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应珊 《大观周刊》2012,(24):253-253
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郭强 《大观周刊》2012,(27):303-303
音乐艺术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现行《新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提倡"音乐课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真正从生活中去享受音乐"。学生不想学习,不认真听课的情况,我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把生活中的技、情、趣充分融到音乐教学中去,把生活的感悟渗透在音乐学习中。多年来,我就是用这方法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偲宇 《大观周刊》2011,(35):138-138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是一种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而情感则诠释了音乐的全部内涵,是音乐的生命所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音乐教学的意义所在,而这种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互动才能进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将情感培养与音乐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寓情感培养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金波 《大观周刊》2012,(28):307-307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人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人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5.
何文雅 《大观周刊》2011,(48):79-79
“愉悦的过程”就是指音乐教学过程的乐在其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掌握浅显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巧。达到教学目的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教学的结果,如学生是否会唱歌曲,是否掌握了音乐知识等。更重要的是看一看这节课是否以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为标志;是否以注重教学过程的乐在其中,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欣赏水平为准绳,而不是强迫学生掌握理性知识和机械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6.
杨立丽 《大观周刊》2012,(7):229-229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倾听的艺术     
徐小娥 《大观周刊》2012,(21):267-267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锤炼,而不是知性的练习。音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教一些与音乐紧密相关的倾听艺术.培养学生耳朵对于高雅音乐的强大感染力的敏感度,懂得怎样从第一个音符起就开始享受演奏了。对倾听将会改变他们的看法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秦红亚 《大观周刊》2011,(48):119-119
作文教学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晁雅诗 《大观周刊》2013,(8):272-272
自信心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前提.是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把学习成绩搞好的一种心理品质。而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有少数学生缺乏唱歌的自信心.这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影响着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唱歌的自信心。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郝艳霞 《大观周刊》2013,(1):235-235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1.
承琳 《大观周刊》2011,(24):100-100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由衷地感到一种光荣和自豪感,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敏 《大观周刊》2011,(36):134-134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音乐表演专业,其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做法往往以专业教学代替实践教学,以技法技能培养代替学生素质培养,往往使艺术生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章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将人文修养的教育和技能技法的提高结合起来,论述如何在综合艺术的视野中,全面完成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敖敦高娃 《大观周刊》2012,(28):261-261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理性化。文章从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董艳 《大观周刊》2012,(45):341-341
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6.
刘恋 《大观周刊》2012,(14):269-269
新课程标准则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培养独创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本学年自己任教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唐小强 《大观周刊》2012,(13):270-271,266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歌唱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歌唱教学方法和形式过于简单化;学生缺乏变声期的引导;歌唱教学边缘化;学生的歌唱基本技能知识平乏;教师追求歌唱教学形式而失去了课堂实效;歌唱教学中不注重合唱等等。本文针对当前歌唱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歌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苏布达 《大观周刊》2013,(3):231-232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应在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鼓励学生放开思维求新救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张慧君 《大观周刊》2012,(13):268-268
唱歌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美妙的歌声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音凋、节奏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20.
雷浩 《大观周刊》2011,(39):278-278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