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  相似文献   

2.
一节劳作课后,学生们都交了作业:泥鸭、布娃娃等。只有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交给老师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后很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怎样帮助差生树立自信心杨凤英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唯独爱因斯但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当即讥讽他:“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可是爱因...  相似文献   

4.
记得小学有一门课叫手工劳动,即老师布置完作业后,大家必须自己动手自己完成,如叠个纸飞机,做个小泥人等。有时,老师还会要求学生把作业带回家做,第二天再将“作品”带来,而每当这时,也就会有学生亮出父母代做的种种玩艺儿。老师浑然不觉,也就这么相安无事,过去了─—自然,此类学生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真正的锻炼。于是想起了爱因斯坦。是小时候。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大家亮出自己的劳动作品,爱因斯坦立刻举起了一只挺丑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看,摇摇头。爱因斯坦便立即举起了两只更丑陋的小板凳,说:‘刚才您看到的是我做…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交手工作业时,交了一个做得很糟糕的小板凳,老师很生气,信誓旦旦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保证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了。但是,爱因斯坦从书桌里掏出了两个更糟糕的小板凳。原来,那两个小板凳是爱因斯坦开始做的。老师们讲完这个故事后,通常会教育学生:虽然爱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目标、有梦想,并有为实现梦想而不断进取的精神。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曾呈交了一份自己较满意的小制作——自制小板凳。而当老师指出“没有比这糟糕的小板凳”时,他拿出了自己做得更糟的小板凳。原来,他交上去的小板凳竟是他第三次制作的。看了这则小故事,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7.
他们的成绩或许是达芬奇画的一只不好看的蛋,或许是爱因斯坦做的几个丑陋的小板凳。但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火花,创造的伟力。  相似文献   

8.
吴强 《湖北教育》2010,(2):60-60
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交手工作业时,交了一个做得很糟糕的小板凳,老师很生气,信誓旦旦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保证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了。但是。爱因斯坦从书桌里掏出了两个更糟糕的小板凳。原来。那两个小板凳是爱因斯坦开始做的。老师们讲完这个故事后,通常会教育学生:虽然爱因斯坦做出来的板凳极其难看。他的学习成绩也差,但是他后来还是成为了了不起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交上来的是第三条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次刚上完“劳作”课,学生们都纷纷交上自己做的泥鸭、泥人、蜡果等。而他到第二天上课时,才交上一条很不像样的泥板凳。老师很生气地拿起泥板凳对大家说:“你们谁见过像这样糟的板凳吗?”  相似文献   

10.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起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当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板凳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还有比这更难看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回答道:"有,这已经是我做的第3个小板凳了。"为什么会想起这个故事呢?因为在举国抗疫的特殊时期,为了用好“疫情”这本大教材,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有特殊体验,不仅仅会关注课本,更会关注生活;不仅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我和老师们要基于统编教材,研制适合学生的项目学习方案。  相似文献   

11.
曾记得,在小学学过这样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歪板凳”的故事:一节制作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课桌上展示一下。老师巡回查看着同学们的作品,当他走到爱因斯坦身边的时候,发现桌上摆着一个歪歪扭扭、不象样子的小板凳。于是,老师不屑地举起这个“歪板凳”———“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板凳’更糟糕的板凳吗?”“有。”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爱因斯坦边羞愧地说着,边从自己的桌凳里拿出了两个更不象样的板凳。“老师,我交给您的那个板凳比我前两次做的要好一些。”看到爱因斯坦这种追求进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儿,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只制作得很粗陋的木板小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爱因…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爱因斯坦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他打算做一只凳子,他做了第一只后,很不满意,就做了第二只。做完后还是不太满意,就做了第三只。第二天,他带了后做的两只凳子去学校。老师检查时,他拿出最好的(第三只),老师看了后说:“噢,我想世界上没有比这只更糟的凳子了。”爱因斯坦听了后谠:“有的。”他说着拿出他做的第二只,说:“看,如果您想看更糟的还有,是我做的第一只,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每当看到青年达尔捉虫子、少年爱迪生孵鸡蛋、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等有趣的故事,我就会佩服他们当时竟然没有什么世俗的“分数”观念,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执的信念。看起来,他们辜负了所谓正规的学校教育和所谓高度负责的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个个“笑柄”,但他们最终没有辜负人类的明和历史的进步,结果使一个个“笑柄”变成了一则则传世的佳话。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不少老师都会感到惭愧不已,扪心自问有几人曾坐过学生那条矮矮的小板凳呢?也许我们的教师忙着批、备、辅而无暇坐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可是再忙再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深入“基层”,坐在他们的小板凳上,与学生促膝谈心!看行动不如看心房,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坐下来一切都变了样!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爱因斯坦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他打算做一只凳子,他做了第一只后,很不满意,就做了第二只.做完后还是不太满意,就做了第三只.第二天,他带了后做的两只凳子去学校.老师检查时,他拿出最好的(第三只),老师看了后说:"噢,我想世界上没有比这只更糟的凳子了."爱因斯坦听了后说:"有的."他说着拿出他做的第二只,说:"看,如果您想看更糟的还有,是我做的第一只,在家里."  相似文献   

17.
到杭州市天长小学听语文课。《三只小板凳》是一篇普普通通的记事的小故事 ,既没有生动的情节 ,又没有特别能引发孩子们想像的语言。我担心课堂的气氛。上课了 ,孩子们在阅读了课文之后 ,课堂上一片寂静。杨老师用目光环视了一下孩子们 ,轻轻地发问 :“同学们 ,大家能说一说《三只小板凳》这篇课文里 ,你对哪一节、哪一句话 ,印象最深。”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高声回答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 ,因为很少说话 ,同学们笑他笨。老师也不怎么喜欢他。”“从此 ,老师和同学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听着孩子们认真而…  相似文献   

18.
“微”教育     
爱因斯坦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许多人都听过,这里蕴含的教育学原理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事物,老师看到了最丑的小板凳,他看到的只是结果,爱因斯坦却拿出一个更丑的,他认为自己已然进步。日常教学中若学生发展的积极性屡受打击,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也谈不上原理,只是常识。  相似文献   

19.
一条板凳     
早晨,我刚跨进教室,值日生袁平就跑来气呼呼地告訴我:“倪老师,你看,不知是誰拿新板凳当蹺蹺板,把一条新板凳又搞坏了。”看着那条断了腿的新板凳,我心里很生气,恨不得馬上把班上几个“小頑皮”找来狠狠地“訓”一頓。可是,转念一想,“訓”究竟不是办法,过去“訓”得也不少,还不是“事大事小,訓过就了”,孩子們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蹲下来,见了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学生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见了男孩子把毛毛虫放在女孩子的衣领里,就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