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寄宿后离开父母,缺少交流和倾诉的对象,易导致心理问题。寄宿制学校要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和温馨的书香寝室、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家校联系等多种方式加强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农村寄宿小学生由于长期间断性地与父母分离,其社会化发展主要是在寄宿学校内完成,呈现出片面化发展特征。实证调查表明,寄宿生与学校教师关系较非寄宿生亲密;"想家"是寄宿小学生寄宿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最强烈的感受;在对寄宿生活的适应上,消极性适应行为多于积极性适应行为;"大照顾小"的寄宿模式使得高年级段寄宿生扮演着"替代妈妈"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主流,在"集中生源,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许多研究显示,寄宿制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议程。一、外在因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于目前多数寄宿制学校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的仅停留在"抓成绩、保平安"的低要求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从先秦至今我国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寄宿学校中针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寄宿生的“孤独心理”是一个令学校和家庭都很棘手的心理问题。本文认为寄宿生个人心理特质是决定孤独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原有的不良家庭环境成为孤独心理的诱发因素,单调的寄宿生活催生了学生的孤独心理。因此,学校在应对策略方面可以从六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儿童孤独感量表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甘肃省3 446名(其中寄宿生1 367名)寄宿与非寄宿中小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寄宿与非寄宿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寄宿小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非寄宿小学生;中小学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中小学男生;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农村中学生;回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汉族中小学生,回族中学生的社交孤独感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高帆 《学周刊C版》2019,(16):152-152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开始进入城区寄宿学校就读。寄宿学校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稳定舒适的物质环境,但是其无法弥补学生在成长中心理方面存在的缺失。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区中学农村寄宿生心理状况,然后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城区农村寄宿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寄宿生对学校的喜爱度低于四年级学生总体.通过两水平线性模型发现学校间投入差异对寄宿生发展情况影响较大,学校投入,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教师具有任职资格比例对寄宿学生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程度的影响显著;寄宿生的某些个人因素,如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所属民族、师生关系等对其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可见,学校因素、寄宿生家庭状况对学生成绩、学校适应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对此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投入对寄宿生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发展,不仅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应给予足够重视,而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障校舍卫生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举办寄宿制学校是一项源于民心、归于民心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发展民族教育的一种好的办学形式。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逐步推进,千万间校舍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寄宿生数量急剧增多,尤其是低龄寄宿生(小学一、二、三年级)的规模也开始呈上升趋势。寄宿生低龄化趋势的出现,对小学寄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低龄寄宿生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民族地区需要寄宿的低龄儿童,大多生活在地广人稀的边远农牧区、高寒山区和边疆地区,在求学路上,他们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也与日凸显。如何让这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当前,对低龄小学生寄宿制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变得日益重要和迫切。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在低龄小学生寄宿管理方面,立足于低龄寄宿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初步实现了学校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寄宿管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79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农村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小、羞怯、焦虑、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而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等。因此,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及全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小学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过去散布各地的小学,被逐步整合归一,围绕乡镇或办事处,形成了统一的中心小学。由于很多小学生离家较远,只有选择寄宿在学校。然而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立能力,加之学校缺乏寄宿管理的经验,因此。小学寄宿生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而如何加强对小学寄宿生的管理则成了学校积极探索并力求解决的难题,成了家长朋友异常关心的话题。本文旨在分析小学寄宿生管理的问题,并探索解决对策,以求对小学寄宿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主流,在“集中生源,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许多研究显示,寄宿制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议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家庭教育不当,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教师教育手段、方法欠妥等。矫治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的联系,共同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寄宿生活对于有的小学生来说是其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寄宿生活上,学校对小学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寄宿制生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要建立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小学生的寄宿生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地区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滞后的,此外,一些寄宿制的小学生在生活习惯上也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这给学校相关的管理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因此,对农村小学生寄宿生活习惯的培养提出一些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寄宿生活习惯,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安全、卫生、集体等方面的意识,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适当采用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教育过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才能及时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合力促进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性格的养成,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建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主要是在建构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和学生观的基础上,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建构的,而非客观存在;学生的角色是社会建构的,而非本质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以"关系"为中心,在积极的"关系"中建构积极的意义,而非以"问题"为中心;积极的人格与积极的环境,是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积极认知自我,积极认知环境,积极适应环境,积极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寄宿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种是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但是学生寄宿后也容易发生一些问题,如感觉生活单调、没意思,与父母缺少沟通、产生心理问题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寄宿生的管理上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问题一: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还住在学校,感觉单调,没意思。对策:丰富寄宿生活。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学习和生活在学校,在教室里面对的是老师,回宿舍面对的还是老师,难免会感到单调。于是,我们首先在宿舍的布置上下功夫,丢掉宿舍的刻板面孔,使宿舍成为学生的另一个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深刻地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以使在农村的教育者、家长和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剖析了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持续深人,寄宿制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起。目前,国内外对寄宿制的利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多数都是从案例、观察中得来的。此外,对寄宿生的心理状况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学生的人格特征、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等方面,对于寄宿小学生的相关研究较少。对此,本研究对寄宿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现状及关系进行探讨,为寄宿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