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汤玉琼 《大观周刊》2011,(18):47-47
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董事会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加强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改发挥监管和平衡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建筑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存在较弱的关联性,并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某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孔建军 《大观周刊》2012,(43):148-148
资本多数决滥用会造成公司利益、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及公司债权人利益被侵害的后果。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控制股东的侵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股东平等原则被“异化”带来的恶果。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保护,有助于落实股东民主的理念,使中小股东从“消极型股东”转变为“积极型股东”甚至“参与管理型股东”;有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信用,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本筹集功能。  相似文献   

3.
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引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在公司怠于向侵权人提起诉讼时,可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利益对侵权人提起派生诉讼。这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与此同时,派生诉讼提起权可能为一些别有用心的股东所滥用,成为其敲诈勒索的工具。本文提出了几种防止滥诉的有效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9,(5):84-92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与改善企业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公司治理议题近年来在传媒领域颇受重视。一直以来,美国传媒公司治理模式都是其他国家传媒机构竞相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但现今却深陷治理危机。以新闻集团为代表的美国传媒公司的治理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双重股权结构下的控制权集中、一元制权力结构下的内部治理失衡以及竞争性资本市场中的社会责任缺失等治理问题,既源于传媒行业的一些特殊制度安排偏好,更与美国公司治理中所尊崇的股东至上理念密切相关。而在公司治理理论逐渐由股东至上理论转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语境中,以及利益相关者利益在美国公司治理法律规范层面渐受重视的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将成为美国传媒公司构建良好公司治理时的必要取向。此外,对于正处改企转制关键期的中国传媒机构而言,美国传媒公司治理经验与教训也能提供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性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自出台实施以来,对小股东利益的着力保护使股东在投资公司时有了更多的保障.但是股东、公司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大股东操纵公司对抗派生诉讼,中小股东承担的诉讼风险过大等I'.-1题,仍始终存在,笔者也就派生诉讼在法律实务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公司股东大会权力减缩缘于股本规模的扩大,公司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多元化和复杂化。强化了董事会权限的扩张,而股东利益保护问题因此突出,追究董事责任又可能致董事会决策踌躇不前。影响公司机会获取,因此寻找平衡点的意义非同寻常。笔者认为,除了加强外部法律制约和内部监管制约外,建立职业监事队伍对防止董事擅权、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有积极意义。量化董事持股比例的效果已得到中外事例实证。从立法上对我国公司董事持股问题加以规制较为紧迫。  相似文献   

7.
王莉 《大观周刊》2011,(19):36-36
一、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和成因 公司治理是指联系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它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的机制,属于基础的制度层面。基于监控主体的不同,构建了公司治理模式的一般构架。由于历史、文化与具体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各国的公司治理系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徐佳 《大观周刊》2011,(39):17-17
小股东作为现代公司投资者中的弱者,时常沦为大股东等居于公司统治地位的这些强者以“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为幌子的利益牺牲者,尤其在公司制度并不健全的中国,大股东损害小股东权利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本文正是基于对大股东损害小股东权利现象的担忧,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公司法中保护小股东权利的有关制度,以期对中国保护小股东权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斯坦福大学的钱颖-教授在他的论文《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燕燕 《大观周刊》2012,(13):46-46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指当公司拒绝或者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第三人对公司所负的义务或者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有权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名义为了公司利益提起诉讼的制度。本文就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问题、适用范围问题、及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分等问题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应晓霞 《大观周刊》2011,(44):55-56
我国2005年新《公司法》首次引进了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旨在有效平衡中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利益。随着公司法的不断实施,股份回购争议诉讼日渐增多,立法上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制度的立法缺陷,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琼 《大观周刊》2011,(52):37-37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阐述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企业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在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时要考虑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合理结合。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大观周刊》2012,(13):39-39
公司分立在公司运作过程中会产生民事主体的变化、财产与债务的转移,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可能发生不利影响。本文试从公司分立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不足着手,从而对债权人在公司分立中的利益保护制度提出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徐其桂 《大观周刊》2011,(37):104-104
在公司治理体系的制衡架构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对上,董事会是股东的代理人,受股东的委托对公司形式管理权和控制权;对下,董事会是经理层的委托人,对经理层实施监督和激励,从而将产权所有者和公司经营者联系起来,自然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其治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公司业绩和股东利益。本文将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和股权激励三个方面论述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围 《新闻前哨》2011,(4):92-93
董事的忠实义务是其基于内心起码的良知而产生的对公司的一种义务,带有很强的道德色彩.董事的勤勉义务是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根本保障,它是一个最高层次的要求。尽管勤勉义务是如此的重要,但是我国公司法对勤勉义务的规定却过于简单,没有具体的判断标准.不具有可操作性。本文试图寻找出一个普遍的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以期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可以说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具有了相同的利益基础,为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奠定了共同的利益基础,并能完善对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和约束机制。我们要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17.
姚荣杰 《中国出版》2012,(14):56-58
出版集团应该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这既是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正确处理母子公司关系的根本保证。但目前我国出版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还存在产权不明、组织变革滞后等不少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以体制创新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进而推进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春雪 《大观周刊》2012,(10):40-40
公司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亦是公司法最为核心的理念。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理论文献的研读、审判实践的调查,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内涵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该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和评价,以期对该制度的司法适用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最后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殷琦 《东南传播》2013,(4):48-50
在文化体制改革与制播分离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内容的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发展成为广电机构转企改制的关键。我国的广电机构治理结构安排一直遵循着股东至上逻辑,在确保广电机构作为舆论导向与政治宣传工具正确性的同时,也衍发出事企不分、制衡机制失效以及经营者选任与激励机制"政治化"等治理问题,而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既有利于广电机构内部制衡的实现,也符合广电行业特征,是广电机构治理结构改革的现实选择与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