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和白菜、韭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莴笋、芹菜、豇豆和冬瓜等9种蔬菜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Cu,Zn,Pb,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53,165.17,0.147,92.34,79.56mg/kg,是四川土壤背景值的249.28%,190.97%,298.83%,185.65%.100.70%,Cu,Pb,Zn元素污染属轻度污染,其中Pb较接近中度污染;Cr属警戒级;Cd为安全级.重金属元素Cu,Pb,Zn的复合污染较普遍.内江市郊区蔬菜的重金属Cu,Zn,Pb,Cd和Cr含量排序为Zn〉Cu〉Pb〉Cr〉Cd;9种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大体为Cd〉Zn〉Cu〉Pb〉Cr;除Pb含量在白菜、豇豆、莴笋和芹菜中超标外,其他元素在各蔬菜中均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2.
秦淮河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秦淮河底泥中6种重金属元素:铜(Cu)、铅(Pb)、锌(Zn)、铬(Cr)、镉(Cd)、镍(Ni)的含量分析,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Pb>Cu>Cr>Zn>,Pb达到强污染;Cu为中-强度污染,Zn、Cr为中度污染,Cd、Ni未构成污染.总体上秦淮河底泥重金属污染表现为中度生态危害程度,其贡献因子为Pb和Cd两种元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哈尔滨市东部农业区土壤环境质量,促进农产品生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BCR提取法对各土壤样本的重金属元素Cu、Zn、Pb、Ni、Cd和Cr的含量和形态进行测定,并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以松嫩平原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对该市东部农业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该市东部农业土壤已受到污染,累积污染程度具有Zn> Cd>Cu>Cr>Pb>Ni的特征;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中,残渣态占据其总含量的绝大部分,Cd、Pb、Zn有效态含量较高.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Cd是农业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Cu、Pb、Zn、Ni和Cr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总体上处于低等生态危害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比较广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洞庭湖“四水”入湖河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析,并对其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程度、风险评价以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四水”入湖沉积物中,Bi、Cd、Pb、Zn、Cu、Mn等重金属含量变化大,Cr、Co、Ni、Mo、V、Tl等重金属在“四水”入湖河床沉积物中平均含量相差不大.富集因子表明湘江入湖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种类多,富集程度强,其次是澧水.地累积指数评价显示,湘江入湖沉积物中,Bi、Cd为重度污染,Pb、Zn、Cu、Mn为偏中度污染,Cr、Co、Ni、Tl为轻度污染.资江入湖沉积物中,Bi、Cd为偏中度污染,Pb、Zn、Cu、Mn、Cr、Co、Ni、Tl为轻度污染.沅江入湖沉积物中,Cd为偏中度污染,Bi、Cr、Mn、Ni、Cu、Pb为轻度污染.澧水入湖沉积物中,Cd、Bi、Cr、Mn、Co、Ni、Cu、Pb等重金属为轻度污染.污染负荷指数评价显示“四水”入湖河床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是:湘江>资江>澧水>沅江.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在“四水”入湖沉积物中的生态风险危害最大.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Bi、Pb、...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铅锌矿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明市实际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以及重金属的形态分布情况。重金属全量微波消解结果表明,污染土壤舍有Zn、Pb、Cu、Cr、Ni等5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Pb〉Cu〉Cr〉Ni,其含量分别为4564、1587、737、46、12mg/kg,其中Zn、Pb和Cu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限值。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Zn以水溶态和可氧化态为主,Pb主要以可还原态为主,Cu以可氧化态为主,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Zn和Ni的不稳定态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的环境影响能力,在土壤利用时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杨培玉 《考试周刊》2013,(75):194-195
作者对内江市郊区土壤和白菜、韭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莴笋、芹菜、豇豆和冬瓜九种蔬菜中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Cu,Zn,Pb,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153mg/kg、165117mg/kg、01147mg/kg、92134mg/kg、79156mg/kg,是四川土壤背景值的249128%,190197%,298183%,185165%,100170%;Cu,Pb,Zn元素污染属轻度污染,其中Pb较接近中度污染,Cr属警戒级,Cd为安全级,重金属元素Cu,Pb,Zn的复合污染较普遍,内江市郊区蔬菜的重金属Cu,Zn,Pb,Cd和Cr含量排序为Zn>Cu>Pb>Cr>Cd;九种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大体为Cd>Zn>Cu>Pb>Cr,除Pb含量在白菜、豇豆、莴笋和芹菜中超标外,其他元素在各蔬菜中均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Cu、Pb、Zn和As的含量、空间分布及来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Cu、Pb、Zn的平均含量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As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空间分布受交通污染源的影响,Cu与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排放有关,As则来源于农药产品的使用;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水平,以As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李建飞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2):92-96,102
对莆田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pH值和有机质、Pb、Cd、Cr、Ni、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莆田市郊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地区内及地区间的差异较大,Ni、Cu平均含量以新度镇较高,Pb、Cd平均含量以镇海、拱辰办较高,Cr、Zn平均含量以黄石镇较高,各地区重金属元素受地区影响显著性排序为Zn>Cr>Cd>Pb>Cu>Ni。相关性分析表明,莆田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以及有机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有样本中6种重金属均没有超过GB15618-1995二级标准值,但与福建省水稻土背景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超背景值现象,其中Cr、Cu、Ni超背景值率较高,富集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地区电子废物拆解回收场地为对象,主要考察了电子废物拆解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考察的5种(Cu、Zn、Pb、Cr、Cd)重金属中,除了Cr和Zn外均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最严重的是Cu、Cd,其次为Pb.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计算该典型区Cu、Zn、Pb、Cr、Cd的综合污染指数为4.3,已达严重污染程度.表明该电子废物回收迹地土壤存在严重的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已不适合农业耕作.  相似文献   

