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续上期) 四、近十余年来人类学纪录片的文化观察 中国民族志电影从1950—1970年代一直偏重于社会发展形态的记录,直到近十余年才转向不同族群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记录,这一转变使中国记录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得以和世界合流。(31)1991年出现的以纪实手法拍摄的纪录片除了《望长城》以外,还有首次获亚广联大奖的《沙与海》和获金熊猫奖的《藏北人家》等。当“转轨”还是“对话”的争论仍然困扰着国内纪录片界的时候,人类学纪录片却以丰厚独特的文化内涵悄然溶入国际化文化语境并在西方观念主导的纪录片领地逐渐占据了…  相似文献   

2.
侯炳东 《视听界》2005,(5):57-58
“情景再现”是一个老话题了。只是当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一次次出现,故事片的手法大量充斥在纪录片中,几乎构成了整部片子的主干时,观者的心理底线被冲破了,人们愕然:纪录片还能这样拍!实际上,在当今的国际纪录片界,创作者运用故事片创作手法,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现实情景的再现”,已经是一种惯常的做法了。关于真实事件的“情景再现”,有争论是好事,人们很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这跟语境有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说什么话。关键在于,其中的事是不是真的。既然是情景再现,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故事片拍摄手段,使用演员扮演。但同时这也是…  相似文献   

3.
武英 《新闻窗》2015,(3):57-58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在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这样的西方成熟纪录片栏目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眼球的时候,中国纪录片界心情复杂:纪录片对中国电视媒体的重要性逐渐被国内所认识,这应该是中国纪录片创作者难得的大好机会。实践证明,市场化道路是纪录片的唯一生存之道,也是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走市场道路,就必须从制作、运作这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对现存的纪录片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2000年,济南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移植纪录片“真实再现”这一概念,创办了新的栏目《真实再现》。它既有纪录片的影子又有电视纪实剧的元素,再加上每期25分钟,一周三次播出的频率,让《真实再现》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社教类栏目。“真实再现”的概念来自纪录片。在目前的中国纪录片界对“真实再现”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违背真实的原则,真实怎么可能被再现呢?也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5.
情景再现是当今文献纪录片最常用的创作技法,其是否符合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一度是业界争论的话题。而今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的加剧,真实与虚构的边缘被不断模糊,情景再现的样式与限度也随之拓展。文章从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情况、纪录片真实性的限度、情景再现样式上的创新三方面探究中国近20年文献纪录片创作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2010年10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针对我国国产纪录片发展而提出的一项专门文化政策,明确了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是纪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纪录片界有一本经典学术著作——北京广播学院任远教授主笔并主编的《电视纪录片新论》。尽管距它的出版已有五个年头,但今天在电视领域中,它仍是一本畅销书籍。 这本书立足于“纪实”二字,区分了纪录片与艺术片、专题片的区别,系统提出了纪录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及意义 在众多的电视类别中,自然类纪录片通常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普功能,人们通过观看这类纪录片,了解天文地理、动植物的各类科学知识并从中获得启迪,因此对自然类纪录片的研究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从国内纪录片来看,2001年开播的《发现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制作的科学纪录片质量上乘,受到电视观众与纪录片界的双重关注与认可.近年央视开播的《地理中国》也是这类纪录片,但明显的是,国内纪录片还是更加擅长制作人文社会类的节目,怎样将科学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从全球范围来说,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为代表的国外制作机构显然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情景再现是当今文献纪录片最常用的创作技法,其是否符合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一度是业界争论的话题.而今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的加剧,真实与虚构的边缘被不断模糊,情景再现的样式与限度也随之拓展.文章从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情况、纪录片真实性的限度、情景再现样式上的创新三方面探究中国近20年文献纪录片创作技法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不容乐观,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尽管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数量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  相似文献   

11.
李薇 《视听界》2005,(6):74-75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纪录片栏目化与市场化的争论不绝于耳,让正遭冷落的纪录片突然变得“不太冷”。独立制片人,一群希冀能在体制之外寻找真实的创作者们,一直恪守立足精英文化的视角与独立自由之精神,担当着纪录片领域中“麦田守望者”的角色段锦川,中国独立纪录片业中坚人物,其作品《八廓南街16号》迄今仍是惟一获得国际纪录片最高荣誉——法国真实电影大奖的中国作品。  相似文献   

