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梅 《考试周刊》2012,(29):32-33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和谐家庭思想,对于实现家庭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时期面对家庭和谐意识的缺失,我们应继承和借鉴传统和谐家庭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创新和谐的家庭教育,更好地推动和谐家庭的建设,从而实现家庭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2.
建设农村和谐家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农村和谐家庭内涵丰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家庭不和谐的现象较多.因此,建设农村和谐家庭意义重大,要广辟途径,努力建设好这一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3.
人所生活、生存的基础环境是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从微观层面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构建和谐家庭.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0,(6):16-17
全国妇联15日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居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5月16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5.
和谐家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运用“木桶原理”,从桶模、桶板、桶底、桶箍、桶柄等方面,分析了当下家庭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和谐家庭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它担负着多种功能,家庭是否和谐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家庭美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以建设和谐家庭为起点;夫妻是家庭关系的主体,和谐夫妻关系是其他家庭关系的基点,因为只有夫妻恩爱,才能带动家庭其他关系的和谐融洽,进而才能组建起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铺平道路、奠定基础。因此,对家庭中的和谐夫妻关系进行研究,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是社会的细胞,所以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维系家庭关系和谐与稳定有两种力量,即法律的力量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力量。当代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青年人对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解与运用关系着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承也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针对当今我国家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文章从荣格原型理论来解读如何解决这些家庭问题,进而促进和谐家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大背景下,和谐家庭的建设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把和谐家庭的建设与子女教育问题联系起来无疑是顺理成章的,前者可能成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契机,但家庭和谐与子女教育并不是简单的1 1,如果缺乏理性的深入思考,无论是和谐家庭建设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都可能流于形式,仅仅停留于良好的愿望而于事无补。要以家庭之和谐促子女之教育,就要对"和谐家庭"有正确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本期"特别关注"我们编发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陈慧平博士的文章《建设和谐家庭,促进子女教育》,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谐创业社会文化,催生和谐创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培育和谐创业的社会文化,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构建和谐创业文化的价值体系。因此,通过设定科学的价值目标,创新价值实现方式,拓展价值来源等途径构建和谐创业社会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培育和谐创业社会文化,营造和谐创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形成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和谐创业发展模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作为许多的综合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无论是和谐社会本身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都需要道德方面的努力。为此,必须加强执政党的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不同领域活动主体的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并通过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转型期,婚姻家庭的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状况。现代的夫妻关系,不仅是以情感为基础,而且是情感与义务的有机统一。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为夫妻保持自我和个性提供了基础。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完善家庭财产制度和禁止婚外性行为,而且要适时建立和健全离婚的救济制度,从婚姻家庭法的完善方面对其保护。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社会稳定和建设的主要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税制、城乡户籍和福利制度一体化 ,使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 ,逐步形成稳定的“橄榄形”社会结构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孝"的基本涵义包括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传宗接代和爱护自己四个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孝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被现代人所忽视,人们在"孝"观念与行为上存在着不能供养父母、不能体谅和尊敬父母、自伤甚至自杀等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的主导性作用、大众传媒的引导性作用和法律的规范性作用来传承优秀孝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元素,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源头,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儒家耕读传家的思想及其教化实践,既体现了中国优良的家庭美德,又维护了社会家庭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其中包含的以勤劳俭朴、勇毅刚强、知书达理、和衷共济为主要内容的耕读文化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对我国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和清理。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定器”,为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继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家风"系列讲话以来,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并成为了社会研究的热点。学校展开家风建设不仅是解决家庭不良家风的直接途径,更是奠定社会和谐风气的基础,实现家国幸福文明的关键。新媒体视域下,家风建设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调整基本策略,把握关键点。结合新媒体特征,提升学校家风建设教育的水平,推进家风建设教育,无疑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对于推动和谐校园构建有着现实的意义。社会资本理论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内涵十分丰富。和谐校园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群体组织的和谐、学校管理与建设的和谐。社会资本理论为校园和谐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