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冯必瑜 《声屏世界》2009,(12):44-44
改进节目结构,扩大节目影响力。近年来.都昌电视台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在农村节目的结构设计上,通过《都昌新闻》栏目开设“三农”专栏;在新闻节目中加大了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同时在《走遍都昌》栏目中加大了对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发生在农村的奇闻趣事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广播节目中的栏目,是指广播节目中的“节目”。例如,在新闻节目中设置的“今日要闻”、“市场信息”、“新闻广角”,“新闻人物”、“国际快讯”……这类小节目通常就叫“栏目”。 在新闻节目中设置栏目,是借用报纸的做法。报纸  相似文献   

3.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创办之后.全国各级电视台陆续开设了类似的新闻节目。这些在黄金时间播出,并要求下级台完整转播的新闻栏目,一般称之为“主新闻”。冷静理智地分析“主新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对于新闻改革的深入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平民化的新闻表达”谈“方言说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新闻界》2006,(4):74-75
对于近年来方言新闻节目的勃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桥也是墙”,认为方言新闻节目消解了大众媒体普通话示范功能,不利于外地电视观众对节目的接受,而且题材也相对比较局限。但是,不容否认,方言新闻栏目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栏目形式生动活泼,内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少方言节目创造了当地收视率新高。对此,正视方言说新闻节目,理解方言在新闻节目中的性质和定位,不论对此类节目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其他节目的借鉴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言说新闻:平民化的新闻表达平民化的新闻表达,是通过平民化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新…  相似文献   

5.
彭华 《新闻采编》2003,(3):32-33
生活离不开新闻,电视台也不能缺少新闻,那么开办教育电视,就不能没有教育电视新闻。 近年来,许多电视台(以教育电视台为主)开设了教育新闻节目。在实践中就会发现,单纯教育新闻的“稿源”非常有限,且题材非常单一,一提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6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全新改版,推出三档全新栏目:《新闻纵贯线》、《小夏说事》、《我们圆桌会》。整点新闻节目《新闻纵贯线》,从上午10点至晚上10点,全天共开设9个新闻窗口,使杭州电视台一套“准电视新闻频道”构建初显雏形。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报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起到深化主题、表明观点、烘托气氛、增加知识的作用。在我国电视新闻界,最早提出并重视新闻背景报道的是《焦点访谈》栏目。在栏目的定位语中,它明确地将“新闻背景分析”与“时事追踪报道”、“大众话题评说”并提,定为栏目的宗旨。近年来,各省级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也相应加大了背景报道的分量。但总体而言,新闻背景报道在我国是新生事物,也是电视新闻中的薄弱环节。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背景报道的配合往往显得不够及时,观众得不到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有关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又被称作“软新闻”。近年来,各个城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某些热播电视连续剧。然而,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和情绪在无形中也被带人社会新闻节目里,反作用于社会心理,妨碍整个社会精神明的进程。关于这点,在社会新闻对女性题材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998年,衢州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衢广新闻》中专门开设了固定的广播言论栏目《广播漫谈》每天播出。《广播漫谈》栏目时间设定为5分钟左右,每天推出一篇广播言论。多年来,这一栏目已成为整个新闻节目中的一大亮点,受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听众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0.
韩承峰 《视听界》2006,(5):93-94
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县级台的自办新闻节目一般只开一档以时政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新闻栏目。笔者长期在县级电视台工作,认为县级台新闻的现状实在不尽如人意,“八股”现象始终未得到改善。所谓“八股”,是指把新闻节目中的时政题材,长期以一种空洞的、陈旧的内容和机械的、单一的形式进行采编播的现象。“八股”一天不破,县级台新闻改革便一日难成。一是新闻题材上“惟官”。二是报道角度上“惟工(作)”。三是报道手法上“惟旧”。同样的画面,今天能用明天也能用,这儿能用那儿也能用,有也行,没有亦可,终于把时政新闻磨成一张几十年不变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许多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出现“内卷化”特征,如新闻题材同质化、琐碎化,内容生产程式化、浅表化,传播维度单一化、单向化等.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的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提出重新定位内容、重建生产方式、重构传播生态等几项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见长的经挤日报今年先后在一版开设了“旧闻新篇”栏目,在二版开设了“读者点题采访”栏目。 据该报有关领导介绍;该报过去抓了诸如关广梅现象、“小机”斗“大机”等好多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河北衡水地区广播电台试办了同全国各地电台的“新闻大联播”节目。所谓“新闻大联播”,就是有选择地播出外地的新闻信息,同时也向各地电台提供本地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这样,地方台的一条新闻由原来只有本台采用,扩展到几家、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电台采用,极大地拓宽了新闻的传播面。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正是广播的一大优势,即群体优势。目前,我台已经同全国130多家省级和地市级电台建立了新闻信息交流联系。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本地新闻节目中开设了“播送外地电台提供的新闻”栏目,很受听众欢迎。1988年,我们采用外地电台新闻300多条,全国各地电台采用我台提供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我们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从1980年开播以后,一直致力于摸索一条办好城市广播的路子,力求创立自己的特色。开播后,我们电台对新闻节目的要求是:新闻稿件要“短、快、活”,新闻的风格要“短小精悍,接近群众、接近生活”。为此,新闻部规定:记者写新闻稿,在导语上就要有所创新,从听众关心的角度人手;在内容上摒弃空话套话,注意细节描述和稿件容量,力求多给受众提供有效信息。我们在十五分钟的“乌鲁木齐新闻”节目中,开辟了“听众信箱”、“社会一角”、“周末新闻窗”、“一句话新闻”等专栏;在十分钟的“新闻”节目中,开辟了“信息之窗”、“报刊新闻集锦”、“珍闻荟萃”、“各地城市新闻选播”、“言论摘编”等栏目,力求报道面宽一些,做到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满足不同阶层、不同  相似文献   

