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学是理解客观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一点早已为人们所共识。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过分地追求个体对知识的占有量和智力的卓越性。应当说,作为数学素质的基石,追求这些素养本身并没有错。但任何有形的和无形的工具,只有在应用过程中才能称之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这节数学拓展课旨在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一些素材的整理,勾勒出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一定的欣赏数学、欣赏大自然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温海英 《青海教育》2013,(11):71-71
中职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但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对数学学习又缺乏热情和兴趣,这给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正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文杰 《成才之路》2010,(23):I0016-I0016
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学目标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牢固程度作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引导着师生对知识的单一追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严谨且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经常被教师们分解为一道道数学题,解题成了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解题成了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教学思想上重视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 数学教学离不开基础知识教学,它和数学思维方法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两大内容,基础知识以教材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数学思维方法蕴含于基础知识之中,数学思维能力和方法的提高,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遍和适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把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传…  相似文献   

6.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线教师的一种新追求,它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的学习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数学生活化教学更具有活力,更加有效呢?笔者就此谈几点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学教学的若干特点,谈谈数学实验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也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数学实验,借助于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工具、符号语言等中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动性,陶冶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浪潮下,重视和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对数学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有效教学、效益课堂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我们始终努力寻求着一种平衡,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让知识背景、智力水平、个性品质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人人必需的数学”,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能,而是一种文化。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能的教学,而是一种文化的渗透。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索和研究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中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佩英  张维忠 《中学教研》2004,(6):F003-F003
算法是一种强有力的通用智慧工具,非常有助于人们学习和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然而从笔者设计的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结果来看,我国当前中学数学教育中“算法”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从文化视角深入探究数学教育中的算法不仅有利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而且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3.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戴永义 《考试周刊》2012,(82):70-70
数学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和原理指导着社会各大工程不断竣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特点,然后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将书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怎么将数学思维这一工具有效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对此,作者结合教学实际,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以数学活动的方式呈现,这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有效的数学活动实际就是有效的数学教与学。有效的数学活动的目标是教学的质量、追求价值和实现本质,追求的是创新,实现的是思维的培养。怎样做才能使数学活动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科因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历来受到重视。传统的数学教学有统一的大纲、教材、进度和考试要求,强调“传授”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方法,学生的脑袋里塞满了数字、字母、公式等抽象知识,而“考试”这一独木桥更逼迫学生成为应试的机器,学习数学成为学生一种沉重的智力负担。时下的新课程改革却是以开放的、多元的、个性的教育教学为根本追求,强调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若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