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分析,需要在“质量”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析.从内涵来看,它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外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从外延来看,既可从纵向上分为教育投入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也可从横向上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还可从教育活动上分为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办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以服务于国家的四化建设和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和文化的发展。办学的效益也就集中地体现在这一点上,即能使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可以从学校提供的人才和服务中受益。办学的效益总的说是一种社会效益,其中包括着经济效益。 办学的效益不仅是看“产出”——所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培养的速度,同时也要看“投入”,就是为“产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没有“投入”自然不会有“产出”。而我们的原则则是要求以最低限度的“投入”以求得最高限度的“产出”。就是说,一定的“投入”,要力争最高的“产出”,一定的“产出”要力争最低的“投入”。在  相似文献   

3.
生产活动的效益,一般都简单地表现为“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之比,比值的大小就反映了效益的高低。要衡量教育这种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特殊“生产”活动的效益,就要采取特殊的表示“投入”、“产出”关系的方式。教育效益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效益指教育的外部效益,亦即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一定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人力资本与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比值。微观效益指教育的内部效益,亦即办学效益,主要表现为一定的“投入”即办学经费与一定的“产出”即所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比值。  相似文献   

4.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是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之一。最近国务院关于产业普查的文件中,也明确地把教育列入第三产业,进行全面普查。教育既然有产业性质,就存在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对教育的投入,有大比例、小比例。大比例指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小比例指教育投入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比例关系。财、物的投入就有一大部分是校舍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办教育的物质条件。我们把教育的效益分为投资效益和规模效益,那么教育投入中占较大比例的校建投资,也就有投资效益和规模效益问题。这是所有产业部门的共同特征,是  相似文献   

5.
认识人力资本理论:一个扩展的读书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关注投资、收益及个人和政府的教育投资策略,从而使学校系统的教育生产和工作场所的生产率差异的产生成为有待解构的“黑箱”。而对教育生产过程和工作场所生产过程的研究表明,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作为内生变量直接影响学校系统的产出、生产率的变化和人力资本效益的发挥,因此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引入制度的变量可以产生更为乐观的对教育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实现最佳的投入与产出比,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财务工作追求的最大目标。具体到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是靠学校的日常工作来实现的。从宏观上讲,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从对辖区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来说,最重要的是“规划”,搞好中小学校的布局,整体提高行政区划内的教育投资效益,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们深入到驻马店市一些县 ,对农村小学布局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村办小学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对驻马店市正阳县…  相似文献   

