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优化小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一、引导独立思考,为小组学习打基础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所要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例如,在教学《一棵橡树的故事》这篇略读课文时,教师根据“阅读提示”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为什么开车路过这里的人都说筑路的人有一颗“宽容的心”?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读…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认为这两种提法部强调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怎样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我认为教师在学生自学教材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文摘     
一、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检查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实质性的知识,而且要检查他们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在学习实践中让学生自己领悟学习方法。即使是最聪明的孩子,有时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除去偶然的疏忽,通常都有其特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上的根源,教师首先要研究这种特殊根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在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育专家、学者也普遍认为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 ,要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 ,让他们自己动口、动手、动脑 ,去获得答案和结论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知识 ,而且要着眼于学生“会学”和“善思”.要做到这样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对此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让学生以“主角”登场“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 ,对一堂课而言 ,课题引入应该…  相似文献   

5.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我把自己在俄语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写出来向大家就正。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得出其些语法规则的结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和盘端给他们,学生没有经过思考、理解和消化的过程,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种是引导他们积极思维,通过独立的思考,不仅知道“是怎样”,而且懂得“为什么是这样”的道理,从而在解理的基础上,掌握和巩固知识。这两种方法,我想应该取后者而不取前者。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可以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常用的方法有:1、在课堂上适时启发学生讲。如提问,学生答对了,就请其讲讲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2、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话。有时成绩差的学生无话可说,老师可创造条件,请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由优生来回答,并讲自己学习理解思维的过程。3、分小组座谈。学习一项新知识或解答某个疑难问题,可组织小组讨论.各人讲自己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提倡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和展开教学,并且强调问题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更应该由学生提出。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引导从课题中提问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课题一般概括了本课学习的中心或重点内容。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教学案例是笔者的一节校级公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速度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又同时理解和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 一、教学引入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常识我们来判断一下,乌龟和兔子谁跑得更快一些呢? 学生:兔子. 教师:大家肯定也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我们知道结果是兔子输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兔子没有乌龟跑得快,这是为什么?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给出合理的评判标准. 二、教学过程 教师: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位移这一较为重要的矢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位移的定义是什么?在直线运动中我们如何表示位移?  相似文献   

9.
“问题研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有一定研讨价值的一组问题,进行研讨性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教师引导、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教会学生掌握本学科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怎样教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选择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为他们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1]。王佳炜老师执教的“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第1课时)这节课,是一节具有丰富代数推理内涵的新授课,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恰当设置挑战性问题,充分组织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其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本节课例谈谈如何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引导方法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所谓的引导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控制学习环境的氛围,让学生在该环境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环境——控制节奏——引导方向”的过程,现以实例说明几种最常见的引导法的应用。一、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也可以说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相似文献   

12.
学习重在引导,贵在自主自得,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方法过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的“教”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让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技能,有效地培养他们自行探索、求知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意外:教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谁知有个别或部分学生竟然一下子说出了结论,打乱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无法按预设进行.面对这样的意外生成,教师该如何应对?有两位教师同执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导入部分,面对相同的生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总复习要不断发展学生智力,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那种简单再现教材、形式地压缩内容及“满堂灌”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端正化学总复习的指导思想,讲究复习方法,在培养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及综合计算能力上下功夫,是十分重要的。一、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复习时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1.引导学生在理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但是对于学生经过精心思考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处理,甚至置之不理,则很有可能打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想法没有受到关注,从而放弃自己的努力。情景一:一位老师在教学“花的构造”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解剖盘里有哪几种花,然后问同学们:“你想问关于花的哪些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共提出了三个问题:l郾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的?2郾花为什么有五彩缤纷的颜色?3郾这些花是在哪儿生长的?这时教师说:…  相似文献   

16.
肖伯纳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在新课程改革下,这句话就更充分说明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一、与教材交流教材是学生学习时的第一位教师,它不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供很多学习信息,而且引领他们掌握思考的方法。学生在与教材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受到启发,同时也能对教材进行再思考,甚至质疑,进一步拓展思维发展空间。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教材中…  相似文献   

17.
一、铺垫复习“修媒体演示:投影屏幕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国”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已经掌握了?当学生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能计算”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相似文献   

18.
“学起源于思,而思源于疑”,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思考。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往往又是从疑问开始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探究性学习,教师常常需要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入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这样,问题设计就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关键。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就思想品德教学中设计问题方法作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这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教会他们从物理对象和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论。要使学生学好物理,必须指导他们对物理问题进行过程的研究,通过分析实践与应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再现的教学指导。一、教学信息反馈,凸显物理过程教学的重要现在,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听老师分析解题时明明白白,但自己面对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这就说明了学生虽然学习了物理…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解答各种数学题,怎样才算较完善地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呢?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并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解对了,只能算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体会”。所谓“体会”,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这个问题解对了,是怎样分析出来的?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合理?过程是否简捷?”“这个问题开始没有解出来,问题出在那儿?”继而,更重要的是还要思考:“从解题的过程和方法看一看这个问题有没有特殊性?它对哪一类问题还具有一般性,能否得出更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