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过程中,两个同义双音节虚词,通过概念叠加与词形整合,形成一个同义三音节的虚词。该类演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AB+AC→ABC,如"便则道"、"一壁厢"、"依然原";第二类是AC+BC→ABC,如"久已(以)后"、"起为头";第三类是AB+BC→ABC,如"多敢怕"、"只除非"、"只除了"、"只除是"等,这是同义词叠加整合再词汇化的结果。以往对单音节词同义连言形成的双音复合词的研究较多,而对江蓝生先生提及的"同义词的叠加和词形的整合"现象研究较少,基于此,力图以侧重语言事实的描写,而对词汇层面的同义词概念叠加和词形整合现象提供文献用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汉英词类划分基本一致 ,即都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是砖 ,虚词是泥 ,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虚词无实际意义 ,它的英译问题更显微妙。本文从虚词的词类——连词、介词、叹词和助词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典型例词的英译 ,并对译文进行了评析。虚词的英译可以通过语音手段、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探究现代汉语词汇构造特点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词汇构造主要以单音节词作为基本构成单位,绝大部分为复合词,此外亦有重叠词用来表明其他意义。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需要结合现代汉语词汇构造特点,使留学生对汉语语素、汉字与词语的关系等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全面掌握词汇的意义,扩大留学生词汇量,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主要特征就是词汇化高频动词的广泛使用,本文介绍和讨论了非词汇化高频动词的重要性。继而讨论了基于语料库证据和语料库证据驱动的非词汇化高频动词搭配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以及统计测量手段。主要有基于数据的方法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具体做法有利用索引证据、参照类联接,检查和概括词项的搭配情况,以及计算搭配词,采用统计手段,靠数据驱动研究词语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王引之《经传释词》在虚词训释上的创造性工作从四个方面予以简要论述:1.对虚词注释形式的改进;2.对虚词词例的挖掘;3.对包含虚词的特殊句法的探索;4.对虚词晦义误释的发明。此外,还指出了《释词》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定量研究,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非词汇化动词的使用特征.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美国大学生写作语料库 LOCNESS中的高频非词汇化动词"take"发现,学习者由于语内因素、语际因素、过度概括以及诱导性错误等原因,其"take"的搭配词存在高重复率、缺乏多样性和搭配不当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和“透”在唐以前分别是两个单音节词,到中唐时才作为并列短语“通透”出现在文献中,晚唐趋向成词,宋使用的频率加大,宋以后得到了发展.从短语的粘合到词汇化的过程中有语音、语义上的契机.运用词汇化的理论,历时性考察和梳理“通透”一词的历史演变及词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蒙古语在词汇特点方面有所不同,蒙古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词汇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汉蒙词汇进行比较,探讨蒙古留学生汉语词汇教学,旨在有效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一部古汉语虚词研究专著,该书的虚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于五个方面:1.以古音为线索发明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结合句法结构归纳概括虚词用法和意义;3.依据语言环境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4.运用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寻绎虚词的用法和意义;5.宏观把握虚词,进行综合化系统化分析。本文认为《经传释词》的虚词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缜密的。  相似文献   

10.
并列短语的词汇化是现代汉语双音词产生的一个主要途径,文章以"避免"一词为例,从共时层面对"避免"的表义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从历时角度考察"避免"的词汇化演变历程,并就"避免"一词的词汇化机制从心理组块、韵律机制和使用频率三个方面进行考究。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言形态上来说,分属两种不同形态的语言,汉语属“词根语”、“孤立语”,这种语言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在语法手段上讲究语序和虚词.而英语属“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主要语法手段是词的内部屈折,一个构成形态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无形态语”是汉语与英语的根本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因素上对我们接受、使用英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干扰.一、汉语词的多功能性使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忽视它们的词类.汉语的某一词类往往不只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词汇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教学与阅读理解仍是各行其道,结果是"双输",即词汇没学好、文章没读懂。本文把篇章阅读文看成是两大类词汇的有机组合,即根据原型理论划分成的基本范畴词和非基本范畴词,然后,进一步分析习得这两类词的方法,以期加深对篇章阅读文的理解及对阅读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赵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6):143-144,146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不仅要以独特的形式引人注目,而且要以精炼的文字提示新闻的基本内容,使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新闻内容。好的新闻标题能起到吸引读者,浓缩精华的作用。英文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应呈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词汇上大量使用简短词,新词和缩略词,在语法上多选择非谓语动词和现在时态,同时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用各种修辞形式,习语俗语等。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以汉语为第二外语的来华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词汇必须掌握其发音、含义和相关语法,并熟练运用到写作中,但书面表达题中往往出现许多使学生难以抉择的现象,如同义词、近义词、形近词等,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考试和应用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意思相近或外形相近的词汇和句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自《马氏文通》起,虚词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虚词对语言结构的完整和意义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其出现的频率之高、意义用法之广,都表明其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虚词是汉语语言特征的一种体现。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来说,虚词也是最重要的难点之一,通过中介语语料库可以发现,留学生的许多偏误都是由虚词的误用、漏用、错用等原因造成的。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教学和计算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动态语言研究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意义虚化而对句子生成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的虚词,已经成为制约理论突破和实际应用的瓶颈,因此对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现今英语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词汇习得的增添理论,指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充足的真实语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或生活实际,增强目标词的长期记忆。同时,以词块的形式增添,能够保证词汇习得速率,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想来"与"看来"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其词汇化、语法化及语义、句法的研究在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想来""看来"的语义演变及词汇化、语法化的历时性研究,对"想来"与"看来"的词性演变及语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美国留学生汉语口语的生造词汇,可以研究出留学生运用汉语时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转换的思维过程。我们认为,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正在尝试摆脱母语的控制,建立目的语词汇系统,但是两种语言的构词规则还处于胶着状态。在创造汉语词汇时,学习者通常从事物的本质特征出发,调出目的语的语素,再按照母语或者目的语的规则叠加,组成新词。  相似文献   

19.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对某种语言词汇的研究必须要综合考虑音、义两方面因素。汉语词语音、义的演变过程颇为复杂,现在以"觉"字和"覆"字的音义变化为例,遵循词汇音义运动的规律,利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展示这两个词通过语音变化作为构词手段,形成新词的过程,为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最基础的素材。  相似文献   

20.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经被移植到了语言研究的诸多领域。本文拟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阐释商务英语词汇特性,即语言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择近原则、均衡原则与市场需求原则能合理地解释普通名词专业化、词汇化、缩略语、借词及新旧词的更替等商务英语词汇特性,为商务英语词汇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