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高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理工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及实施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根据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的6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7.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的影响、大学阶段的特殊性、情感困惑和危机、对贫困学生关怀不够和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等,我们需要正确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有效的调适。  相似文献   

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昆明市四所高校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三、四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抓好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有不同侧重点的心理健康辅导,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5.
从烟台随机抽取大学生1219人,探讨了大学生对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交往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大学生交往归因中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显著,年级因素只在IUC、ESU两项原因上存在差异,性别因素只在ESU一项原因上存在差异;大四学生在愿意邀请的主动性上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女生更愿意邀请他人,交往成功后的期望明显高于失败后的期望;大学生在交往成功后更多地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失败后更多地产生了消极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带有年级的差异。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围绕自我塑造与管理、情绪与压力辅导、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心理素质辅导、生涯发展辅导六个方面构建不同年级大学生发展辅导教育内容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发展辅导,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条件及来自城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韧性差异的问卷测试,结果分析表明:(1)不同专业、不同家庭和城乡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家庭支持因子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人际协助因子存在差异显著;(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因子存在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对商洛学院149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外部压力、自我强加压力、挫折刺激压力、内心冲突压力和生活变故压力;(2)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大,四年级压力最大,三年级、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压力最小;(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源在于学业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专业的某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不同年级、性别与生源地大学生学业情绪发展特点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发现,积极学业情绪与消极学业情绪均由4个维度组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积极与消极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并且消极学业情绪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现状调查启示我们,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引导形成积极认知,用乐观的认知增强信心;帮助体验积极情绪,用丰富的情绪体验感受快乐;组织创建积极组织,用和谐的组织氛围调动热情;指导实践积极行为,用主动的利他行为激发潜能;赏识的积极特质,用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个性。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特别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特别关注人格的研究,因为人格优势会渗透于个体的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人产生长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在具体的研究中应持这样的人格理念:(1)崇尚积极的人格特征;(2)注重人格发展的可塑性;(3)强调人格发展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区域人群具有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了解和掌握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对于课堂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中亚留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比较中亚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权威意识与规则约束、优化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和重视二课堂活动加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 E.P Seligman在20世纪末倡导并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在批判美国传统心理学和坚持科学心理学基本原则的同时,充分吸收了人本心理学的营养,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复杂的行为,在人性现,研究主题和内容、研究方法,心理治疗以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初步显现了诸多积极的特征,体现了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日趋融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心理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班风的形成都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班级心理文化建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加强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以创设积极的班级环境为目标,在观念视角层面、实践操作层面和学生个体层面,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从发挥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开辟"微"时代班级心理文化建设新领地、开展体验式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建立学生干部轮换制等方面探析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加强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使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发生根本转向,更加关注普通人的优势潜能,提高主观幸福感。基于此,在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研究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积极心理学对于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以期为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提供新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整体的群体心理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环境形成不同的群体心理,不同的群体心理的影响下,党员有不同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只有建设健康的党的群体心理,才能对党员发挥正面引导,示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及其教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习得过程和条件。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对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拳动作刚猛灵巧、绵密迅疾、动作紧凑、步法稳健,对塑造行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南拳文化对思维、行为、心理的熏陶作用有助于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条件反射,将南拳练习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在思维中形成稳固的积极惯性,并让其成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拳的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对塑造积极行为具有心理暗示作用,探究南拳对塑造积极行为的影响,对推广南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生命精神、理性向上的人格、健康活泼的人生态度等基本观点,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其特征主要体现在辩证、智慧、乐观、高昂八个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