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和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所以,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材必须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 一、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精心设计课堂的中心议题,可以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努力钻研教材,结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C. W. Guilfoid)指出: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吉尔福特把它定义为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  相似文献   

3.
全捷 《现代教学》2009,(3):50-50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下是我采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各种答案的展开性的思维方式,它又称为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本人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1抓住思维关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的一般模式是: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想象。如果我们能灵活地确定不同角度的发散点,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则效果是令人瞩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选取以下的发散点:1.1语词的发散指根据语词(主要是关键词)表述的特点,寻求各件…  相似文献   

5.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具有较为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标新立异,不受传统的束缚,从多角度探求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发散思维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多发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但其最大特点是发散,  相似文献   

6.
发散性思维从思维方向上看,指的是在一个问题面前从多种方向、各个角度去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本文就平面几何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做法谈笔者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7.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本文拟就发散思维的特征以及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析取和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摘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其结果可能由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桑明华 《考试周刊》2010,(47):179-180
发散思维的特性是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一些能解培养发散思维的问题,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灵活地掌握各知识点,进而达到知识迁移和巧解巧算之目的。教师如何巧妙地培养发散思维,找到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有赖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协调结合。聚合思维是人们依据已知信息,为问题求得唯一的或最佳方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无定向,无范围地由已知探索未知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一般来说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表现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它常具有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出发,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多变,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要求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求各种解题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是进行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  相似文献   

13.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在人的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在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按思维的展开方式而言,有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着眼于探索未知事物,面向未来世界,它鼓励人们大胆猜想,追求事物的新关系,寻求问题的新答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指出: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力都可用如下的公式来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选取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找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前进,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发散性思维是  相似文献   

16.
赵晓伟 《学周刊C版》2011,(7):164-16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说发散思维,何为发散思维呢?从理论上说,发散性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发散性提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散性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种提问追求的目标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如:用语言叙述算式38X(125H5)。可以这样提…  相似文献   

18.
岁丽 《教师》2015,(12)
发散性思维不依据常规做事情,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求多变,并通过多方面寻求答案.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从一个目标和思维起点出发,能够自己寻找不同的思维方向,并且可以根据提出的各种问题寻求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散性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更加流畅,更具有变通性和独特性,并且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尤为重要."激活"发散思维,促进目标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其结果具有创新的性质.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既需要直觉、形象思维,又需要分析、逻辑思维,但它的主要特点是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集中思维,而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所谓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集中思维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