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今年是傅雷先生的百年诞辰,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傅雷先生留给今天的我们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精神遗产?我是属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并且亲身经历过让我们失去傅雷先生的那一个特别的时代。与我相似年龄的这一代人,或者比我更年轻的一代人,大约都知道傅雷先生这个名字,因为我们读过傅雷先生翻译的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老一辈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傅雷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他在翻译方面的卓越成就,还有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傅聪。《傅雷家书》的发表使我们了解到傅聪的成才绝不是偶然的,他是傅雷心血浇灌的结果,也是傅雷教育思想的胜利。《傅雷家书》中不仅渗透着一位艺术家人性的光辉和对艺  相似文献   

3.
胡园园 《考试周刊》2014,(69):30-32
本文以傅雷先生的经典译作《高老头》的节选为例,从入境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感叹词翻译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4.
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大为不同,需要经过译者的翻译才得以与一般中国读者见面.所以说,对外国文学作品而言,除了作者赋予它生命以外,译者施与它能够走向世界的变型.经过翻译的文学作品,是艺术的二次创造,比起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一过程更为复杂.因而,外国文学作品的读者,应当建立起版本意识.同一部作品,或许因为不同的翻译者而面目迥异.所以,熟悉外国文学的读者明白翻译的重要性,阅读优秀译者的优秀译文,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更不会出现歪曲原作的现象.例如,傅雷先生翻译的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人说"没有傅雷,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可见傅雷先生在向中国翻译以及介绍巴尔扎克小说这一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路线上,傅雷的翻译中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占压倒性优势;傅雷采用了传统白话为语体,他的后期翻译(1949-1966)受到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出版体制的控制,呈现了傅雷苦闷孤独的心境。  相似文献   

6.
翻译家傅雷     
谈到法国文学的翻译,尤其是巴尔扎克作品的翻译,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个名字:傅雷。没错,傅雷是公认的一代翻译巨匠,然而除此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深刻的印象与认识?本期"课文名家"栏目就和大家一起来关注傅雷,介绍更多你所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7.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作为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散文中的一本名著,被视为人类获得幸福的指南与向导。该书因中国杰出翻译家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译而大放异彩。本文选择The Conquest of Happines的傅雷译本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析,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源文本的选择和译文的再创造方面,包括译者弁言、译文中的注释和译文语体等。  相似文献   

8.
傅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伟大翻译家,今年是其一百周年诞辰.在此特殊的时刻,对我国现代这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进行系统的研读来表达我们对他为中国文学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和对他的逝去表示怀念.从傅雷的人生经历,翻译成就,职业道德,傅雷精神·翻译理论·以及现在人们对他的研究等六个方面来走近他,解读他.  相似文献   

9.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作为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散文中的一本名著,被视为人类获得幸福的指南与向导。该书因中国杰出翻译家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译而大放异彩。本文选择The Conquest of Happines的傅雷译本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析,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源文本的选择和译文的再创造方面,包括译者弁言、译文中的注释和译文语体等。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项以译者为主体,并根据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理解能力完成的实践活动,因此,了解翻译活动中译者与读者、译者与作者的跨域时空的互动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傅雷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为基础,对其生平、性格及翻译作品的选材、语言、美学观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其中的主体间性思想进行讨论,以期对自己今后的翻译学习与实践提供借鉴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考察傅雷翻译活动的成功路径可以发现,傅雷最初作为一个翻译名家确立了在我国译界的地位,随后作为一个翻译巨匠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影响,继而,作为一个翻译大师在语言层面、文学层面和文化层面均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傅雷在追求文学翻译的艺术境界的道路上,有思想、有精神,最终形成自己丰满的翻译家形象。傅雷之所以取得卓越的翻译成就,与他超越了单纯的翻译家身份,集文学批评家、音乐评论家、美术鉴赏家等称号于一身,有莫大关联。只有在相邻的门类中触类旁通,在更大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思考,在独特的艺术性与普遍的艺术性之间相互参悟,才能真正把握艺术之道,从而做出不凡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阅读《傅雷家书》,聆听傅雷先生对儿子不倦的教诲,感叹傅雷先生卓越的学识和艺术才能,更钦佩他无比高尚正直的人格。这些含辛茹苦的一字一句,这充满父爱的一封封长信,应该说, 它们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早已超越了亲人之间传递信息的普通家书。当它们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它们也将这份充满期望的父爱奉献给了全社会。在傅雷先生传授艺术思想的同时,他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正如傅雷先生所说:“先做人,次为做艺术,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格之美与艺术之美相融合的魅力,同时更看到了人格对一个人的一生的作用。傅雷先生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梅先生的新版《傅雷传》在叙述傅雷生平事迹的同时,脉络清晰的阐释了傅雷多方面艺术才华的成因及表现,是认识和理解傅雷其人其作的必读书目之一。文章从傅雷的一篇文学评论入手,讨论了傅雷与张爱玲即批评家与作家关于艺术创作艺术品格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34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等名著15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相似文献   

17.
董一菲 《师道》2013,(6):6-9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上海的郊县,四岁丧父。傅雷的母亲"慈母严父"一人担当,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傅雷身上。为了将傅雷培养成人,她变卖家产,携子搬迁到经济和文化相对比较开放的地方,为傅雷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傅雷四岁跟家中的账房先生识字,过了识字关之后,他进了私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曾经说过。“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之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因此,对于广大的翻译理论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在不损害翻译原则的前提下,使之纳入其它学科的领域,才能使翻译这门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傅雷和卞之琳都乃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翻译家,但因不同的人生经历创造了不同的翻译语境,因而二人无论是在翻译目的还是在翻译对象的选择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傅雷希望通过翻译救亡图存,偏重法国文学,以小说为主;卞之琳的翻译则受到自己创作的影响,偏重英国文学,以诗歌为主。不同的翻译实践使二人形成独特的翻译思想,总结出各具优长的翻译理论,不仅指导二人取得了不凡的翻译成就,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傅雷先生教子之严格是出了各的。平心而论,艺术修养深厚、品格卓然不凡的傅雷先生,他之指望儿子傅聪日后“成龙”,较之寻常人家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傅雷先生的明智而又不寻常处,或云他家教成功的“秘诀”,依我所见,并不完全在他刻意精心的“艺术指导”,而在他始终一贯的教子思想——欲想“成龙”,必先“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