30-30
“无为”的思想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庄子的"无为"思想一方面体现在他的人生观上,一方面体现在他的治国观上,并且两方面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对后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曹嘉伟 《兰台世界》2007,(8X):48-49
本文通过对庄子“以大为美”的美学思想的探讨,揭示庄子所崇尚的“大美”之所在,以及这种“大美”思想对中国后世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其在美学上得以实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苏武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皆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古今学人对其诗文等方面的成就多有评述,而对其在我国古代寓言方面的贡献却极少论及或忽略。故笔者不揣谫陋专以此题试论,以遂抛砖引玉之愿。在我国,“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庄子·寓言》篇中有“寓言十九”等语。后人注日:“寄之他人,则十言九见信。”疏曰:“寓,寄也。世人愚迷,妄为猜忌,闻道己说,则起嫌疑,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信九矣。”释文曰:“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九)庄子所…  相似文献   

11.
无为和坐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但虚我以待、无欲无求的无为与精神上自由翱翔的坐忘看似矛盾。本文先从各自基本含义入手,抓住二者归因的相似点,通过对真人、无用之用等的剖析,解决二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邓劲松  蒋宏 《新闻界》2006,(2):93-94,92
博客,其英文为Blog,即是Web Log(网络日志),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市场术语》对博客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13.
1982年3月21日解放日报四版《讲短话偶感》一文写道:英国现代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逼得我尽可能简单地表达我的思想。”同年11月18日解放日报四版《试试站着开会,如何?》一文写道:美国作家海明威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改革开放36周年,“深化改革开放”是当前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新华社不久前刊发评论文章《铭记“用脚投票”的历史警示》,其中写道:“1990年,在参加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时,当年实地调研过‘逃港’事件的一位领导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在走廊里看见几个年轻人在谈论一个自焚事件:警察用脚去踩踏燃烧的火苗,自焚者在地上翻来滚去,痛苦不堪。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惊喜异常。只是绝对像遇到天上掉下肉包子还捎带着蒜泥的那种神情,全无怜悯之心。心头不觉涌上一阵悲凉,脑海里掠过鲁迅笔下华老栓的身影:一早摸黑起床,佝偻着背踱向屠杀的刑场,为的只是让蘸上烈士鲜血的馒头,治好他儿子的积年痨病,至于杀了谁、谁杀的,全然不顾。然而,华老栓毕竟还有为儿子治病的动机,而那几个年轻人谈论此事于已毫无益处,纯粹是一种“看客”心态。  相似文献   

16.
李燕悌 《兰台世界》2011,(12):41-42
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哲学思想独到精妙,关于他“无为”主张的理解也有很多种。下面我将结合庄子的哲学观点谈谈自己对“无为”思想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17.
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哲学思想独到精妙,关于他“无为”主张的理解也有很多种.下面我将结合庄子的哲学观点谈谈自己对“无为”思想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18.
何谓美?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庄子则认为:“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对新闻事业而言,如果说“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忧心为政,真情为文”“报国之心不可无有,治学之志不可稍怠”是微观之美,那么,宏观之美需要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10,(33):20-20
著名作家王蒙在出版《老子十八讲》、《庄子的享受》等著作后.近日又由中华书局推出了《庄子的快活》。在这本新作中,“老王”为庄子思想的奇葩而“赞颂欢呼”并认为,“老庄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当茶喝,当清火消炎药或者当仙丹服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散谈     
有 趣 一篇新闻的“有趣”不限于文字的“好笑”,它更多的体现在为文的智慧和灵气。最精粹的“有趣”便是能引人发出一种含有思想并发人深省的笑。 庄子是中国为文“有趣”的始祖。他记载的一则寡妇故事可以称得上是一则古代社会新闻。 一天,庄子散步归来,神情悲伤,他的门徒问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