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中国人民思想的广博与深邃,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根据母语特点,遵循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儿童学好语文的科学。语文教学也是艺术,是形象的、情感的、审美的、富有魅力的传承语文知识能力的艺术。由于母语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因此,中国的语文教育不仅是使儿童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教育,也是使儿童成为真正中国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是基础课程的基础,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不仪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合作学习关系,而且更让学生在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学习。“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还是情感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奔流的时候,才能触及人的内心世界。”于漪在谈语文教学时强调:民族的睿智沉积在民族的语言之中,教母语也是教民族的思想与感情。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注入。  相似文献   

4.
《颜氏家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有不少涉及语文教育范畴,如关于语言学习、写作教学等,还有一些教育思想虽不是直接谈论语文教育的,但能够反映教育教学中的客观规律,值得我们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借鉴。探究《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并使其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灿烂历史,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2,(13):38-38
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是由文化而人的纵向过程,即通过人对社会文化的内化而成为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成为人的一个稳定的内心世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教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小狮子爱尔莎》教学…  相似文献   

7.
2001年第10期的《中国大学生》杂志刊登了摩罗先生的文章《古文教育:惯性的弊端有多大》。2002年第1期《师道》杂志“教材新探”栏目予以转载。该文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剔除古汉语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取消古文和古汉语的观点。不妨名之为“取消论”。此文强烈要求取消中学课本的古文,取消古代汉语的教学,让古汉语进入博物馆。该文作者认为,让中小学生学习古汉语,实际上是“民族智力的巨大浪费”。这种对古汉语的错误认识,迎合和迷惑了思想较为幼稚的青少年,对广大青少年在民族语言方面的认同,对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混乱影响不可低估。为了维护汉语言的地位,澄清人们的认识。保障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健康进行。作者对“摩罗”先生所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中都体现了德育的内容。我国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段话阐明了听说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思想教育要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来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点是以大语文观为中心,实现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实现整合的对策有两个方面:一是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加速教育观念的更新,围绕语文教育中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来相应培训教师;二是针对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能力要求,加强教育理论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增设《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和更新《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比中外古代科技文化的差异。易于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们强国富民的斗志。对比建国前和建国后中国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差异。可以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从而坚定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提到语文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半个多世纪来,语文界及关心语文教育的各界有识之士,就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效率等问题各陈己见,共识与分歧并存。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人们对语文作为一种文化的构成的认识日趋一致。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课程具有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陶冶人性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文化过程。民族精神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民族精神教育是其全部文化教育的最核心的内容。特别是我们目前面临着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面临着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冲击,面临在极复杂和极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抉择,民族精神教育就愈发显得必要和急迫。由于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功能,使得我们能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丰富而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也由于民族精神教育本身的重大意义,使得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肯定和提升了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结合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语文教师兴起了学习的高潮,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但是由于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仍然没有很大的转变。我们学“课标”反思传统语文教育,认为中国当前语文教育还存在着7大弊病:教育体制僵化、教学理念滞后、教材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呆板、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无理。只有坚决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语文课程标准”),才能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课文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彭霞光 《吉林教育》2008,(14):46-47
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与文明的语言,本应是最能诠释教育的快乐本质的学科。然而,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所搜寻来的信息多是厚重的压抑和灰色的叹息:《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育忧思录》、《杞人忧师》、《审视中国语文教育》……不经意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陷入一片悲声中。这些"口诛笔伐"的文字读来让人心下惶然和汗颜。  相似文献   

14.
一、诗词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与体系诗词中可探究的环境内容,一是民族的特性。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几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也是一部伦理发展史。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伦理观,人才能和谐地统一于环境之中。因此,诗词鉴赏教学应以历史文化传承为依托,立足于民族现实的文化生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粹,培养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文化内涵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二是自然的灵性。在诗词中,“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余秋雨《文化苦旅》)山水风物熔铸一炉的中国诗歌中美的价值重现,让人产生灵动的震撼,让学生把自然风景当作…  相似文献   

15.
陈贤 《福建教育》2006,(11A):51-51
小学语文课文不仅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充分利用以进行非认知心理教育。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学《蓝树叶》,要让学生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教学《校园里的画》,要引导学生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和睦相处;教学《蜜蜂引路》,要教导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地域广阔,民族颇多,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纵观在古今,民盛则国强,民衰则国竭。特别是在当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走民族团结之路,民族教育在教育中显得较为突出。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如水乳交融,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民族教育,采取的方法似春雨润物,潜移默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宏观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思想加以渗透,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具科学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认知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8.
刘永康教授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在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造诣颇深。尤其是对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更是让人折服。他在《语文教育学》一书中提出,学生应该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解决语文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倡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结合的新语文学习方式,以更好的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感教育目标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可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  相似文献   

20.
王希罕 《陕西教育》2008,(10):80-80
一、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更应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