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183;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的整个国民经济中,虽然农业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但在当时广袤无垠的边疆地区,特别是北方和西北诸郡,畜牧业在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两晋时期,疫病流行的范围广、频率高,其发生与水旱等自然灾害、战乱、环境、医疗水平等因素有关,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疫情,当时社会各阶层展开了自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用极其有限。两晋时期疫病发生与流行,也暴露出当时社会健康保障制度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6.
大动荡、大变革、大进步是战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征.楚地发生了时代诸元与文学发展规律相统一的聚合效应,逐步形成了楚文化圈.本文结合当时楚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从楚地的个性特征入手,分析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日本,虽然隔着汪洋大海,但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公元以前,两国就有了文化的联系。根据文字记载,东汉时,两国就建立了正式往来。此后,交往日益频繁。到唐代,达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通过两国使节和人民的往还,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政治制度、生产技术、文学艺术以及社会风习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道产生于贞观元年,是唐太宗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改革武德弊政的创举。唐代的“道”的产生与当时行政区划、监察机能和使职设置的需要有关。从贞观三年(629年)起,唐太宗常派御史台官员巡察地方,八年又发使巡省天下,“六条”制度开始实施并逐步完善。贞观诸道使职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一)肃整吏治,清明政治;(二)保护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造成冤错、影响生产、影响地方长吏正常职能等。  相似文献   

9.
杜甫一生 ,政坛诗坛皆受冷落 ,生前的寂寥孤独与身后的千年盛名形成了强烈反差。世事贸迁 ,历史的巨手将杜甫推上诗圣峰巅 ,我们会从当时社会的文化结构、意识形态、审美心理诸方面看到其必然之理  相似文献   

10.
法家学派之成因,自汉以降,学者多主《汉书》出于理官之说,本文从学理上指出其说之谬在于没有看到其社会和思想原因。本文认为其思想学理源自于晋地文化,其学派形成于当时社会背景和当时思潮之融合,这种融合的主题就是如何解决中国的乱而达到治。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个主题下先秦社会背景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文法运动等特点及对于法家形成之作用,分析了先秦思潮中儒、道、墨、名等诸家思想当时情势下对于法家思想整合之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道产生于贞观元年,是唐太宗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改革武德弊政的创举。唐代的“道”的产生与当时行政区别、监察机能和使职设置的需要有关。从贞观三年(629年)起,唐太宗常派御史台官员巡察地方,八年又发使巡省天下,“六条”制度开始实施并逐步完善。贞观诸道使职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一)肃整吏治,清明政治;(二)保护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加强中央集权。当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造成冤错、影响生产、影响地方长吏正常职能等。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朝之际,中国地主阶级在其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形态——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它是当时地主阶级的核心和主体,是当时社会的统治力量。它和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一般形态相比,有其鲜明的经济、血缘、政治、军事和文化诸特征。史学界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门阀士族乃是中国地主阶级最腐朽没落、荒淫无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惰力。本文试就门阀士族的形成与消亡的原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明清话本小说中所涉及的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地域社会大致可分为两个地区:一是所谓的江南地区,二是江南以外的地区社会.当时的江南对其他地区,在经济、社会风气、文化气氛等诸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这种价值通过此一时期的话本小说可以反映出来.明代末期的地区社会与当时兴盛的商业经济有密切关系,那些商业经济又带动市镇的发展,而居于市镇的小市民就是话本小说中的主角,因此,话本小说能反映出当时市民的普遍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常常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十年动乱中的“文革”用语,便反映了“文革”期间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文革”用语与现代语言迷信三个问题的探讨,寻求“文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语言使用的变异与社会诸因素变异的关系。一、“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是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环境,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使人们产生许多错误认识。“文革”用语就反映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观的有益部分和精华,依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创新。发展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等内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先声。  相似文献   

16.
论《诗经》中的弃妇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弃妇诗早在汉代前就已提出,但是弃妇诗的产生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诗经》中,作者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弃妇形象。弃妇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方面现实,而其艺术特色也较高,尤其是诗的感伤、哀怨基调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在各领域的普遍应用,使日本步入了信息化社会。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国际化和服务化、生产与流通过程的自动化等诸方面的社会变化,给商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八  相似文献   

18.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村合作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农村经济政策,贯穿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整个过程。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是当时社会经济、思想理论和政治斗争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运动的发生、发展,经历了理论准备、展开、推广、全面发展和结束诸阶段。农村合作运动是对旧式经济格局的一种冲击和突破,但是由于合作运动没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当时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下,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具有封建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爱尔兰剧作家约翰·沁孤的《骑马下海的人们》描述的是爱尔兰一家渔民的悲惨命运,用词简单精炼,反映的是爱尔兰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对这个剧本的分析,旨在使读者对作者的写作风格、爱尔兰戏剧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等诸方面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解放区土地改革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生产关系变革,同时也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对当时解放区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而掀开了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