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对安徽省巢湖市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教师认为美工区非常有必要,应进行个性化的设置,认同美工区活动体现游戏乐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操作技能提升的价值意义,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美工区活动实际开展情况较为一般,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较低,美工区活动形式单一。为提升美工区活动的开展质量,应通过园内交流、"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师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加大美工区物力财力投入,丰富美工区活动材料,满足适合幼儿年龄特征与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美工区作为幼儿园一个重要的区域内容受到了大班幼儿的欢迎,自然材料作为美工区材料之一,其独特的艺术性与可塑性越来越深入人心。本文通过收集途径、投放策略、创意运用三个方面来阐述自然材料在大班美工区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张春燕 《家长》2023,(31):179-181
<正>美工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课程,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可以丰富美工区的活动内容,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使美工区真正成为孩子自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小天地”。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对大班幼儿的美工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探索在美工区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评价其对幼儿美术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创意美工区的意义在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创作氛围,同时形成了幼儿美术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观察发现,美工区活动既是孩子们的一种模仿创作,也是一种游戏和学习,为此我们把美工区创设成一个让孩子表现美、感受美的小天地,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他们通过观察照片、实物等资料,选用不同的工具盒材料与同伴友好地进行合作,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创造以及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经验的视角对当前幼儿园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进行探讨,揭示当前美工区在材料投放内容和投放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处理好几种关系,探讨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应该获得的经验体系,同时对如何基于经验进行有层次的投放材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94):151-153
美工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区域之一。作为教师,要精心创设美工区的环境,发挥幼儿主体性,共同填充美工区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使幼儿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来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真正实现美工区的高质活动,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从"家园共同收集适宜材料;材料投放有技巧;材料的动态性"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教师能够合理投放美工区材料,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体验和情感,和材料更好地对话,享受创作活动的快乐,发挥材料的最大化价值,促进区域活动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以创作的技能作为评判标准,更加看重的是孩子的想法以及大胆实现想法并进行展示的勇气。创意美工区是幼儿园教育中日常美工活动的延伸区域,也是最能体现创造性的区域。但在多数情况下,它的作用只是对最近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展现,体现了"美工",而无法实现"创意"。如何才能让孩子打开想象力,展开创意的翅膀?"自助式"材料架:让孩子表现创意今天的美工创意区里创意无限,灿灿制作了一个薯片罐娃娃。  相似文献   

8.
美工区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独特作用.目前仍有部分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低效.提高美工区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调整组织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和设备调整,保证幼儿拥有适度的美工区活动空间;投放操作材料应结合美工区活动目标并充分考虑“四性”;运用多种巧妙方法创设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境;重视提供差异化的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9.
胶水成主角     
春天,我在美工区投放了有关材料,引导孩子们参与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这天,像往常一样,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在美工区里进行树叶粘贴活动。不一会儿,传出了明栋和杨诣的笑声,他们一边用小棒搅拌白胶,一边开心地议论着:“看,这胶水像鼻涕。”“不对,像大便。”“不对,像……”两人越说越起劲,笑声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后来,这一“突发事件”在教师的提醒下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幼儿培育工作为研究对象,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围绕美工教学中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展开研究。首先,对美工区、低结构材料、合作能力等文章研究关键词汇进行了概念解析;其次,结合目前幼儿园教学整体情况,对幼儿合作能力培育以及美工区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培育实践,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最后,从实践策略、实践要点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利用美工区低结构材料提升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可以从理论研究层面为美工区低结构材料的有效运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意见,以此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培育。  相似文献   

11.
马金凤 《天津教育》2022,(5):112-114
<正>当前,随着幼儿游戏化教学深入开展,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日常活动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幼儿美工区活动中,幼儿能够同材料充分接触和互动,可用的资源有很多,包括农作物材料,教师可指导他们通过手、脑感受美、表现美与创造美。本文针对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如何有效应用农作物材料做研究,同时分享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在幼儿园,如何合理地开展区角游戏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课题,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区角游戏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本文将从空间设置、环境布置、材料投放、评价反思等方面阐述如何科学合理创设小班幼儿园美工区。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是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创设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幼儿通过集体或者分组的方式来进行探索和游戏活动。由于幼儿园美工区的环境所致,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园的美工区材料多种多样,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美工区的环境较为轻松,幼儿可以在这种环境中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从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获得直观的认知和感受。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且复杂。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合理的材料投放,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幼儿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美工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班级都会开展的区域,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美工区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S市S幼儿园大班的美工区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幼儿在美工区的活动这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郭宝凤 《福建教育》2013,(10):60-61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场所,它既为幼儿提供精细动作练习的机会,也为幼儿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小班美工区因其材料的动手操作性强、成果易显现而成为小班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区域之~。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美工区的创设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的教学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园地处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各种自然资源,大自然以其生机勃勃存在于幼儿园的周围,为幼儿提供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资源。我将通过何为乡土材料、乡土材料的收集、乡土材料的多元使用以及乡土材料的精彩展示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农村乡土材料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美工区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个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当下仍有某些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比较低效。为了提高美工区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调整组织策略:投放适合的工具和材料;创设适宜的教学活动情境;重视提供差异化的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A2):163-164
美工区活动是提升幼儿鉴赏能力的重要活动,幼儿可以根据内心想法进行美工创作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兴趣,陶冶情操。幼儿的兴趣源于材料,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能增强幼儿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大胆创作和探索提升审美能力。大班幼儿喜欢美工区,喜欢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激发灵感进行创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投放的活动材料在活动开展与实施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投放艺术作品创设欣赏环境、投放生活化的创作材料、采用多样化的材料选择方式、实施自主化的材料搭配形式、创设问题解决板等有效方式,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片段回放: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都兴奋地投入在自己的游戏活动中。我来到美工区时,看见地上零乱地扔了好几张废纸,剪刀和胶水也掉在了地上,而玩美工区的几个孩子都还在虻着玩呢!“你们这里怎么这么乱呀,大家一起来整理一下再玩吧!”我对玩美工区的孩子们说。“不是我弄的!”“不是我弄的!”玩美工区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但是,没有一个人过来动手捡掉在地上的东四。  相似文献   

20.
<正>大班美工区的自然材料能够使幼儿间接接触自然,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并根据季节、主题、园内外资源等主动收集适合的自然材料,并对班级的自然材料进行分类。教师在美工区指导幼儿使用自然材料时,应以启发引导性的教育为原则,把握恰当的介入时机,并注重介入后的指导方法,才能有效促进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