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时代的新闻观是“妄下断言”而不是“探求真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罗森斯特(TomRosenstiel),在他们合写的新书《极速》(Warpspeed)中提出了这个触目惊心的论断。该书于1998年由世纪基金(TheCenturyF0undatio)出版。我们身处的是个被媒介包围的世界: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最近流行的因特网。但是在这个混合媒介时代(theAgeofMixedMedia),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新闻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引起这两位学者忧思的是,如今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炒作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2.
这个时代的新闻观是“妄下断言”而不是“探求真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ll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罗森斯特(Tom Rosenstiel),在他们合写的新书《极速》(WarpSpeed)中提出了这个触目惊心的论断.该书于1998年由世纪基金(The Century Foundation)出版.……  相似文献   

3.
陕西师范大学鲍海波教授的《文化街区媒介意义研究》一书,通过分析后工业时代古城西安几大文化街区“再生”的媒介意义及其表达形式,深入阐述了媒介文化视域下文化街区的媒介意义,开辟了城市文化街区研究的新视角,是一部难得的探寻城市“乡愁”的文化记忆之作。  相似文献   

4.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微博的传播更使得媒介审判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媒介审判概念的界定媒介审判是一个舶来词,在我国学界中,尚未有一个确定统一的定义.我国知名的新闻传播法学家魏永征教授对媒介审判的提法是为当今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他将媒介审判的主要特征概括为:“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充分考虑到当前传媒领域思想观点量多而驳杂,速度不及深度,分析问题浅尝辄止、把握事物视域狭窄等问题,蔡骐教授和蔡雯教授在对中国媒介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考察之后,用其精心积累的现实例证融合自身深厚、纯熟的理论底蕴,架构起了《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一书的整体框架。在该书中,作者以“媒介竞争”和“媒介文化”两大热点课题为研究对象,在论述中向人们呈现了以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市场竞争为动力的精彩纷呈的媒介生态圈的历历图景。  相似文献   

6.
迈克·麦金(Mike McKean)教授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新闻项目创始人之一、密苏里新闻学院未来传播技术中心主任、密苏里大学信息科技委员会主席.2005年9月,经过两年的前期调研,麦金教授正式创办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如今这个专业已经发展成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三大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关于舶来词“主流媒介”时下一些在党报(本文从狭义上使用“党报”一词 ,指党委机关报)工作的同志习惯于称自己的报纸为“主流媒介” ,这大概是自觉党报与都市报、小报的明显区别。一些都市报似乎也很自觉地认为自己是非主流的媒介。主流媒介(Mainstreammedia)显然是舶来词 ,它在欧美国家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 ,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 ,信誉卓著 ,社会地位很高。而与高级报纸相对的通俗报纸如《太阳报》等则以黄色新闻行销于世 ,但是它们并不被称作非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8.
对于“媒介”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并不陌生,但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机械中转站,就不仅低估了“媒介”的文化力量,也抽掉了支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根脊梁。简单的解释显然不能帮助我们清晰认识“媒介”的组织构成,也不能帮助我们深入透视其文化属性和社会意义,我们需要对“媒介”进行更细致而客观的观察,需要更有力度和深度的剖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殷俊博士编著的《媒介新闻评论学》才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媒介”是符号的策划、生产、流通等一系列运作过程,那么“新闻评论”就是符号的再生产再加工的过程。“新闻”本身是以各…  相似文献   

9.
媒介的商品属性与“商业化”误区卢惠民当30多年前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教授提出报纸是商品,政党报纸具有“两重性”(即既是政党的宣传工具,又是流通于社会的出版物)这个命题时,曾经被指责为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而今天,中国的新闻学术界几乎都认...  相似文献   

