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迁移规律指学生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万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或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干扰。  相似文献   

2.
沈忠芳 《考试周刊》2009,(48):121-122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仃促进和干扰之分。如果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干扰或阻碍性的,则称之为“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巾经常出现知识的负迁移,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迁移有正负两种: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迁移规律运用恰当,就能使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这种效应叫正迁移效应;如果迁移规律运用不当,就会使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这种效应叫负迁移效应。在教学中每当遇到某两种知识在外形上十分相似而其本质却相异时,如果稍不注意,则其迁移效应往往是负的。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指已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况中的运用,或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本文拟从地理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对策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积极的迁移,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另一种是消极的影响,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阻碍作用,叫负迁移或干扰。我们的教学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利用迁移的规律,促进学习知识的正迁移,防止或纠正负迁移。下面,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肤浅体会。一、准备条件,促进知识迁移迁移有其产生的条件。如:掌握有关的知识,思维能力的提高,心理准备的状态及学习中的指导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事先作好伏笔,提早为学生掌握较难的知识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对正迁移和负迁移,往往只注意表面,只看到在学习新知识时袭用旧知识的益处或干扰,起积极作用就叫正迁移,起干扰作用就叫负迁移。其实,这是很不够的。对负迁移要寻根究底,对正迁移要进行剖析。不能以学生能掌握新定理为满足,应使学生领会旧知识的模式在新的客观存在系统中的建立过程和作用。不理解这一发展特征的学生,即使能背定理,运用时仍会有困难,甚至出错。  相似文献   

7.
磁场和电场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前的知识与当前的知识相似之处越多,那么先前的知识对当前知识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这里所说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这叫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这叫负迁移。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努力实现正迁移,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过去的经验.每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都不可能避免地与以前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后继的学习也相应地对以前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心理学提出迁移这一概念,即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称之为正迁移,简称迁移;而产生消极影响的称之为负迁移或干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消除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于爱萍 《化学教与学》2010,(12):24-24,37
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影响的效果来分.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知识迁移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时常发生.可以说。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知识迁移.因为学习任何新的知识时都不可能脱离旧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影响总是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0.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我们称之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而产生消极影响的我们则称之为负迁移或干扰。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例如:学数学有利于学物理,这是不同科目之间的迁移;学珠算有利于学心算,这是同一科目不同部分或方面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心理学中称为“学习迁移”。凡是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反之,产生消极干扰的作用,称为负迁移。产生负迁移的内因,主要由学生的认识结构、认识功能、思维定势引起的;教师的教法、教学过程、教学观念是产生负迁移的外因。教师只有弄清楚学习负迁移的表现,才能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发生影响,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学习迁移。迁移可以分为正移迁和负迁移。如果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后面学习新知识产生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也简称迁移。例如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学习小数、分数运算的意义,则有正迁移的效果。如果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后面学习新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则称为负迁移。例如学生在学习整数时,知道位数多的一个数一定比位数少的一个数大,但在学习小数时,就误以为也是如此,这就是负迁移,也叫干扰。在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正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中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这种影响分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或迁移),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或干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中的正迁移,防止学习中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称之为正迁移;是消极的、是干扰、抑制作用的,称之为负迁移。由于各种知识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共同要素。迁移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在学习活动中,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高.教学效果也就越好。教学实践证明。研究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消除负迁移的干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学已不能满足于单项孤立的技术传授,而越来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和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何谓迁移?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称正迁移,简称迁移,产生消极影响的称负迁移,或称干扰。在体育教学中,各种知识、技术、技能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彼此联系和影响,这种现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效果。如果我们将迁移规律运用于体育教学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展  相似文献   

16.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由负迁移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简要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问题先前的学习,对于以后的学习产生的某种影响叫迁移。迁移有两种,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年级的升高,知识的积累,是产生正迁移的条件。如果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不牢固,就可能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对于学习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叫做迁移。已学过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叫做正迁移,反之则叫负迁移或干扰。百分数与分数应用题之间,在题目结构、解答规律和解答方法上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这就为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运用类比、组织迁移准备了条件。一、充分发挥准备题的积极作用,为讲  相似文献   

19.
迁移是指已学过的知识在新情景中的运用,或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由负迁移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先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些知识和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于新的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促进以后学习的称之为“正迁移”,妨碍或干扰以后学习的称之为“负迁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上不断产生“正迁移”。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负迁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