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医院诊室内,常有一些中学生前来就诊,诉说自己上体育课后,胸壁某处发生疼痛,活动不便,甚至连说话、咳嗽以及深呼吸时也牵引作痛。可是,经过医生的检查,并没有发生局部皮肤的肿胀、瘀斑或骨折等特殊异常,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呼吸肌痉挛,又叫急性胸胁痛,俗称“岔气”。“岔气”主要原因是学生上体育课时,运动前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  相似文献   

2.
在中长跑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长跑是中小学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家教委把(男)1000米和(女)800米作为初中升高中的必考项目 ,且中小学也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在从事中长跑训练。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或比赛时 ,特别是对刚参加训练的学生 ,或者是很少参加训练而参加比赛的学生 ,常遇到以下问题。1 在跑的过程中肚子(肋下部)痛对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作“岔气”。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 ,内脏器官还未达到同肌肉相同的适应较大运动负荷的水平。建议延长准备活动时间 ,或适当提高活动强度 ,使各运动器官都达到训练或比赛所需的准备状态。2 小腿前侧(胫骨骨膜)…  相似文献   

3.
一、篮球运动员的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的目的进行运动和练习的时候,不是立刻进入主要的运动方面,在此之前有一个作为准备阶段的准备活动练习。①精神方面的准备在睡眠和休息刚刚结束后,马上进行运动,效率是不高的。因此在运动员开始训练时,要进行控制球的练习,或小跑,或合着轻快的音乐进行基本体操练习和做韵律运动(伴随着音乐进行运动),从而使精神得以焕发,使心理达到最佳状态。②在身体方面的准备有效地进行放松运动、伸展运动、柔软运动、对抗运动,会增加体内的血液循环,体温上升,使内藏器官,特别是心肺机能的工  相似文献   

4.
急性腰扭伤,祖国医学称为“闪腰、岔气”.从中医的闪腰、岔气观点分析:椎骨间的小关节,有重要的意义。下胸到腰这段的椎间隙是矢状缝,它便于脊柱的前屈和后伸运动。这种关节面,只有近似平面的关节软骨相贴,而无杵相对,加之它们各自独有的关节囊松驰,如果在超生理范围运动时,就容易发生脱位、半脱位或错位。椎体前有前纵韧带,后有后纵韧带。椎弓间有黄韧带,棘突内有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这些韧带坚强有力,对稳定脊柱起着重要作用。而脊柱的活动主要靠无坚强韧带加固的椎间小关节来完成。脊柱的活动又主要是靠无坚强的韧带加固小椎间小关节来完  相似文献   

5.
<正>腰背部急性扭伤俗称闪腰、岔气,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急性损伤的统称,好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体育教师了解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容易导致腰背部急性扭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对保护自身及学生免受腰背部扭伤具有重要意义。一、在体育教学及生活中容易导致腰背部急性扭伤事故发生的原因1.思想麻痹,准备活动不充分。腰部位于躯干中段,几乎所有体育运动都需要腰  相似文献   

6.
急性小腿肌肉拉伤,多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使小腿肌肉急剧过度收缩或拉长所致。它是体育比赛和群众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发生在跑跳投及球类运动项目。 如何在运动中预防小腿肌肉拉伤。1.参加体育比赛或群众性体育活动前做好准备 活动即一般性准备活动,本项准备活动,心 理准备活动。2.在体育比赛前、中、后、严防风寒湿侵袭。  相似文献   

7.
“急性腰肌扭伤”多发生在运动时或体力劳动时。由于动作时身体姿势不当、发力不当而突然发病。来势“凶险”,俗称“闪腰”“岔气”“鬼箭”。临床征象:病情发作突然,此点可与慢性腰损伤相鉴别。轻者发病当时无明显感觉,过后或次日,才发觉疼痛。重者发病当时疼痛剧烈,无法直立,腰部活动受限,局部可有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准备活动可预热肌肉、升高体温,并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因此,在各类体育活动或比赛前安排一段时间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10年来,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康复医疗人员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发现:在体育活动之前进行准备活动有很多更适宜的方法,即认为应以动态拉伸练习来代替传统静态拉伸练习,因为动态拉伸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运动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有效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使大脑皮质逐渐兴奋起来,肌肉从比较安静状态转到紧张状态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较快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成绩,防止或减少运动创伤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少数教师仍按老一套方法做准备活动。他们不管教材内容是田径还是球类,也不管是体操还是武术,每堂课的准备运动都是千篇一律的徒手  相似文献   

