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分析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比,寻找差异,探索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20日,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会议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为主题,结合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改革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拟从广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基础与发展环境,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作用与实施途径,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影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因素分析,广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对策等五个方面,综述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的主要观点、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何总结和梳理这些好经验,促进新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常态化并推而广之,逐步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对于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校企互动机制常态化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本文总结之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经验,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应遵循的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希望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具有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国际经验,提出思想认识要到位、完善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是核心等我国高职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就高职院校教育现状而言,实行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趋势。只有实行校企合作才能弥补以往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给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经验,从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怎样为校企合作模式服务。  相似文献   

7.
就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经验来看,走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文章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同校企合作模式下激励机制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职业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德国双元制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典范,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创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10余年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历程,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远远不够,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与教育界同仁交流探讨,启发思路,在借鉴中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下了工夫,也产生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就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经验来看,走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文章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同校企合作模式下激励机制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小企业合作作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及学生就业均有重大的深远影响。本文就校企合作的基本界定、我国校企合作产生的背景及现状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连同通过对西方国家合作办学的经验及立法在小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为保障立法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何萍 《高教论坛》2010,(5):112-115
结合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工作实践,主要阐述了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经验,以期对高职院校有关专业建设以及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良性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贯彻“教劳结合”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实现双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美国的校企合作具有多种培养模式,但最成功的模式是合作教育模式,成功的校企合作具有五个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校企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弱点和美国的经验,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应加快国内企业的发展、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实行“双赢”策略、建立专门协调和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5.
案例分析发现,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合作具有如下特点:校企合作依托项目,以服务地方为目的;企业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校企合作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借鉴美国经验,要想大力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首先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的大力扶持;努力构建开放式的高职教育体系,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应为:通过教育变革发展地方经济;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高职院校要高质量地完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成为培养高职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少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由于当前国内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距离真正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系列笔谈,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关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高职院校要高质量地完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质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成为培养高职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少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由于当前国内对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距离真正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系列笔谈,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关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A5):147-148
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校政企业三者的关联性,解读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困境中政府层面的因素,探究了地方政府在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职能:地方政府要引领调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要协调服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要保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督查和评估高职教育校合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校企双方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合作。本文从分析现有高职校企合作的显性模式出发,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机制体制和组织绩效的角度对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简要阐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鄂州职业大学与广东深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特别指出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构建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