10.
刘鸿 《新闻导刊》2008,(2):32-33
媒介品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媒介产品、媒介品牌的个性、媒介品牌的稳定性。新闻图片在视觉消费时代的驱使下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势头,媒介管理者和媒介工作者也应顺着这个势头把新闻图片这个重要环节做大做强,把新闻图片作为打造媒介品牌的一个支点。在国内,北京的《竞报》、上海的《东方早报》以新闻图片作为媒介的品牌战略起点取得成功,他们的成功经验就可以成为媒介发展和生存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吉峰  张恩普 《传媒》2015,(12):60-61
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媒介奇观”(media spectacle)的概念,在从批判的角度反观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后指出:“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如体育比赛和政治事件.”传媒时代下,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形式,在一定时间段内,不断地制造话题,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各类多元化的媒体是适合制造大众关注焦点的绝佳平台,活泼的文字、知名人士的参与、画面的绚烂多彩、艺术作品的精美华丽、影视作品中动人的故事等,这些都可以为妈祖文化娱乐化传播提供出创造“媒介奇观”的契机.而“媒介奇观”的存在,也正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种难以规避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2.
西方“媒介哲学”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媒介哲学”评介芮必峰西方,尤其是美国新闻或传播学者,习惯把探讨新闻媒介与政府以及其他干预势力之间关系的各种理论称之为“媒介哲学”(mediaphilosophy),一些港台学者则称之为“新闻哲学”。本文拟对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以来,...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强大、高效、准确的信息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手段驱动全球新闻业走向数字化媒体时代,新闻内容的生产与获取也产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智能媒体在新闻内容的生产中屡屡陷入新闻伦理失范。通过对比自媒体与智能媒体媒介伦理失范的差异,深入了解智能媒体时代媒介伦理失范的特征,以厘清媒介技术工具性与人性的价值冲突,审视智能媒体时代(以下简称智媒时代)新闻伦理实践的道德主体性问题,完整反映“人是媒介的尺度”的媒介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学者简介】曾一果,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城市传播、数字传播和影视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都市文化生产的媒介实践研究”(19FXWA00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一般项目“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14FXW008)等。出版有《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中国传媒文化百年史》《媒介文化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等多部专著。在《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文艺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学成为显学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与媒介自身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社会的发展有关。从前者说,媒介在最近十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技术的进步,媒介由原来的报纸、广播、电视进入互联网时代、手机时代、DV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使传播自身由区域传播走向全球传播、从文字传播走向图像传播、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21,(2):55-55
上海师范大学钱晓文教授所著《跨学科视野中的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丛书”重要的一部,近期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其研究采用现代化范式,围绕传媒公共性、专业性与商品化之间关系的解构与重构这一重大命题,立足于新闻传播学,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多重维度重新阐释媒介融合的内涵、功能及特征等,并提出应建立以公共性为主导、以专业性和商品化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体系;从媒介文化角度看,传媒融合转型是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再重构,目标是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等。  相似文献   

17.
经常上网冲浪检索新闻,类似于“网络暴民”“、天价罚款”、“裸体时代”等“危言耸听”的媒介信息似乎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喧嚣已经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流行时尚。这类媒介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媒介对客观事实评价时的故作惊人之语,如“野蛮的姐”“、暴力抗法”、“杀人恶魔”等,此类信息多散落在新闻报道、评论的文本之中。另一类是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的偏激认知,如“专制遗风”、“毒害青年”“、败坏道德”等,与上一类不同的是,它们有具体的消息来源。还有一类是网友的“放言”、“质疑”“、厥词”,且多以标题的形式出现,如“慎言‘网…  相似文献   

18.
媒介权力的多样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双秋  魏晨 《新闻界》2006,(1):37-39
在西方传播研究的历史上,“媒介权力”(m edia power)是各种问题产生的核心。虽然关于“媒介权力”的学说还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学说体系,但是当前的大众传播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都趋近于围绕“媒介权力”来设定研究方向、对象和建构理论。在研究视角方面,主要是从新闻传播学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的。新闻传播学的视角一般从媒介入手研究权力,没有注意到权力本身的多种形态与结构,没有注意到从权力视角出发来研究“媒介权力”的另外一条路径。而传播社会学的视角:把媒介权力看作是整体权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单一的将“媒介权力”界定为政…  相似文献   

19.
周洋 《军事记者》2011,(7):42-44
1964年,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mhallMcluhan)在其所著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就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观点。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浪潮引领我们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不仅带来了视觉、触觉、听觉的延伸,更带来了“脑与库”的扩展。那么,在媒介融合时代,美军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已成为大的趋势,电视新闻也朝着“三屏合一”的方向快速演化,传统“电视”新闻正在变成电视屏幕、PC端、移动端播出的“视频”。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渠道的深刻变化,让传统的线性电视新闻制作播出遭到颠覆性的变化。作为电视新闻(视频)制作的“中枢”,新闻编辑业务也需要求新求变。本文从媒介融合特点的概述入手,对如何推动新闻编辑业务变革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