12.
杜鹃 《青年记者》2007,(7):31-32
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上的黄金搭档,他们以勤奋和高产以及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称誉中国纪录片界。2005年,他们以过半百的年龄,超常的智慧、勇气和旺盛的生命力,行走在令常人难以抵达的世界屋脊,记录下那不可思议的神秘的生存状态,昭示着一种令人敬仰的精神。他们创作的纪录片《水羊年·纳木措》一举获得第八届四川国际电视艺术节“金熊猫奖”,加拿大世界华媒体最佳电视纪录片奖和中国十大纪录片奖。他们就是享誉中国纪录片界的“神仙眷侣”——海南电视台记马小钢、方燕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纪录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几代人潜心研究的学术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媒大学的纪录片研究一直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拥有一大批纪录片研究界的权威专家和著名学者,培养了众多纪录片优秀人才,蔚为大观。2010年11月,新建立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立足国家级重点学科新闻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的学科优势,整合政界、业界与学界多方资源,汲取、传承前辈们的文化积淀,以国家高度、学术品格、人文意识为指南,用中国的视角对纪录片及相关领域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将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素材,将表现对象化作真人真事,并对其进行艺术展现与加工,以期引发人们思考的影视作品形式。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使中国的纪录片界眼前一亮。该片虽是以饮食为题材,但是它始终在讲中国人的故事。作为人文纪录片中的范本,人情是其核心表现之一。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探析国产纪录片中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界有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对于国家形象而言,如同展示在联系日渐紧密的地球村面前的家家户户的相册。在国内外纪录片创作日趋完善,技术日臻成熟,题材日益广泛的当今社会,纪录片创作中的被动性依然成为不可轻视的存在。如何更好的认识被动性,在被动中赢得相对的主动权,成为一部优秀纪录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持续行进的积累过程.2007年纪录片作品的丰富,应该说是这几年中国纪录片整体态势趋好的一个表征.本文从纪录片活动、纪录片文本、文献纪录片三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是紧密结合的,随着纪录片的发展,其形态和记录表现手法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然而对于纪录片界来说,要实现真正的飞跃,无论是在思维模式还是操作方式上,都需要做出改变。走出历史,记录时代前进的步伐,让纪录片真正走向时代前沿。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在中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要说蓬勃发展还是近几年来的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经过大半年的广泛收集,精心编纂,目前中国第一部纪录片年鉴已印刷出版,并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周年纪念大会上首发。国家广电总局对此给予大力支持,胡占凡副局长亲自担任年鉴编委会主任。2006中国纪录片年鉴160万字,16K精装版。有专论、节目、论文、人物、资料、大事记等十多个栏目,其中包括有刘习良、张振华等领导以及大师级专家陈汉元、刘景琦等同志的专论,有2005年度优秀作品的详细介绍,有纪录片界的人物专访,还有纪录片的各种资料、DV影像方…  相似文献   

19.
聂欣如 《新闻大学》2021,(7):107-118
纪录片研究的"伦理学转向"是21世纪到来前后在西方产生的一种纪录片理论.在这之前,西方已经有了关于纪录片本体"客观性"的争论,一些人认为纪录片并无"客观"可言;"伦理学转向"则更是把如何对待个人作为了纪录片的核心问题,并以之批评传统的纪录片作品,进而试图重新定义、规划纪录片.这样一种由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来的纪录片理论,完...  相似文献   

20.
《愚公移山》是世界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于1971-1975年间在中国所拍摄的纪录片作品,作品长达763分钟,深刻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后世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作品拍摄的"真实性"也在纪录片界引起广泛争议。而回溯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了伊文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摄这部《愚公移山》。本文将从伊文思个人的共产主义革命信仰、时代发展下技术进步引起的拍摄观念革新和伊文思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三个方面分析《愚公移山》的拍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