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长的小路     
祝睿 《小学生时代》2013,(10):44-44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余杭塘河。余杭塘河的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这两条小路上有我很多美丽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在余杭区,课程改革极大地提升了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过去余杭教育的硬件尽管不错,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经过课程改革,余杭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优化。区委区政府给我们的评价是:余杭教育发展与余杭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
余杭名人辈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长江流域原始文化——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是余杭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教育资源。学校如何挖掘和整合优化这些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和特点,进行合理开发,生成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本乡本土,增进民族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4.
种子的故事     
有一粒种子,不知道是哪个年代哪个物种留下的。有一天,这粒种子被风姐姐带到了外星球。种子睁开眼睛一看,惊呆了,自言自语道:“我这是在哪里呀?”忽听一只机器鸟回答:“你在外星球,你是被太阳云给吹过来的。”种子问:“太阳云是什么东西?”机器鸟说:“太阳云就是你们所说的‘风’。”种子一听,连哭带喊地叫风姐姐:“请把我带回去吧!我要回家。”风姐姐听到了,立刻将种子带回了家。种子见自己回到了家,高兴得又蹦又跳。这一跳可出事了,它被关进了地牢。过了几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神奇的树。大家看见这棵树,都非常愉快,因为这棵树…  相似文献   

5.
教学背景分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是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绝好材料。我将本课教学的落脚点落在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相适应这一科学观念上,力图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必读》2013,(5):5-6
不久前,俄罗斯科学家将一枚封冻了3.2万年的种子复活,让它长成了一株小树苗.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复活的最古老的种子,此前的纪录由用约2000年前的一枚种子培育出的一株海枣保待。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原设计为在一根玻棒上、中、下各绑一粒种子,上边的种子位于空气中,下部的种子完全浸于水中,只有中部的种子既可得到水分,又能吸收氧气。所以当3粒种子均置于适宜温度下时,仅有中部种子能够萌发,以此说明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但这一设计存在2个问题:一是种子若绑不好容易脱落掉进水中;二是种子发芽率不可能是100%,有些种子可能因为胚受到伤害而不萌发,如果绑在玻棒中间的一粒种子刚好出现这两种情况,自然就不会萌发,也就很难证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创办于1906年(清光绪32年)10月,前身是"钱塘、余杭苕西两等小学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秋季开始,因余杭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花、小草,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们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其实也是一粒种子萌发起来的,那是一颗创造力的种子;创造力的种子孕育在每个孩子的大脑中,这颗种子需要生根。发芽必须精心播种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生》2014,(7):32-33
正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生物种类超过了170万。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比一比:你那儿有多少种生物?步骤一:拿两个装满种子的杯子和一个纸盘。A杯中的种子是从A区公园中采集的,B杯中的种子是从B区公园中采集的。步骤二:将A杯中的种子倒在纸盘里,按类型分类。数一数不同种类的种子数。这个数字代表这一区中不同生物的种类。步骤三:将种子倒回A杯中。步骤四:对B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步骤五:同学们共同探讨研究结果,计算每一类区域中不同类型种子的平均数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上这一课的前6天,要求学生先将蚕豆、玉米、菜豆等种子浸泡1—2天后再将一部分种子放在温度适宜(15℃—25℃)的地方。3天后,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即将发芽的种子拿出来,经过解剖和观察,了解到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然后再用小刀纵向切开玉米的种子,我选用了500倍的放大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结合挂图——玉米种子的构造说明),同学们发现玉米种子的构造与蚕豆种子的构造不同,那就是玉米种子多了一部分——胚乳。于是同学们都说可以将种子分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花、小草,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们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其实也是一粒种子萌发起来的,那是一颗创造力的种子;创造力的种子孕育在每个孩子的大脑中,这颗种子需要生根。发芽必须精心播种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  相似文献   

13.
刘瑞真 《考试周刊》2012,(90):35-36
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花、小草,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其实也是由一粒种子而来的.那是一颗创造力的种子。创造力的种子孕育在每个孩子的大脑中,这颗种子需要生根、发芽,我们必须精心播种它才能结出我们所要的果。这就需要教师播撒创新的种子,开发创新的潜能,鼓舞创新的志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俞小平,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余杭区名教师等荣誉。做一名合格教师,是他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全国普通高中课堂观察展示与研讨会”在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召开。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心和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主办,来自浙江、北京、宁夏等全国各地的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注射器在城乡都易得,就地取材做实验不但可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列举用注射器进行实验教学的方法。1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方法是用排水法只将装有萌发种子广口瓶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在这里没有用煮熟的种子进行对照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由萌发的种子释放出来的。用排水法将装有萌发种子广口瓶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这一方法,同一套装置一天只能使用一次,比较麻烦,不能在教学中连续使用。在教学中我们对…  相似文献   

17.
在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要通过实验或实际操作来完成的。笔者在这门课的实验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实验模式,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以《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为例,将主要作法和体会报告如下。种子检验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作物种子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进行检验、分析和鉴定,以判断其优劣的一门学科或技术。室内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种子发芽率、净度、生活力、千粒重、容重、水分含量和种子病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双溪漂流     
7月19日 晴 “山丹丹,那个红艳艳,红艳艳……”唱着这首山歌,我们走进了余杭有名的——双溪漂流。  相似文献   

19.
良渚猜想     
拨开历史的迷雾考古队员刘斌一脚踩上了黑陶残片。浙江余杭瓶窑镇良渚文化保护区的土地下面,埋藏着无数宝贝,所以这里凡要盖房子,必须先请考古队员来看一看。这一天,刘斌和同事们在稻田里挖出一条沟,许多静躺了四五千年的碎陶片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和爸爸到余杭科技馆看4D电影。看4D电影我可是盼了好久时间了,这次我终于能亲身体会一下了!进入科技馆,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一幅眼镜。我好奇地问爸爸:“这眼镜是干什么用的?”爸爸说:“这是专门来观看4D电影的。如果没有眼镜,就感受不到4D电影的乐趣了。”我兴奋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