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周秦时期的乐器分类及民间音乐研究,从周秦时期礼乐文化入手,阐述周时期礼乐文化及乐器概况,继而阐述秦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乐器类别,最后探讨周秦时期民间音乐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
徐颖 《兰台世界》2015,(9):105-106
宋代音乐主流更多是以民间音乐形式呈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场地为宋代音乐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同时,演奏乐器和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使得宋代音乐快速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李杰 《大观周刊》2012,(28):49-49,47
基督教音乐是西方音乐艺术的源头和精髓,赞美诗是基督教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运用民族的语言、通俗易唱、和声丰满、灵性充盈而普及到全世界,在各国的基督教教堂中扎下根基,得到传扬。自t904年,英国牧师党居仁在赫章、威宁传教途中招收彝族入教以来,黔西北彝区的基督教活动一直延续不断。基督教文化在黔西北彝区一百余年的侵蚀与渗透,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当地彝族原有的文化样式,特别是赞美诗音乐的传播,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信教彝区的民间音乐文纯椿式。  相似文献   

4.
<正>口弦,又名口弦琴、响篾、弹篾,是深受云南各民族喜爱的一种吹奏乐器。据统计,云南民族乐器约有180余种,其中吹奏乐器品种最为繁多,常见的有傣族的葫芦丝、彝族的巴乌、哈尼族的葫芦笙等,而怒族的达比亚、迪里图,拉祜族的响篾,景颇族的筚总、吐良等这些凝结少数民族聪明才智的民间自制小乐器却少为人知。口弦虽属民间自制小乐器的一种,但却凭借着形制小巧、音色独特、传情达意等特点盛行于云南各少  相似文献   

5.
赣南民间唢呐公婆吹是当地畲、客老俵喜爱的经典乡间乐器。赣南畲、客人家离不开唢呐,他们的一生,从出生到过世都浸泡在唢呐的音乐里。  相似文献   

6.
八桂大地是壮民族聚集区域,该民族的传统乐器奇特,品种多样,款式和音调别有韵味,特别是民间传统乐器"波咧"的构造精致独特,在挖掘保护和改良制作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壮民族传统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编钟作为中国古代乐器的代表之一,有着先进的铸造水平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本文结合音乐鉴赏知识,通过对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进行分析,对先秦时期音乐和乐器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罗伟明  陈美玉 《大观周刊》2012,(50):27-27,39
烟盒舞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发展水平也较高的一种舞蹈,也是中国民族舞苑中的一枝奇葩。彝族烟盒舞的起源依赖于民间多彩的历史传说,而作为特定的历史文化符号存在。它吸收、消化、融合许多历史传说而形成,反映了历史时期滇人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9.
傩音乐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所用之乐,傩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傩乐既保存了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现代柳琴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至今尚不足半个世纪,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可谓弹指一挥间。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柳琴这一原先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伴奏乐器,已发展到从独奏到重奏、领奏、协奏等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洋 《兰台世界》2015,(6):78-79
山西是我国出土春秋战国时期乐器数量与品种最多的省份,这为学者从乐器实物来研究晋音乐文化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本文即以出土乐器为研究视域,梳理出土情况与乐器特点,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晋音乐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说唱音乐,或称曲艺音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表演艺术之一。说唱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成为民间较为盛行的娱乐活动,本文简要论述了说唱音乐发展历程,同时,着重探索了清代说唱音乐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3.
安雪峰 《大观周刊》2012,(40):83-83
节奏最先显示为音乐的主流。音乐起源于生活劳动,劳动的呼声给予音乐以节奏和音调,劳动的动作给予音乐以舞姿。古代的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是一体的,而打击乐器是出现最早的乐器,远古时期的打击乐器都是人类在劳动、战争、祭祀等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反映,它与人类的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打击乐器是由敲打而发出声的乐器,故称打击乐。  相似文献   

14.
彝族是中国西南世居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该文从彝族饮食文化的源流、饮食原料、饮食礼仪三个方面对彝族饮食文化作了探讨,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彝族饮食原料种类丰富;彝族饮食礼仪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中国西南世居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该文从彝族饮食文化的源流、饮食原料、饮食礼仪三个方面对彝族饮食文化作了探讨,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彝族饮食原料种类丰富;彝族饮食礼仪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任莉 《山西档案》2015,(2):102-104
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收集是实现其历史价值的重要保证。音乐档案这一新兴的档案门类,对民间音乐的保存和整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音乐档案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意义进行简单概括,进一步提出民间音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作为革命文艺中心,出版了大量民间音乐出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学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是1939年成立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批书籍、报刊.马可、安波、吕骥、张鲁等音乐家持续开展了民间音乐采集、研究工作,对口头传承的信天游、郿鄠、秦腔等解放区所在地的民歌、民乐、戏曲等进行广泛采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大量民间音乐的相关出版物.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自成立后8年间,在民间音乐资料方面,出版10种民间音乐研究资料丛刊,还有编辑完成未出版的民歌集6部,这些都是延安音乐家的大量田野调查成果的汇聚,保存了大批鲜活的民间音乐资料.  相似文献   

18.
王晓菁 《兰台世界》2014,(11):102-103
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古筝在我国乐器历史上属最古老乐器之一。古筝音乐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每个朝代都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上到皇帝,下到乡下百姓的喜爱,一些文人墨客为她吟诗作赋,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篇,为后人遗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词调音乐,又称曲子词,是宋代最具有时代特点、流行极广的一种艺术歌曲形式。在宋代词调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词调音乐发展成为民间广泛流传的典型古代声乐艺术形式之一,而且将宋词推向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