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风马牛不相及”一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自来有不同的说法。关键所在,就是一个“风”字。新《辞海》在[风马牛]一条中说道: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放逸、走失的意思,谓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一说兽类  相似文献   

2.
纵横家张仪     
《中文自修》2023,(6):33-34
<正>秦国想要攻打齐国,考虑到齐国与楚国有共同对敌的盟约,秦惠王觉得比较麻烦。于是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上重礼去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秦王特别憎恨齐国,可是楚国却和齐国关系亲密,你们要是真的能和齐国断绝关系,秦国愿意把商和於这两地的六百里土地送给楚国。”楚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和齐国绝交了。之后,他派使节到秦国去接受土地。张仪骗他说:“我与楚怀王说好是六里,没听说过六百里啊。”  相似文献   

3.
(一)师 :让我们一起把课题朗读一遍。生 :齐读。师 :通过预习 ,结合自己的理解 ,同学们能说说课题的意思吗?生1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生2 :我认为这位同学讲得很正确 ,但如果把“出使”的意思解释出来 ,就更容易理解。晏子接受外交使命到楚国去。生3 :他们两个都说得没错 ,我觉得要是把晏子的身份讲出来就更好了。齐国大将晏子接受外交使命到楚国去。生4 :“晏子使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 ,也就是说晏子到楚国去访问。师 :同学们主动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很好。老师很高兴 ,说明大家预习得很成功。不过 ,你们想想 ,这…  相似文献   

4.
比肩继踵     
春秋时,齐国的相国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见晏子身材矮小,就傲慢地对他说:“你们齐国难道就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么矮的人来呢?”晏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们齐国的人比肩继踵,伸开袖子可以遮住太阳,  相似文献   

5.
师范毕业已二十多年了,回想起来,许多上课的内容至今已不留什么印象了,只有一句话仍记得那么清晰.那就是老师为了动员人人讲普通话在黑板上写的:“引而置之庄岳之间”.经老师解释,我们得知那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同戴不胜谈话时,打了这样的比方:有个楚国大夫,想让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认为“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来打扰他,虽然天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都在齐国国都临淄城内.)意思是在把小孩放到齐国都城中去数年,即使时常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孟子在这里通过比喻,说明环境可以影响人、改造人的深刻道理.这是唯物主义的,是十分可取的.它不但是学习语言的原则,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橘树和枳树     
正晏子是春秋后期齐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一次,他要去楚国访问。听到这个消息,楚王对大臣们说:"在齐国,晏子可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等他来了以后,我想找个碴儿羞辱他,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吗?"  相似文献   

7.
专家解答(薛吉辰):您好,赵威同学。其实这是汉初普遍流行的一种楚国风俗。战国后期,楚国的面积最大,像当时的名人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实际上都是楚人。陈胜、吴广起义国号称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在古代,公是对他人的敬称,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可是《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却自称“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这是为什么呢?浙江省温岭中学赵威“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项羽的叔父项梁起兵,拥立原楚怀王的孙子为“怀王”,以“从民所望”。项羽自号“西楚…  相似文献   

8.
小手词典【墨守成规】m7sh6uchénggu~形容固守现成的规矩,不肯改进。★这是个重要考点,“墨”不要写作“默”,“成”不能写成“陈”。成语故事《墨子》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气走了十天十夜,“手足重茧”而不休息。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  相似文献   

9.
“外交无小事。”国与国之间交往,需要实力,更需要智慧。《晏子使楚》一文,就为我们讲述了外交家晏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于谈笑之间,挫败了楚国有辱齐国国格和自己人格的阴谋,维护了国家利益,赢得楚王尊重的故事。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穿越到春秋时期,看在威严的楚国朝堂之上,小个子晏子是如何与楚国人斗智,赢得对方尊重的。  相似文献   

10.
橘化为枳     
春秋时期,齐王派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在宫殿里设宴接待他,这时有两个士兵押了一名罪犯在殿前走过,楚王叫住他们问。士兵回答说罪犯是齐国人,因为偷东西被抓住了。楚王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真是做贼的能手啊!”晏子听了,不动声色地说:“大王是否听说过,橘子树生长在淮南能结出可口的橘  相似文献   

11.
《晏子使楚》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侮辱他,晏子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为什么能驳倒楚王?我们在阅读中往往理解为全靠晏子的聪明善辩。这样的认识我觉得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通过阅读来以文悟道。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关键句子所蕴含的意思,真正领会课文。如文章开头指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这就点明了楚王想持强侮人,动机是极端不善的。文章结尾处的那句话:“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  相似文献   