10.
湄潭茶园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湄潭茶园5个产区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Cd、Zn、Cr、Pb的含量.将测定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采样地点中土壤重金属元素Cu、Cd、Zn、Cr、Pb的含量均小于Ⅱ类标准值,湄潭茶园土壤中的Ni元素含量略缀高于国家Ⅱ类标准值.  相似文献   

11.
以哈尔滨市新老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对新老工业区土壤中的Cu、Pb、Zn、Cd、Cr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对新老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照松嫩平原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较严重,老工业区土壤环境质量为III级,新兴工业区为II级。该研究力图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土壤环境不同的影响,为哈尔滨市工业区合理布局及土壤重金属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赣南18个脐橙产区县(市),根据不同土壤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果园约90个作为取样果园,采用BCR法对土壤样品的土壤重金属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果园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南脐橙果园土壤中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形态含量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Pb>Cu>Zn>Ni>Cr,同时,重金属元素Ni、Cu、Cr、Zn和Pb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含量和形态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均以残渣态为主,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环境风险都较小.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Cu、As次之,Cr、Pb、Zn污染较轻。总体上属于生态危害性很强的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湖南花垣和苏仙两矿区野外踏查,数据检测Pb、Zn、Cu、Cd在两矿区相应植物土壤及植物中的含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区均受到Pb、Zn、Cd的污染。Pb元素在苏仙矿区是重污染,Zn对花垣矿区为中度污染,Cd对两矿区污染均为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表明两矿区均为重污染。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滞留率分析,发现14种优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其中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富集型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灯心草(Juncus effusu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毛萼莓(Rubus chroosepalus)、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为根部囤积型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为规避型植物。  相似文献   

15.
对漯河市蔬菜种植区土壤进行了重金属Cd、Pb、Hg、As、Cr、Cu、Zn、Ni含量的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环境要素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漯河市3个主要露地蔬菜生产基地临颍、郾城和舞阳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结合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对三地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舞阳有2个样品中的Cu和2个样品中的Ni质量指数大于0.7,环境质量等级为2级,属于尚清洁,处于警戒限;结合重金属的综合质量指数对三地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评定结果均为1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清洁,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6.
以宿州煤矿区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试验测定,探讨了土壤-豆类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和Mn的含量特征及富集状况,并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安全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矿区农田土壤中Cd严重超标,导致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达到强等级程度;豆类作物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为ZnCuCdMnPbCr,大豆与绿豆相比,更易于吸收Cu、Pb、Cd和Mn,而对Zn和Cr的富集能力稍弱;两种日均摄食量情境下,豆类作物的重金属致癌危害风险以Cr最高,风险值超出ICRP和USEPA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而非致癌危害风险以Cu最高,风险值高于HCEPD的可忽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临沂市区公路沿线土壤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集了05cm和205cm和2025cm处的表层土壤,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的Cd、Cu、Pb和Zn 4种重金属的含量,以查明当前公路两侧土壤受交通工具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沿公路线的土壤中存在较严重的污染,主要是Pb和Cd出现中度乃至重度污染,同时也说明公路交通也会对其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州城区居民食用蔬菜重金属含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城区各居民菜场主要蔬菜进行采样,分析其中的Pb,Cd,Cr,Ni,Cu,Zn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显示,Pb、Cr、Cd为广州市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其超标率分别达到22.2%、38.9%和13.9%。根茎类蔬菜的污染程度大于叶菜类和瓜果类。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发现广州市蔬菜的污染比例在50%以上,其中28.9%为轻度污染。Cr与Zn、Cu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Cu、Zn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