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由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等因素,近年来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自杀新闻"已成为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少数电视媒体在自杀事件报道中过分追求"眼球"效应,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对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亟待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零星个体的自杀只是一种可预期的社会偶发事件的话,那么实际上引起了"群死群伤"的连环自杀,则应视作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媒体在时自杀事件进行报道中,如果有违法行为当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对没有违反法律而不符合道德准则的传播行为则应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媒体"自杀报道"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还有什么比“自杀”更让人为之扼腕的呢?!生命是宝贵的,所以自杀是“非凡”的。而对于媒体来说,但凡“非凡”的事物都要纳入视野之内,因此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几乎没有一刻停止过。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003年9月10日  相似文献   

4.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5.
媒体应该怎样报道自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汇莹 《新闻记者》2006,(10):46-49
媒体报道自杀事件,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稍加梳理,不难发现,仅自2006年以来,引起关注的自杀事件就有好几起:山西榆社贫穷父亲在儿子高考估出高分后却服毒自杀,北师大一博导跳楼自尽,福州市外来务工者陈某跳江自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跳楼自杀,广州某高校一周内三人坠楼自杀。这一幕幕悲剧提醒我们思考:媒体应该怎么报道自杀新闻?媒体能为预防自杀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李华  汪鑫 《青年记者》2023,(23):92-95
当前,自杀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但我国媒体的自杀报道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域外自杀报道伦理规范的通用准则和区域性准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媒体在自杀报道领域更妥善地履行社会责任。研究发现,不少国家在避免报道自杀细节、提供预防性信息、报道语言的严谨性、谨慎解释自杀原因、正确设定自杀评判、避免图像呈现、尊重家属、关注特别对象、发布前审核、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等十项准则方面达成高度共识;部分国家的自杀报道指南制定了较特殊的条款。  相似文献   

7.
简讯     
自杀问题媒体报道论坛在京举办日前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自杀问题媒体报道论坛在京举办。自杀新闻是媒体经常报道的一种议题,对该类型新闻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因此,研究我国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报纸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上升,样本统计显示,报纸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过程中尤其是都市政类报纸存在着消息来源单一、注重自杀事件性、大量使用煸情标题、忽视对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报道等失当情形,且失当频数较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报纸在处理大学自杀新闻方面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9.
展江 《青年记者》2010,(13):33-35
从前段时间关于学校和幼儿园杀戮和多起自杀事件的报道,到近期的电视婚恋相亲节目,一股针对大众媒体的批评甚至整肃浪潮似乎在形成。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空前强大的媒体传播能力的确值得重视,它们的负效应应当努力避免,但是如果把社会多年积累的矛盾归咎于媒体,那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0.
从前段时间关于学校和幼儿园杀戮和多起自杀事件的报道,到近期的电视婚恋相亲节目,一股针对大众媒体的批评甚至整肃浪潮似乎在形成。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空前强大的媒体传播能力的确值得重视,它们的负效应应当努力避免,但是如果把社会多年积累的矛盾归咎于媒体,那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1.
从2010年1月23日开始至7月20日,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其中有很多起跳楼事件是接连发生的,这种由一起自杀事件所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的复制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维特效应"。在这个大众传媒高度发达,人们生存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考虑到媒体报道的放大和凸显作用,要求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必须持谨慎态度,不能一味追求...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每年大概有30万人死于自杀,其比例已经达到23/10万,远高于10/10万的世界平均水平。而15-24岁人群的自杀率超过26%,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随着各种媒体的迅速普及,加之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自杀新闻的报道随着自杀率的升高,报道频率、报道时长(报道篇幅)也在逐年增加,这似乎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开始模仿媒体中的自杀者,在如今社会中又掀起了一股"维特效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能力与日俱增,突发的公共事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广大媒体是公共事件的主要传播者,会对公共事件问题做出大量的报道。但是现阶段,有的媒体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存在不专业、不具体、含有虚假成分、"博眼球"等问题,这样的报道一旦发出,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本文结合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实报道进行分析,探究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新 《今传媒》2014,(12):41-42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媒体对此问题做了大量报道,但一些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存在不专业、不科学的现象,文章对目前媒体公共卫生报道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至10月,韩国演艺界接连曝出明星自杀事件,先是安在焕,后是张彩苑,金智厚。影星崔真实的自杀尤其震惊了舆论,连中国媒体都纷纷将之作为娱乐版头条。据报道,崔真实的自杀,除了生活和事业的压力之外,更与网络谣言有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23日至5月30日,富士康深圳厂区发生员工跳楼事件13起。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媒体关注,媒体甚至被质疑是自杀事件的推手之一。关于富士康事件报道的研究多基于旧有的关注点。然而,这一连串自杀事件已经不仅是个体行为,更集中地反映出新生代民工的生存困境,暴露出社会体制的缺失,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从自杀报道中反思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丽 《新闻知识》2006,(7):12-13,75
自杀是中国重要的公共精神健康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因此,研究我国媒体是如何再现自杀问题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自杀新闻报道,提高公众的精神健康水平,造就更健康的国民和更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当前自杀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自杀报道中人群类型存在偏颇媒体报道的自杀人群分布总是过分强调大学生群体。只要有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大肆渲染。而这种做法的后果,一方面会使人们对大学生的总体认知产生偏差,片面地认为大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差、感情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西方就媒体与模仿性自杀行为的研究,结合中国媒体的现实状况,对当前一些由于媒体参与而产生较大影响的自杀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对媒体的自杀事件报道及如何起到积极作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06,(10):49-49
如何进行对自杀的一般性报道 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尤应注意如下几点: 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信息来源真实可信; 即使时间紧迫,报道也需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20.
自杀报道与普通社会新闻不同,一旦把握不好度就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从潜意识理论的角度,分析自杀报道的误区,探讨如何优化对此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