15.
江西卫视《今晚报道》是江西电视台实行制片人制后改版的新闻节目之一。全体编播人员努力实践着“贴近社会,增强节目可视性;面向观众,加大观众参与性”的宗旨。结合本台实际,围绕观众需求,整档栏目,以社会新闻为主线,及时准确反映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把节目分为“今日要闻”、“新闻视点”、“观众之声”、“航讯”“国际新闻”等四大板块。1998年4月1日,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使改版后的《今晚报道》首次在江西卫视频道中与观众见面了!在栏目筹备过程中和开播后近二个月的时间里,今晚的观众是谁?我们能…  相似文献   

16.
程鹏 《声屏世界》2005,(11):20-21
午间电视新闻栏目的现实处境与发展契机 如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新闻立台”的理念出发,各家电视台都在新闻栏目、新闻节目上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除了保持主打新闻联播的强势地位之外,大多还在早间、午间、晚间等时段都开办了新闻栏目,有的还实现了新闻的滚动播出,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闻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内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结构失衡及负效应分析 在地方台大办民生新闻节目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却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这就是新闻节目的结构失衡。民生新闻符合社会需求,有高收视率,有的一个频道就办有好几档“民生新闻”,栏目容量动辄半小时、一小时,内容难免琐碎、重复、注水,栏目内容其实多数是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8.
《标点》是江浦电视台(18频道)的一档综合新闻节目。其中,除了新闻、深度报道外,还有“家有难事”、“友情提醒”、“配乐新闻”等栏目。借助于“综合”,《标点》找到了自己在南京众多电视频道之林中生存的空间。而在其实践中,不乏其它电视新闻栏目可借  相似文献   

19.
王应军 《新闻窗》2011,(6):94-95
近年来,民生新闻发展得非常的快,无论是省级台,还是地市县台,都开设有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可以说,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新闻节目的一种常态或者说趋势,民生新闻不搞不行,不搞好更不行。既然这样,我们就应好好研究一下怎样搞好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20.
电视台的播音员说:“现在报告午间新闻”,“现在报告晚间新闻”。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午间新闻》、《晚间新闻》是一次新闻节目。所谓“午间”、“晚间”只不过是发布新闻的时间,并不是节目中播报的新闻发生在午间或晚间;因此,我们只能说“现在报告新闻”而不能说“现在报告午间新闻”。实际上《午间新闻》的全称应是《午间新闻节目》,为方便和精练省略了“节目”二字。说“现在报告午间新闻节目”显然搭配不当,因为在广播电视中只能说“播送……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