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平平 《新闻世界》2011,(7):186-18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品类广告、品牌广告、广告类型、广告版面等方面对2010年《南方周末》全年刊载的广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何文涛 《青年记者》2016,(30):51-52
当前,媒介生态环境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广告主在选择媒介投放广告时,传统媒体已不是首选.据统计,《南方周末》2015年新媒体销售加广告收入在8000万元上下,广告收入与以往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笔者就《南方周末》2015年全年刊登的广告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惠荣 《青年记者》2016,(18):36-37
《南方周末》自1984年创刊,三十余年来成为理性、严肃的中国媒体的典型代表.从1997年开始刊登的新年献词特色鲜明,是《南方周末》精神的综合体现.本文着重从人格化视域对《南方周末》以及《南方周末》1997年至2015年的新年献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冰清 《新闻世界》2012,(11):113-11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调查分析《青年时讯》2011年度全年广告刊载情况,分析该报的广告发布特色及广告客户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安徽马鞍山市委机关报《马鞍山日报》为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其2012年全年广告版所刊载的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并就抽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芦欣 《新闻世界》2014,(5):172-174
本文以安徽马鞍山市委机关报《马鞍山日报》为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其2012年全年广告版所刊载的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并就抽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的崛起在中国的报业史上意义非凡。而头版是报纸的门面,也报纸编辑最重要的一环。在31年的发展历程里,《南方周末》的头版头条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评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结合各类文献对命题已有的关于版面研究、内容分析、编辑方针、新闻策划等研究结论,通过统计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南方周末》头版头条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力求以《南方周末》为蓝本,通过对其头版头条的研究进行优势经验的总结,对其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并由此及彼,分析和探寻传统报业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立足自身优势、突破自身瓶颈以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其主要发展模式有如下几种:1.以广告业作为收入主渠道模式.1992年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广告意识日渐加浓.作为广告传播媒介之一的期刊杂志,也发挥出其巨大优势,如《建筑与材料》、《饲料工业》、《聚氨酯工业》、《中国家禽》、《禽业科技》等杂志,以其权威性、代表性、精美性而拥有大量的广告客户,全年广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雾霾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必然加大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力度,以唤起政府、企业、公众的觉醒,呼吁大家共同关注环境问题,为驱赶雾霾、重现碧海蓝天出一份力.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气候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同时也促进了绿色新闻这一概念的传播.《南方周末》绿色版第一时间亮出“绿色新闻”的招牌,各大门户网站紧跟其后开办绿色频道,一些媒体也纷纷打出“绿色”旗号. 《南方周末》以绿色版为主要阵地,是国内首个将环境新闻深度报道作为独立版面进行报道的报纸.自2009年创立以来,绿色版以多角度的内容设置和多方位的报道策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特点.本文以《南方周末》2014年、2015年的绿色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报道策略的分析,探讨近年来环境新闻报道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方蓝 《青年记者》2009,(16):74-75
从1984年创刊开始,《南方周末》就一直在改变自己。2007年4月,《南方周末》再次转型,提出了新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与以前相比,转型后的《南方周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从头版头条的角度对转型前后的《南方周末》进行了比较,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2006年岁末,《南方周末》刊载了《新京报》起诉Tomcom侵权转载其作品的消息,这一举动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传统媒体向以商业门户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再次发起“版权保  相似文献   

12.
张靖 《东南传播》2012,(3):64-67
《南方周末》对于报纸图示的运用向来有自己的特色——"庄谐有度、勇于创新……大胆凸显形式,大胆给读者以视觉刺激和艺术享受。"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南方周末》2010年和2011年相同时间段内样本统计结果的解析来考察报媒图示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二伟 《新闻世界》2008,(12):109-111
本文选取《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教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四个指标对《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具体呈现《南方周末》在这次报道中的框架特色和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4.
不少媒体都针对今年央视春晚广告过多的现象刊发了质疑文章,下为主要媒体和质疑文章标题:《南方周末》春晚广告门:公器私用的礼义廉耻《环球时报》春晚五大赤裸隐性广告遭批,广告里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广告科学》作为日本广告学会的会刊,收录了每年广告学会会员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及各类广告文献,是反映日本广告学研究学术进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对《广告科学》杂志1975-2009年刊载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分析,探讨日本广告学研究的学科视角、理论范式、主题类别、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演变与特点,以期对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告经营初探南方周末编委会广告领导小组南方周末创刊到今天已有13年半时间,而广告工作的开展只有4年半时间,把广告作为办报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经营只有1年半的时间,因此,我们谈报纸广告的经营,只能说是一种初探。南方周末编委会根据实践体会,提出了“三个轮子”...  相似文献   

17.
《南方周末》被称作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其副刊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例证法,从探讨《南方周末》副刊定义、版面语言运用特点、副刊新闻化趋势和内容选择特色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梳理总结了《南方周末》编辑特色与价值取向,并重点对《南方周末》副刊的新闻化趋势进行探究,希望为转型时期的纸媒发展与变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APP的出现和发展给纸质媒体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南方周末》作为中国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迎合这场变革,推出了自己的APP。本文以正处于成长期的《南方周末》APP为例,探讨纸媒APP的运营发展。笔者认为,要实现纸媒APP的良性发展,必须实现从注意力聚集到购买力兑现的转化,同时,仍然不能忽略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在密集的访中行程里,选择《南方周末》作为自己接受专访的媒体,由此可见《南方周末》品牌的影响力之大.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需要人文关怀,科技新闻也不例外。将人文关怀融入科技新闻,是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2007年,《南方周末》将科学栏目从新闻版转移到文化版,伴随这一变化的是文化版由黑白版面过渡到彩色版面,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浓郁的人文关怀。那么《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是如何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的?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科技报道这一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