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对教材“小实验”的探究 例1 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相似文献   

2.
小孔成像的疑难问题石瑞君⒇(山东省鱼台县实验中学272300)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的有力证据,也是大家熟知的光学现象,但是具体到小孔成像的某些理论,人们又感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归纳了三个问题并作一分析.一、小孔成像的机制是什么?一个物体可看作是...  相似文献   

3.
如果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来做小孔成像实验,就会发现在半透明的塑料纸上成的像不够清晰,若外界光线稍强点就根本看不清.若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其效果较好.先用圆规的脚尖(或针)在易拉罐的底部开个小孔,再用剪刀把易拉罐的上部剪去,并蒙上半透明塑料纸,然后用大一点的纸板(或较厚不透光的纸)卷成长圆筒套在易拉罐的外部,再用橡皮筋扎紧以防漏光(如图1所示).经过这样改进,就在成像的塑料纸后面形成了一个暗室,能很好地消除外界光线的干扰,使成像清晰度大大提高,就是在强光下也能做小孔成像实验了,同学们不妨亲自动手做…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光学时,许多同学常把影、小孔成像、实像与虚像混淆不清.这里把它们的形成、遵从的物理规律等作一个比较,使同学们能从本质上区别它们.(-)影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光线行进的路径上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被这个物体挡住,物体背后就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区域,这个暗区就会产生影.如果把屏放在物体的背后,屏上会留下物体的投影.由图1可以看出,影是由发自光源并与投影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黑暗区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图2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由图可以看出,烛…  相似文献   

5.
小孔成像的实验原理及应用的了解,对于巩固与拓展初中阶段光学部分知识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对小孔成像实验的应用探究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堂小孔成像及应用探究课。1小孔的探究1.1孔大小的探究小孔顾名思义就是孔很小,从理论上来讲,孔是越小越好,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当孔小了之后,能穿过小孔的光也就很少,这样就直接影响我们观察像的亮度,也就是说,当孔越小,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所成的像就越清晰,但像也越暗。因此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中,由学校提供部分实验器材(蜡…  相似文献   

6.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范例.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用白炽灯做小孔成像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小孔成像是光滑直线传播的范例。人教版教材介绍了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发现:用白炽灯做小孔成像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两个小演示实验兰州市七里河区教师进修学校贺雅琴中师物理课本有关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只给了小孔成像的图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建议增加以下两个课堂小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小孔成像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高30厘米直径10...  相似文献   

9.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重要例证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孔要多大才算“小”?孔的形状对成像有什么影响?等,这都是传统的小孔成像演示器无法解决的。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反复研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孔成像演示器,克服了传统的小孔成像演示器的局限性,成功的解决了上述难题。该制作曾于2006年获得河北省衡水市“四个一”活动评比一等奖。经过近几年的使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探究小孔成像特点及成像条件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让学生经历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系统认识小孔成像。设置八个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小孔成像,归纳成像条件,对太阳小孔成像的实验进行检验,并自制小孔成像仪再次验证。  相似文献   

11.
正1提出问题光现象中小孔能否成像?小孔成的是什么像?小孔成像,多大的孔就不能成像呢?小孔成像与小孔形状是否有关系?小孔成像为什么有时大有时小?小孔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小孔为什么能够成像?由许多小孔构成网孔能否成像?2实验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与学生分析、思考,然后用实验来充分的探究所想到的问题和猜想。针对学生的疑问,可以归纳分类设计出以下几  相似文献   

12.
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可以观察窗外的景物。同学们在利用自己制作的“相机”观察景物时,是否产生这样的疑问:针孔照相机是如何成像的?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像的大小跟什么有关?针孔照相机是一种最简单而容易制作的照相机。它用一个小孔代替了透镜,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那么小孔是如何成像的呢?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AB放在一块挡板前面,板上有一个小孔,物体AB上任意一个点(如A或B)发出或反射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由于板…  相似文献   

13.
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教师要认真研究科学实验,善于创新改进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来引导学生对科学进行深度探究。针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一课中原型实验的不足,通过改变光源,改进光屏、小孔等实验器材,优化实验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有效探究“光的传播”,又能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结论,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宽容的价值     
这又是一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科学课。每逢实验课,学生总是尽情投入,尽兴收场。学生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又动手做“照相盒”,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统小孔成像实验成像不明显、实验结果单一、探究性不强的缺点,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制"切换式"小孔成像演示仪,实现小孔和光源的快捷切换,并优化了小孔成像实验的效果。从结果来看,该实验仪器有如下优点:实验器材简单易取、实验步骤简单明了;成像更加清晰明亮,抗干扰能力强,全班同学都能同时看到实验效果;仪器用途广,可以便捷地探究光源、小孔、物距像距对像的影响,能最大限度挖掘资源的实验功能和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洪霞 《学子》2004,(8):45-45
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和他的学生所做:在一间黑暗的小屋里,在朝阳的墙上凿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便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他们在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时说:光穿过小孔就像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面;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面。这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历史上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最早的潜望镜世界上最早的的潜望镜,是公元前2世纪我国科学家根据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汉代末年的《淮南…  相似文献   

17.
小孔成像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对此无须置疑。然而不少资料上把“小孔成像”、中的“像”说成实像,对这种观点实难苟同。笔者认为,“小孔成像”中的“像”从本质上讲该不属于像的范畴。为探明此问题,不妨将《辞海》中对像的两种解释照搬如下: 像:1.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如:肖像;画像;石膏像。2.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组(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后所形成的与原物形似的图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由虚光线(即(光线在其相反方向上的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称为“虚像”。  相似文献   

18.
1.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可以成像.小孔成像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小孔成像原理,在密闭的盒子上钻个小孔,盒子背后就能投射出前方的景物——如同照相机一样。这里给大家展示几款用纸做成的相机,它们全部运用了小成像原理,但是每一款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在功能上,都摆脱了玩具的水平,甚至已经“进化”到了能切换镜头的地步,相当的华丽噢!  相似文献   

20.
小孔成像实验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蜡烛、带孔的挡板和白板(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效果一般。因为学生上实验课的时间是白天,需要细心观察,而且使用蜡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学生的实验安全,以及提高白天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效果,我设计了利用手电筒和卡片来做小孔成像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