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与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各类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中,网络经常成为第一信源和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引导主流舆论方向。了解网络舆情特点,掌握网络舆情发生、演变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内容、生成路径与发布载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分析与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公众发布信息和交流观点的主要平台,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为舆情态势和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政府掌握最新舆情动态以及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对近年来网络舆情热点的获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理解K-means聚类算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该算法,对新闻中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获得舆情热点,并给出算法实现过程。该方法为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也可以及时防范误导性言论对社会公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发布的信息及各种反馈和观点进行舆情分析与判断,是舆情挖掘的重要手段。设计了网络舆情热点挖掘系统,通过文本处理、分词处理、复杂网络聚类及舆情热点提取等功能,使纷繁复杂信息中的热点话题及其舆情得以突出体现,为舆情热点定位、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渠道.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控制与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入手,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总结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就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相对稳定了一段时间的语言词汇迅速活跃起来,大量新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种语言中。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代表一个语言的文化和思想、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的凝聚力。要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获得最新时代信息,掌握最新科技动态,随时学习新产生词汇并准确翻译新词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事关社会稳定,文中介绍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高发点及形成过程,提出三条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策略,对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丽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使得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刘兰兰  林奇凯  胡铭 《考试周刊》2010,(27):135-135
本文结合2008年以来网民集中关注的突发事件,对网络舆情折射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影溪 《陕西教育》2014,(7):116-118
网络时代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诉求。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也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若不能较好地引导网络舆情,不良的或者消极的网络舆情有可能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危害。积极探究与引导大学生网络言论.强化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管,采取积极举措化解网络舆情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舆情是大众媒体通过互联网媒介对社会热点内容尤其是危机情况的意见、观点和态度.《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一书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频次统计、最优尺度分析等方法,从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机理出发,研究网络舆情预警需求,并从预警理念、技术支持、组织体系等方面探讨了预警机制高效运行的策略。舆情本体即为危机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文本内容,管理者了解网络舆情的热度、变化和危害性有助于提高旅游危机事件管理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博客、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进一步社会化,成为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然而,当前高校共青团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仍十分薄弱,存在着引导观念滞后、管理形式单一、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舆情监控系统不完善、干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提高高校团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能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和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中存在并不完全重叠的“两大舆论场”:一是以主流媒体为主导并着力营造的“官方舆论场”;二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以网络舆论为当下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和谐社会视阈下“民间舆论场”研究具有厚重的理论价值:一是为人民群众的话语诉求提供了广阔的场域和空间;二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三是为新时期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新的战略路向。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民间舆论场”虽然存在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但其建设性还是值得肯定的,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一是社会矛盾的“排气阀”,二是社会舆论的“引发剂”,三是社会文化的“影响源”,四是传统媒体的“解构器”。新媒体时代,必须加强对“民间舆论场”的科学引导,努力打通两大舆论场,形成舆论同向合力的有序发展格局,为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作为信息化与民主化发展的新兴舆论现象,对社会管理和意识形态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也带给执政党和政府全新的挑战和考验。针对福建泉州的网络舆情可能释放的负能量和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必须从领导、预警、研判、引导、法治、培训等方面探索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以有效地运用和管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4.
教育舆论分析,是就社会公众对共同关心的教育政策、事件、现象和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言论和意见等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并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作为对教育实践需求的回应,教育理论领域的教育舆论分析是伴随着社会利益分化、媒体改革和网络新技术发展而诞生的,因而教育舆论分析有可能成为教育理论的一部分。教育舆论分析需要从研究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考量。教育舆论分析的基本路径依次为搜集教育舆情,对基于教育舆情的教育舆论进行研究判断,提出解决教育舆论问题的教育政策建议和舆论环境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以及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搜集网上舆情要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清楚了解网络舆情的存在空间,分析网上舆情要通晓社会思潮和复杂形势,引导网上舆情要做好信息发布等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思想多元激荡,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更容易通过加速效应和放大效应与网下舆情交叉波动。为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营造和谐舆论环境,统一思想,维护稳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为此,要认识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涵来作为引领的认识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的要求是明确引领网络舆情目标;建立法律法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主体,构建专业工作网络;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及时有效汇集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校舆情危机频现,高校话语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和社会发展进入高风险期,高校自身属性特点,社会舆论浮躁心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加强高校话语权建设是处理舆情危机的关键。高校必须通过重视宣传工作,建立专业舆情研究部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途径,主动加强自身话语权建设,在充分保证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信息发布在社会舆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得到尽可能多的认可,这样才能消除分歧,凝聚力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网络媒介传播特点的基础上,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研究案例,应用TF-IDF等技术对其中关键词进行了提取和处理,分析了网络舆情,并指出政府在应对危机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文章从快速应对公共危机、积极实行网络参政议政、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与有效疏导网民情绪四个方面给出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公共危机的一种,指网络公共舆论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也是网络公共舆论汇聚、公众公民意识形成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暴露与偶发的结果。应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治理举措:第一层次是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事态;第二层次是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慎用网络技术控制;第三层次是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层次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20.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大致相同的意见,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由生产活动决定的,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较系统的看法和见解,由此可见,舆论是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意识形态对会舆论具有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