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奥运会上,新华社的报道以其时效快、质量好,报道面广及数量大而跻身于世界通讯社之林。如果说,新华社在报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还只是初出茅庐,还不为人所重视,那么在今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人们对新华社已经是刮目相看了。 10月3日,笔者刚刚发完最后一篇关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举行记者招待会的稿件,一位法新社记者来到新华社办公室,对我说:“新华社这次报道很不错。”笔者认为,这绝不是恭维之词。对这样的赞誉,新华社受之无愧。一自汉城返回北京,还未来得及仔细研究西方四大通讯社的报道,只是粗粗翻阅一遍,并略作对比,感到新华社的报道毫不逊色。就拿本届奥运会中16项较为重大的事件来说(包括本届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产生,约翰逊起初击败刘  相似文献   

2.
多年从事新闻工作,认识了许多同仁,使我最忘不了的是新华社记者老宋、老李和周老。老宋叫宋熙文,他是我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新华社记者。1979年阳春三月,老宋听说乐陵县(现为市)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了“五定一奖”(定任务、定措施、定质量、定时间、定计酬,实行奖罚)责任制,前来采访。当时我在县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陪他一起活动。他找了县委领导谈情况,而后又到公社、农村走访调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团结、友谊、进步的亚洲体坛盛会,已经尽现于新华社记者的笔下了。新华社抽调了146名报道业务熟练的编辑、记者投入了这场战役性的报道。在通讯技术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全社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新华社这次的亚运报道为今后报道大型体育赛会开创了一条路子。亚运会报道分为三个阶段:赛前报道,从1984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通过表决,决定由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第一天起,一直到亚运会隆重开幕。在这一阶段,新华社及时报道了亚洲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宣扬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支援办好亚运会的感人事迹;讴歌参与亚运会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力量和智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面向群众”,“拓宽报道面”、“努力提高宣传艺术”思想的深入人心,一些报道自然与社会现象而又体现社会与人的精神风貌的新闻多了起来。《风沙骤降北京城》(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不怕春来迟,我自增春辉——北国女早早穿起了五彩裙》(新华社沈阳5月1日电)、《青岛樱花醉游人》(新华社青岛4月20日电)、《今春女士重潇洒京城流行宽松衣》(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风库一瞥》(新华社兰州3月29日电)等报道,面向群众,客观真实,文风清新,令人刮目相看。人们从这些报道中,看到了自然景观,看到了社会风貌,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人的精神风貌、人的奋斗精神和人的美好向往与追求,进而感到了时代的脉博、时代的风尚。  相似文献   

5.
要闻·信息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发布据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68号国务院令,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新华社受权于5月29日全文播发这个《条例》。(人民日报5月31日第十六版全文刊登——编者)  相似文献   

6.
"7·5"事件背后:新闻竞争与国际传播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5日傍晚,乌鲁木齐发生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立刻成为全球最关注的中国新闻.新华社于当晚9点半左右抢发了一句话英文快讯,这是中国媒体向世界发布的第一条相关消息. 此后,新华社遵循国际新闻传播规律,对"7·5"事件展开24小时不间断发稿,被美联、路透、法新等外电转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引用,这些报纸还在其网站上刊载新华社报道,其中一些热词点击后直接链接到新华社英文报道.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我在抗击非典定点医院——北京宣武医院采访期间,发了近百张新闻照片,并被多家媒体广泛采用,得到读者好评。 由于非典重症患者有着极强的传染力,所以每次进入非典病房拍摄,我都先解决以防数码相机被病菌污染的问题。首先,在镜头前按上  相似文献   