12.
《晏子使楚》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他,而晏子勇敢而机智地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这个历史故事。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教  相似文献   

13.
《左传》里说,齐桓公和管仲出去打猎,连个麻雀也没捉到,一气之下就到楚国打秋风。楚国的国王隔着河喊话说:“你们在山东钓鱼捉虾,俺们在湖北种稻放鸭,咱们井水不犯河水,风马牛不相及,你们来俺们这里弄啥?”  相似文献   

14.
晏子使楚     
景昕桐 《辅导员》2014,(Z1):83-84
正时间:春秋末期地点:楚王大殿内人物:晏子、楚王、齐国随从、楚国门卫接待的人、楚国大臣、武士、囚犯第一幕【晏子来到楚国,接待的人照楚王之意让晏子从洞进去。】晏子:(看了看这个洞,不动声色)这个只有五尺来高的洞,不是城门,倒像是一个狗洞,我访问的是楚国,而不是"狗国",只有访问狗国,才能从狗洞钻进去。我先在这儿等一会儿,你去问问你们的楚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相似文献   

15.
先秦庶人有田补证詹剑峰先生于1976年9月29日来书举三事相商:一、齐国“相土而哀征”,二、楚国“量入以收赋”,三、《荀子》“一夫百亩,世守之业”。诚案:齐国事见《国语·齐语》及《荀子·王制》。楚国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原文作“量入修赋”。此未必量一家之入。《荀子》文未检得,惟《王霸》篇有云:“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百亩一守,事业穷,无所移之也。”未必是私有。虽无世守之文,而世守之意则可见。今别举三事如下:一、《左传·襄公三十年》:舆人…  相似文献   

16.
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想听个故事吗?那好吧,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它的名字叫《笨狮子》。一只狮子住在山洞里,晚上,蚊子叮得他没法睡觉。狮子请求蚊子别咬他,蚊子说:“可以,但是你得帮助我们消灭敌人。”狮子说:“谁是你们的敌人?”蚊子说:“是青蛙、壁虎、螳螂和癞蛤蟆。”  相似文献   

17.
“风马牛不相及”一语出自《左传·僖公四年》:“(齐侯)逐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何谓“风马牛不相及”?据《辞海》、《辞源》、《古文观止》等书记述,至少有以下四种解释。一说“风”是走失的意思,谓齐楚相去甚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一说“风”乃行走之意,在起风的时候,马总是逆风而走,而牛却是顺风而行的。通过这种有趣的现象,民间产生出“风马牛不相及”一说。第三种解释是,兽类雌雄相诱叫做“风”,马与牛不同类,故不致相诱,以喻事物之间的毫不相干。最后一种解释看来最全面…  相似文献   

18.
《九歌》中的许多神,性质是最难确定的,大约要数东皇太一为最了。旧的文献中对此几乎没有什么记载。钱宝琮《太一考》认为:“东皇太一的祠礼究竟是哪一国的风俗,也很难查考了。”周勋初在《九歌新考》中认为:“‘东皇太一’是东方的上帝太一.也就是齐国的上帝太一。”这主要是对楚人奉礼的尊神.为什么不在京城筑祠.而要安置到楚东的解释,至于楚国为什么把齐国上帝奉为自己的尊神.却  相似文献   

19.
师:你看他这段话主要有几个意思?生:第一个意思是说,如果你让我钻狗洞,那你这个国家里全都是狗。(众笑)师:人家晏子可没明着这么说。生:晏子的言外之意是说楚国是狗国。师:我还没问到言外之意,我现在只问他的所言之意。他先说,要是访问狗国,就要钻狗洞,能不能这样简单地写下来?(教师板书“:访狗国——钻狗洞”)(生答可以)今天我来访问你们楚国,你们也挖了洞让我钻,能不能这样写?(教师板书“访楚国——钻狗洞”)刚才你们说了,晏子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什么?生:楚国是狗国。(教师板书“楚国——狗国”)师:但这话晏子不说,让士兵去问楚王,你们国…  相似文献   

20.
晏子使楚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晏婴,人称晏子。他身材矮小,但头脑敏捷,能言善辩,非常机智。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该请我从城门进入。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你们齐国是没人了才派你这么矮小的人来吧?楚王听了晏子这番话,只好大开城门,按接待使者的规格,请晏子入城。齐国的规矩是:上等的使臣派到上等国,下等的使臣派到下等国。我是个下等使臣,所以就被派到楚国了。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多条街道,人多得衣袖一展开把太阳都遮没了。怎么没人呢?那为什么把你派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