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河北教育》2009,(12):41-41
冀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有一个重点,即“do、re、mi、fa、sol、la、si”七个唱名的认识。以我的时间和精力,做全班分组游戏用的唱名头饰根本做不过来,  相似文献   

2.
柯尔文手势,是由七种不同的手势组成的一套唱名教学的手势.它具有动感、形感和空间感,且直观、形象有趣,深受儿童的喜欢.运用柯尔文手势的最佳黄金期是一年级上学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还不会看谱唱歌,而柯尔文手势正好扬长避短,利用它的直观形象和趣味性,帮助儿童建立起唱名概念,以及获得良好的音高感,音质感,并且还能从手势变化中学会识谱.(以下简称为“手势”).1.用手势帮助唱名概念的形成和音高位置的建立七个唱名是音乐的符号,由它们组成优美动听的音乐语言.人音社版教材虽然不要求一年级就认识唱名,但是学音乐需要严格的音准.所以,学习音乐在往从唱准七个唱名入手,在内心听觉上建立起良好的音准感(包含发音的口形、位置以及音高位置).每次上课,可结合听音练习,把七个唱名的手势不断地操作演示.打手势时结合键盘音听记,让儿童内心留下准确的音高感,让儿童看着手势唱唱名,让儿童  相似文献   

3.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如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  相似文献   

4.
树唱在中等师范音乐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为学习音乐课的其他各项内容打好基础。由于受固定唱名法规唱的影响,以往的首调唱名法视唱训练,总是先从元升降号的C大调开始,依次按调号中升号或降号逐个速增的顺序,记忆各调唱名音位。这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两大弊端:()先输人大脑的C大调七个唱名音位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会妨碍它调唱名音位信息的输入;(2)靠单纯性识记唱名音位的方法,会因新学调号的增加,而不易将以前某一调的唱名音位瞬时地再映出来…  相似文献   

5.
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1.做《小狗送信》游戏。2.为不完整的旋律加上尾音。3.根据小狗送信的故事创编儿歌。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七个唱名手号,并巩固其音准。2.通过聆听音乐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编写儿歌的能力。教具准备:小狗头饰、四个小房子模型、八张写有唱名字母的信、纸张、电子琴、CAI课件。教学重点:儿歌创编  相似文献   

6.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学校音乐普遍重视识谱教学,但学生最没有兴趣的就是识唱简谱。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通过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村小的音乐老师,我面对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这里,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什么先进的教具。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们对音乐的热爱。我们一样可以用最质朴的方式去触摸音乐,一样可以用最美好的心态去聆听音乐,一样可以用最执着的热情去学习音乐。看,那是我们的脚步———这样认识唱名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认识音符的唱名。音符是传递音乐的纽带,我不能让孩子被“乐谱”阻隔在音乐之外。于是,我想出了一个超速教学的方法。我们首先猜测“0”:师:“0”是什么?生1:“0”是什么也没有!生2:“0”是一无所有、一毛不拔!生3:…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我十分珍惜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了保持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生动、趣味上动了些脑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试举几例。 一、要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好一首歌曲,必须熟记和理解各种音乐符号。为了增强记忆的效果,我将—些音乐符号编成谜语或顺口溜,使学生易懂易记。如: 简谱,这道算式真奇妙,末尾竖着写等号;不能运算没答案,哼哼唱唱就会了。 七个唱名:弟兄七个真神奇,不争大小论高低,互相团结配合好,组成一曲又一曲。 小节线:电线杆,一根根,间隔距离都相等,曲调要是少了它,强弱规律分不清。 休止符号:身子圆圆象鸡蛋,常在音符中间站,不要小看它是零.乐曲有它更动听。  相似文献   

9.
用音乐导入新课、创造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一个跳动的音符犹如一个个石子能够投射到学生内心平静的湖面,会激起层层涟漪,撩起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进入学习状态。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可播放《好汉歌》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正在音乐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学生只有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产生了兴趣,才能真正地去努力学习音乐。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呢?1.猜谜法。低学生年龄小,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新课导入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唱歌曲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燕子》时,我先让学生猜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谜底。这样的导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家霍存慧说过这样的话:“不识字是文盲,学文化很困难;不识谱是谱盲,学音乐也很困难。”熟识唱名是提高读谱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学生翱翔于音乐殿堂的翅膀。但常见的唱名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说教,学生学习兴趣索然。怎样才能做到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唱名教学的效率,达到使学生很快认识直至牢记所学唱名的目的呢?下面以中音do与高音do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一、利用彩色阶图,辨其位置乌申斯基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某种感觉来进行思维、学习知识的”。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  相似文献   

12.
平燕玉 《考试周刊》2013,(34):192-193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却是个难题。现就结合中班音乐活动《布丁扭扭舞》谈谈我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所做的尝试。一、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要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边唱边跳是学龄前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歌曲《布丁扭扭舞》选自于巧虎系列动画,不但形象生动可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也欢快有趣。另外布丁舞动的情景与歌词能给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色彩鲜艳、声音清晰、动画形象的感知材料,因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说话的愿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一年级听说训练《秋天来了》时,我设计...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对音乐是否有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趣。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使“趣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参与中寻得乐趣。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从中寻得乐趣并获得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从转变教学理念、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下面以《可爱的动物》一课为例加以阐述。一、用“故事”创设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在学唱《动物说话》这首歌曲时,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用富于启发性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想像中的情境。“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在树林边散步,你们听听,它是谁?(老师边做动作边发出‘叽叽叽——叽叽叽’的声音)……”以故事为线索逐步引出小鸡、小鸭、小青蛙、小喜鹊,由学生模仿动作和发出声音,这一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故事中,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表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5.
小音符找家     
小音符找家为了帮助学生熟记五线谱,我设计了“小音符找家”的游戏。游戏前准备6个写有唱名(do—la)的头饰,做6面小彩旗,在游戏场地画上标有各个唱名的简易小房子和五线谱表。把参加人数平均分成6组,分别扮演6个音符。每次各组出一名学生参加,参加者戴上写...  相似文献   

16.
创设故事情境,诱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学《9加3》时,通过演示小动物为小猴祝贺生日的热闹场面,展示小熊送给小猴的生日礼物——9个红苹果、3个青苹果引出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新教材设计了不少音乐活动 ,在教学中 ,注重音乐活动 ,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可以有效地完成音乐教学目标。一、设置音乐游戏 ,激发音乐兴趣小学生非常喜欢做游戏 ,课堂上可因势利导 ,设置有趣的音乐游戏让他们参与。如教材第四册第四课音乐游戏《谁唱得最准》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七个唱名 ,做成头饰让学生做游戏 ;也可以设计《爬梯子》游戏 ,根据音阶的结构 ,设置不同格子的梯节 ,并在各个梯节上放上各种小动物 ,“do”是小熊猫 ,“re”是小鸭子…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使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营造为激发学生思考,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服务,以此达到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了一些心得体会。1、讲述音乐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且它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音乐故事本身知识涵盖面广、语言信息量大,有生动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音乐学科教材明确指出:“对低年级 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排除各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与成绩。我担任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师,在工作中,注意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 一、教学中力求方法灵活,形式新颖。 在低年级的听音练习中,我采用了形式新颖而有趣味的“音符帽”、“小音符找家”等游戏活动。游戏中学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引疑激趣,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小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教师要善于采用游戏、范读、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如《桂林山水》课伊始,我启发学生谈话:“你到过桂林吗?你想知道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吗?好,下面让我们一起随作者荡舟漓江浏览去。”学生向往祖国名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