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所推崇的一种手段,是多种技巧的总合.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叙事技巧上.在小说叙事中,通过运用独特的叙事视角,即非常规的、异常的人物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本文将综合具体的文本分析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重要概念。本文以该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托尼·莫里森代表作小说《宠儿》中情节安排、叙事视角的陌生化策略的运用,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同时探照了黑人的精神世界和被戕害折磨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东西《回响》中的叙事美学展现出极具特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东西将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通过限知视角、反限知视角之间的不断转换、纠缠,呈现出流动视角的艺术效果。他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寓言性语言,将叙事对准时代、人性、记忆,围绕揭开小说人物冉咚咚生活和内心的秘密,呈现出当代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情感危机。这部作品的叙事之力,体现了东西向新叙事类型创新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叙事传达出东西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侦探小说的叙事对比一般的叙事文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但是究其内部的结构而言,无非也是在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人物中运用了一系列手段,制造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克里斯蒂作为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质上,从形式上分析阅读一篇侦探小说的同时,就在意义层面逐渐消解了侦探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叙事学一般是研究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叙事话语,对新闻话语进行叙事学分析还远远滞后于文学。本文着重从叙事学角度探讨新闻话语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结合新闻报道实例分析了新闻话语中常见的全知视角、固定式限知视角、转换式限知视角和纯客观视角等四种类型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6.
儿童视角小说是以儿童视角为主要叙述视角的小说.儿童视角小说的形成包含了"儿童解放"思潮的影响、作家自身的情感动因及自觉的叙事策略等因素.儿童视角小说可以呈现出诗和美、复调意味、陌生化等常规的美学意义.但随着儿童视角小说从原先的重内容和审美品格的表现转向了重对形式和叙事技巧的开掘,其审美形态复杂化,美学意义也丰富了.  相似文献   

7.
《猫城记》曾被提名当年代表世界文坛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以叙事学为依据,对《猫城记》中的叙事话语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呈现老舍作品《猫城记》独特的叙事策略.本文在着重分析《猫城记》中不同的叙事视角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的同时,考察《猫城记》英译本对视角转换的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中使用不同人称叙述故事,以有限视角观察事物,既可增强事件的真实感,引导读者进入故事,又能使读者跳出故事反思叙述者本身,产生间离的美学效果。笔者试图从叙事角度入手,从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和有限视角三个方面,分析视角理论在《废都》中的应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湘南学院学报》2019,(3):57-59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主张艺术是通过形式的革新来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促使人们以更犀利、敏锐的目光去观察司空见惯的事物,并从新的角度来体验周遭的世界。《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一部晦涩难懂的杰作,本文试图通过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分析《我弥留之际》中的结构、叙事视角、语言的陌生化技巧,并揭示陌生化的艺术技巧如何将扭曲的母子关系和敌对的兄弟关系以更独特、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报告学具有叙事性。其中叙事视角的选择对报告学题材价值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叙述视角一般分为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客观视角。在报告学中,全知视角虽然具有叙事灵活自由的优势,却存在诸多艺术上的不足;转换视角的崛起是20世纪我国报告学叙事视角革新的重要标志,其意义在于增强作品叙事的生动性、真实性和理性思辩的深刻性;客观视角则是报告学作家追求作品真实自然这一审美特征和充分发挥读的主体意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叙事视角在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叙事技巧。小说叙述者在主要使用一种视角叙述的同时.往往会对视角进行多样化的调节以配合小说主题并取得一定的叙事效果。本文以《达·芬奇密码》中译本为例,强调小说翻译中译者应注意并准确传达原文视角的转换调节,避免呈现给读者“假象等值”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概念旨在将熟悉的事物新颖化,增加感知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在切瑟尔海滩上》讲述了爱德华和弗洛伦斯因新婚之夜圆房未成而分手的悲剧故事。小说在叙事情节、叙述手法以及叙事视角方面生成的陌生化效果构成了小说新颖的美感和引人入胜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5.
“弱智化叙事”是新时期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所谓“弱智化叙事”,是指叙述者身份的异常,他们往往是智力低下、思维混乱、理性缺失、行为疯癫的痴傻或精神病患者.此种叙述类型不仅拉开了读者与文本的审美距离,造成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也使作者意图与读者接受之间形成了张力结构,由此容纳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叙事技巧.文章以阿来的《尘埃落定》为例,集中从不可靠叙述、反讽艺术、视角越限等方面,对“弱智化叙事”进行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复视角的叙事系统。小说中频繁的出现“变音”,巧妙地进行视角转换。本文拟从《呼啸山庄》中叙事视角的运用入手,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小说中的“傻子”经常作为叙述视角现身,他们包括了疯子、白痴、小丑等形象,其眼中的世界与众不同。这一视角开辟了新的故事展现方式,混乱无序的时空、“傻子”眼中怪诞的视野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以及狂欢广场式的叙事方式,都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读者对事物的感知难度,延长读者的感知过程,从而恢复对生活的原初感受,使得文学作品有着无尽的审美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托尔斯泰就是善于运用陌生化手法的高手,其作品《霍尔斯托梅尔》通过叙事视角的改变、独特的情节描写以及对照手法的运用将读者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进行陌生化处理,引发人们对惯常生活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安德森短篇小说中的语言陌生化、叙事视角陌生化以及情节构造陌生化创作策略并指出陌生化创作策略的使用是其短篇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中陌生化的生成原因予以简单分析,并对现代文学作品中陌生化的实质及目的进行阐述,同时结合部分优秀作家的现代文学作品如毕飞宇的《那个男孩是我》、《枸杞子》及作家珍妮佛·伊根的《塔楼》对现代文学作品陌生化叙事手法如叙事视角陌生化、叙事语言陌生化及叙事结构陌生化等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文学创造领域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