8.
连我们也没有想到《中央国家机关不少干部上班迟到松松垮垮不能容忍》稿子在去年6月15日发出后,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响: ——喂,新华社吗?你们今天登出的那条中央国家机关迟到现象严重的稿子里,说的东长安街某部是不是指我们部……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14日,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评审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是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发起主办的一项全球性公益行动。这是8月22日,在南苏丹,一名从喀土穆返乡的双目失明老人由妻子牵引着行走。他的返乡难民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春,我们采写的江西省乐安县万发龙等3户养猪专业户的遭遇一稿,先后在当年的《半月谈》第10期和《江西日报》5月23日一版头条刊登,并分别被新华社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选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稿件被新华社和《半月谈》杂志社及《江西日报》评为好稿。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下,我们又进行连续报道,促成了事件的圆满解决,使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的万发龙等三户养猪专业户得到了合理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11.
说也凑巧,1989年12月31日,我收到新华社湖南分社农村记者杨善清同志的一封来信。去年11月下旬召开新华社国内部农村记者座谈会前后,他自告奋勇一年间两次参加农村记者调研小分队。他在来信中说:“因乘坐个体户汽车,发生车祸,将头、脸、牙、手、脚多处摔伤,门牙被摔坏一颗,膝盖骨部位上,裤子摔个大洞,血流满面,当即送往医院。现6天过去,仍有浮肿和头脑昏昏,正在治疗中。”他接着说:“为完成总社交给的任务,争取时效,‘咬咬牙’,‘舍命陪君子’。”读完来信,我不禁为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记者的强烈事业心和拼搏精神所感动!几乎每个参加农村调研小分队的记者,都有各自不平凡的经历。当70年代末,农村实行大包干,响起第一声改革的春雷,新华社农村记者队伍的采访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一批有志于农村改革报道的记者自发地组合起来,围绕一个重点报道题目,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采  相似文献   

12.
周瑜打黄盖是《三国演义》上一个有名的故事。记者阎振国、倪小林巧妙地借用了这个典故,勾勒出现今社会上的一种反常现象:甘心情愿向摊派者交钱纳款。从采访写作的过程看,这显示出的是以对比见反差的美学效果。《“黄盖”为何情愿挨打——“三乱”心态透析》(新华社6月11日播发),首先展开的,是一个令人觉得奇怪的悬念:大家都在指责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这“三乱”太可恶,但是有许多“黄盖”却自愿出钱维持这个“三乱”现象。这种写法  相似文献   

13.
四川汶川大地震,新华社记者如是写道:"面对震后的废墟,我们在哭泣中拍照、在乱石纷飞间采访、在余震不断中写稿,更是在大灾大难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见证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王太师 《新闻窗》2012,(1):38-40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媒体新闻叙事手法也发生着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3种新闻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5.
夏日的福州,处处一片葱绿,生机盎然。一天下午,刚刚结束一个多月山区调查的福建新任省委书记陈光毅,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仲华的陪同下,来到新华社福建分社看望分社同志们,并就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即席发表了讲话,热切希望分社发挥党的喉舌、耳目、桥梁、参谋作用,在福建四化建设和完成  相似文献   

16.
财富·北京     
淤 斗攀 一~ 轰肇感前举澈蘸氯感{颤聂誉 青叠李遗魔夔肇鬓鼓 喇_朋豁摹簿带嶙裤荆财富·北京$新华社  相似文献   

17.
徐坤明同志曾任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记者。他先后在南斯夫学习和工作过十八年(1955—1965年,1971—1979年)。我们特约请他撰写此文。文章的第一部分“历史与现状”刊登在本刊1980年第二期。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胶济铁路4·28事故的原因是T195次列车超速行驶。而这背后其实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和背景4月28日凌晨,山东胶济铁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中午济南铁路局局长、书记即被免职,并对外发布。在随后几天内新华社透露的事故调查初步结论,认定这是一起人为责任事故。至5月3日,济南铁路局的路局运输处、调度所和淄博车务段5名有直接关系的干部被追究责任。据新华社报道,这次事故原因为T195次列车超速行驶,当时速度为131公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记者郭超人、黄昌禄写的《胡耀邦同志视察川西北高原和陇南山区》(《人民日报》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凝炼、朴素、而又抒情,读来亲切感人,使人既受到教育,又得到美的享受。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家不辞辛苦,深入基层,关心人民生活,进行调查研究,为四化大业,为中华的腾飞,而忘我工作的扎实作风。胡耀邦同志在当年长征  相似文献   

20.
要闻·信息     
据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通知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