10.
在训练和比赛时,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其来源于: 1.未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温度没有提高,力量和伸展性都不够,因而容易受伤。 2。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改善,也容易受伤。例如,有一位同学在参加100米测验前,只慢跑了约100米,随便伸展了几下身体,做了几个侧手翻,就算做了准备活动。结果,在测验时非但没有跑出好成绩,还造成了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3.准备活动的量过大。准备活动的量过大,使身体已经疲劳,当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状态,而是有所下降,这样也容易致伤。  相似文献   

11.
准备活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始部分,运动员无论从事何种运动或比赛,都必须从准备活动开始。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上为将要开始的训练或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准备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慢跑、柔韧性练习、加速跑等。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国外的运动员越来越重视准备活动,他们对待准备活动是非常认真的,其活动的内容也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的准备活动的程序一般是伸展肌肉、走、慢跑、伸展韧带、一般性活动、专门性活动等几个过程。下面我们向大家分别做介绍。一、伸展肌肉我们在做准备活动时,…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准备活动无论在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还是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机能惰性,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入紧张活动状态,缩短人体对运动的适应过程,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同时,充分的准备活动还能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但是,目前训练课和学校体育课  相似文献   

13.
准备活动是在运动或比赛前所做的各种身体练习,其目的主要是使人体为即将进行的运动或比赛作好机能上的动员和准备。它是体育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被人忽视,某些人在投入激烈的运动或学习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之前没有很好地去做准  相似文献   

14.
准备活动的任务应该是:集中注意力,调节神经,克服生理上的惰性,提高各器官的机能,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学习新的知识和激烈的活动做好准备,防止运动伤害事故。这就是说,准备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精神方面的准备(或称心理准备)和运动方面的准备(或称生理准备)。二者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因为任何一项肌体的运动,大脑无不参与活动,而肌体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情况也不存在。但这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准备活动教学还往往停留在各关节的绕环——徒手操——素质练习的公式化  相似文献   

15.
准备活动对运动成绩和防止伤害事故有多大重要性?假如是重要的话,哪种准备活动最好?有关准备活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专家们下述几点意见是比较一致的。1、准备活动可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力量;2、准备活动有助于防止肌肉、韧带和肌腱受伤;3、准备活动与改进特殊活动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运动员通常都要进行准备活动。虽然一般都认为准备活动是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但是这一点并未得到证实。以往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结果却是相互矛盾的。例如阿斯马森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准备活动对运动成绩具有有利的影响,而诺尔顿等人却认为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运动之前做准备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身体能够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课时短,很多准备活动流于形式或被精减,对活动安全造成隐患,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运动员在练习或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可使身体为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做好准备。准备活动就是循序渐进地引起生理变化,使身体从休息状态逐步转入运动准备状态。准备活动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练习或比赛前使运动员的肌肉和全身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可提高肌肉的能量产生率,还可影响肌肉的结构效能,使肌肉不易于受伤。准备活动增加了工作肌肉中的血液流量,因而也增加了氧的供给。血液输氧率的增加可以提高肌肉利用脂肪和储备碳水化  相似文献   

19.
潘秀丽 《精武》2006,(6):48-48
武术准备活动是在武术教学、训练或在武术表演、比赛之前所做的各种热身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使活动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兴奋起来,并通过大脑皮层传至躯体各部位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再由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支配身体各部位、各器官参加运动,使人体由相对的安静状态逐步转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一、武术准备活动至关重要武术准备活动主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练还是运动员,都要认真地、有意识地做好准备活动,既要做得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毽球运动特点、准备活动的概念、做准备活动的效果、忽视准备活动的害处和如何控制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及准备活动的设计内容项目安排进行探讨,提出毽球运动中做好准备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