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生命·死亡·教育--未成年人轻生问题及其教育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持续和步入死亡的过程.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意味着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1]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如何生和如何死的问题.面对人的生与死,教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还要引导人对"为何而生"进行追问,而对人"为何而生"的追问离不开对死亡的观照,所以,生命、死亡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成玉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4):15-16,20
庄子哲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哲学,其生命观是建立在自然观和时间观基础上的.庄子认为,生与死不是人所决定的,生与死是齐一的,因而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变化,坦然面对生与死,做到善生善死.  相似文献   

4.
韩震 《云南教育》2009,(11):12-13
生命教育,似乎是一个新事物,但如果追根溯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始倡导某种意义上的生命教育。例如,《论语》中子路问孔子:“敢问死?”子日:“未知生,焉知死。”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也就是说比“知死”更重要的是“知生”,孔子倡导的就是“知生”的教育,即去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四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问题一直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探索的谜,而对生死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却始于现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一切儿童的健康”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但如何真正重视儿童的健康,仍需深入研究。江苏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荣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首先,他们对早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行了理论思考;其次,围绕“生”与“死”的话题,了解学前儿童对于“出生”和“死亡”以及相关概念的朴素认识,探讨学前儿童的生命认知水平;再次,结合学前儿童的生命认知水平,进行探究生命奥秘、关注和爱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实践。本刊特刊登他们的一组研究文章,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到启发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的超脱死有悟彻──评沈从文的创作观康咏秋生与死一直被称为文学创作的一道永恒母题。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前苏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说道:“艺术从来只有两项任务,一是坚持不懈地探讨死的问题,二是通过探讨死的问题以探讨生的问题。”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这一亘古之迷烦...  相似文献   

8.
“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用凝练的诗句道尽了人类在生与死问题上的理想憧憬。也就是说,最美好的人生,应该是在积极的生命实践活动中,把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极致,然后坦然地面对必然而至的死亡。这样的人生实践是需要理性和智慧来引领的,进行“生命教育”就是实现这种引领。无论西方还是我国,提出“生命教育”都是因为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加剧。尽管相对于青少年总人数,自杀者的比例还是很小,但是这种事情带给亲人和周围熟人的心理创伤和震动却是巨大和长久的。而且,自杀具有传染性,一个成功自杀者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其他…  相似文献   

9.
高二《思想政治》第三课讲矛盾问题时指出 :“一切矛盾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它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喜与悲、难与易、福与祸、攻与守、胜与负、战争与和平、正确与错误等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朝着对立的方面转化。”对此 ,有学生提问 :“生与死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 ,在一定条件下生可以转化为死 ,这好理解 ,但死也能转化为生吗 ?有的学生作了否定的回答 ,甚至有学生由此否定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客观性。那么 ,如何正确理解死可以转化为生呢 ?首先 ,从生物体自身的内部运动来看 ,任何生物体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生与死的斗争和转化。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生命教育的内涵多元而复杂,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为了“生”和更好地“活”。相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死亡教育是一种逆向教育。它是通过让孩子了解死,从而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一些视频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孩子哭着说:“我咳嗽了,呜呜呜,我要死了……”孩子在对一种没见过的新食物提问:“妈妈,我吃完这个会不会死啊?!”孩子在大发脾气:“你去死!你去死!”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在逐步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学者就留守学前儿童的自身发展与生存现状、家庭教育状况、周遭的社会生态系统、政府在留守学前儿童教育方面应担当的责任等视角进行现状描述,并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阐述留守学前儿童可能面临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的生命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它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当前的幼儿教育不仅对幼儿的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幼儿生命的理解也很片面和肤浅。幼儿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幼儿的生命教育理应成为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此时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需从儿童生命教育的概念和特征方面理解儿童生命教育的内涵:儿童生命教育既是种生命的教育,又是类生命的教育;儿童生命教育具有超越性、可持续性与主体间性的特征。儿童生命教育的价值从人的生命的三种属性体现出来:在自然生命属性方面,要顺应规律、呵护生命、永葆活性;在社会生命属性方面,要融合交互、担当使命、和谐共生;在精神生命属性方面,要涵养心灵、敬畏生命、构筑全人。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路径:将儿童生命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建设儿童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开发儿童生命教育园本课程;创设儿童生命教育实践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儿童生命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网络环境,促使家庭、社区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幼儿园应重视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与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德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加强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关注本土文化的熏陶,善于通过特殊节日与重大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实施养成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应有之义.制订和运用<幼儿生活守则>是构建幼儿园养成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与策略.<幼儿生活守则>应体现幼儿年龄特征,涵盖幼儿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围绕<幼儿生活守则>,幼儿园可以编制<幼儿生活守则画册>,以提高幼儿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编制<幼儿生活守则行为指南>,以建构幼儿园养成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可以创设处处包含<幼儿生活守则>内容的环境,为家长编制并推行<亲师约定>,以提高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幼儿园的普及及其标准化建设,常规的触角遍及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影响到了儿童的日常生活领域,加速了儿童日常生活的异化进程。把儿童作为常规教育的客体,其主动性受到了压抑,主体性近乎丧失。通过对幼儿园常规生活的道具、制度和生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常规教育对儿童的异化过程。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由,才是常规教育的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场馆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社会性机构,肩负着特殊的教育功能与任务。当前幼儿食育存在"餐桌"食育、完成"任务"、脱离幼儿生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场馆教育理念角度审视,幼儿食育可表征为教育的情境性和全域性、以"学习者"为本、走向学生生活世界三个层面。以此为基点,研究认为可通过加强幼儿园与场馆合作、建设虚拟场馆教育平台、组建具有创设能力的师资队伍、制定合理的幼儿食育评价标准四条路径推进幼儿食育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着远离儿童生活、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艺术潜力,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都应从儿童世界的特点入手,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佳轩 《成才之路》2021,(11):100-101
生活处处存在教育,生活本身也是教育,因此,幼儿教育要向生活回归,让生活成为幼儿教育的源泉,并融入到幼儿教育中。文章基于幼儿中班教育,分析疫情对幼儿生活教育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在疫情特殊情况下,开展幼儿生活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幼儿生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Death is an unavoidable fact of human life, which cannot be totally ignored in education. Children reflect on death and raise questions that deserve serious answers. If an educator completely evades the issue, children will seek other conversation partners. It is possible to find arguments both from secular and religious sources, which alleviate the anguish that death awakens in the mind of a chi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