7.
一、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分析高等教育是全社会的,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也反映在方方面面。广义的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包括外部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内部效益(即高等教育投资在使用中发挥出来的效益)。1.外部效益(1)社会效益。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是指高等教育为社会带来的效果和利益。它是一种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也就是通过一定量的教育投入,取得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出。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成人教育比作一个由投入到产出的生产过程的话(这种比喻是针对教育的投资效益而言),我们就必须考虑教育要素的投入和发挥的效力。成人教育学校内部隐蔽式的浪费现象,至今没有引起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重视。需要增强办学的质量效益成人办学效益在一定投入的条件下,受教育的人数越多效益当然越好。但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教学的质量效益。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一经检验便要报废或重新返工被称之为“生产过程的最大浪费”。教育同样如此,培养出的人才在质量上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不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学校的质量文化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质量文化的界定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满足教育需求主体现实或潜在的需求的程度。它取决于教育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同实际所感知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对比,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产出的认识密切相关。通过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分析,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应包括“教育服务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两个方面。教育服务的质量又可分为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等,其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及其家庭;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是指教育服务效果的质量,其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内部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教…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浪费又相当严重,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投资效益,是发展高教事业的重要课题。一、对高校投资效益的认识高校投资效益就是高校的投资与高等教育劳动成果的比例关系。按照教育经济学的观点,高校教育劳动的成果有两个层次:其一是通过耗费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提供教育服务,它是由教育劳动直接生产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其二是通过消费教育服务产品,培养人才。因此高等学校的直接产出是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劳动以服务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的使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投入方式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肖书源刘国民现代学者往往都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进行分析,即“投入—产出分析”。高等教育的投入,狭义的讲,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广义的讲,是指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一切投入,不仅包括国家的财政投资,还包括社会上...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1995~200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扩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具有总体规模效益,但增长方式呈现粗放模式,高等教育发展以外延式规模扩张追求效益。高等教育产出中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存在明显利益导向,高等教育投资存在效率缺陷,学术性科研产出与投入总量正向关系不明显。整体研究表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益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完善投入产出机制,使高等教育在规模、速度、质量、效益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预科教育也需要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提高办学效益放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位置。办学效益是指学校教育成果与其教育资源消耗的比较.它包括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和对学校的微观效益。一是高校的产出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即人才及其科研成果要具有社会适应性。二是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其中,影响办学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投入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服务理念"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教育服务理念是基于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是教育服务,学生是高校的主要顾客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教育服务理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高等教育产出服务观、高等教育服务市场观、受教育者消费权益观、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高等教育服务营销观等。高等教育服务理念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打造我国高等教育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办学目标定位与师专办学效益曹方一、办学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办学效益一所高校的办学效益(或教育投资的效益),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教育质量有关。就其直接的内部效益来讲,单位投入的教育产出越高,教育的成本就越低,办学的效益就越好;从社会效益来讲,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无效投入”不可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教育的无效投入,主要是指那些由于决策失误、结构失调、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而导致浪费、出废品、次品、“外流品”,没有给学生或社会带来一定的知识实效的教育投入。据有关资料介绍,全世界每年的教育经费大约有35%(约1200亿美元)消耗在这类没有效益的“错误教育”和由此产生的“无效知识”上。①我国也不例外,教育的“无效投入”问题相当严重。(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当。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资比例欠妥。一方面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投向了收益较低的高等教育,结果使耗费大量教育资源的某些学科和…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产业是国家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最高广泛性、公共性及战略性的特殊产业,其特殊性表现在:产业准入是严格限定的,由政府统一制定和控制;产业投资风险低、效益高,属于社会公益性投资;产业政策具有遵循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双重性;教育经营可以有盈余;可多次性连续开发;政府在教育产业中具有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及管理者的多重角色。所以,教育产业化应当是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教育自身发展为目的,把教育服务作为生产性劳动,培育教育劳务的供需市场,构建教育内在的投入和产出机制,理顺投资者、经营者、办学者和受益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促使教育市场结构由完全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理、工、农、医学科的办学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8~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一关键时段内高校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1)高校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水平较高,但生产规模远未达到最优水平,增大资源投入力度能够有效提升多数高校的办学效益。(2)高校质量型产出效率小于数量型产出效率,两类效率对整体效率的贡献度的变化趋势证实了学科评估的“指挥棒”效应。(3)高校三大职能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整体效率贡献度的排序依次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其中科学研究投入产出效率对整体效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投入产出效率对整体效率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4)高校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正向增长的根本原因是规模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指数起负面影响,纯技术效率未发生明显变化。技术进步指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模式与发展方式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一、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基本原理经济学中常用组织的产出或活动的总量来衡量一个组织的规模。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而言,规模主要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数量和学校在校生数量两方面来衡量,值得指出的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不仅是高等教育问题,更是属于整个社会发展战略的大课题,涉及到一国、一个地区的经济、人口就业等许多教育以外的问题。谈规模就要谈规模效益才有意义,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规模效益主要是指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内部效益,即规模扩张过程中的直接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或产出数量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整个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是通过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教育经济效益至少包含两层含义:(1)教育领域中的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消耗与成果)的对比关系。(2)教育产出(所得成果)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生产的产品符合社会需要才是有用产品。教育产品只有在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使教育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故教育的经济效益不仅强调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而且更强调教育产出的社会需要程度。尽管教育投入和产出之比是构成教育经济效益的基础,但其本身并不就是效益。如果教育产品不为社会所需要,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