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玉红 《山东教育》2003,(23):54-55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幼教改革的重头戏。近两年,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教学,已在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幼儿园纷纷购买了电脑,建起了多媒体室,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活动效果,扩大了幼儿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2.
挂图在教育发展史上出现得最早的直观教学手段。“复合式挂图”是挂图的一种变形,是按照生物各层器官、系统的结构模式画在纸上,经过剪贴而制成的,所以又称为“剪贴图”。这种图具有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形象生动等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学通常都要运用直观教具辅助讲述,如实物、玩具、挂图等。其中又以挂图最为常用。教学中的挂图一般有两种,一是按故事情节发展顺序以组画形式出现2—4张挂图,教学时可看图讲述。二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特定环境画一幅典型的场景挂图,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画在另外纸上剪下,教学时按讲述顺序逐一出示角色形象,用贴绒法或插入法放在场景挂图上。场景挂图在教学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图多用,如语言、计算、音乐教学和游戏活动时都能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场景挂图设计的一般常识。一、设计的一般要求场景挂图的设计,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造型可夸张,具有装饰性、童趣性,色彩要鲜明协调。  相似文献   

4.
曹娇娇 《考试周刊》2014,(59):188-188
<正>近年来,许多幼儿园纷纷购买了电脑,建起了多媒体活动室,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虽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过于追求信息技术效果而分散幼儿注意力,但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图文声像并茂,改变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动感、形象地展现出来,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幼儿的信息量,给幼儿的生活增添无穷乐趣。幼儿对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4,(A5):188-189
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幅挂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时代呼唤多媒体技术教育,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但在这种"多媒体教学热"现象背后,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则有利于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本文主要围绕多媒体技术的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以实验与观察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除按<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和教材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利用挂图、模型辅助教学外,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使实验起到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的效果,对于揭示教学中的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教学中,可利用媒体的不同特点与功能,按需要优化几种媒体加以组合,提供感知材料,使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形成协调机制。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从而在教学中形成协同的效果。 一、图像媒体与实物媒体组合 图像媒体主要指多媒体电脑、录相、投影和教学挂图等。实物媒体主要指实物、标本、实验等。它们都是直观媒体,但又各有其特点和功能。如多媒体电脑和投影善于表现客观事物的图像,能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可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动漫文化也悄然走进了幼儿园。合理利用动漫资源进行教学,能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并以其直观、趣味、生动的特性吸引着幼儿,促使幼儿兴致盎然地主动学习,特别是对优化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中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课件广泛地参与辅助教学,改变了以往"黑板+粉笔+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更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给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任何方式都有其两面性,过多的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会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1)多媒体课件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与创新时的利与弊。(2)多媒体课件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直观时的利与弊。(3)多媒体课件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利与弊。(4)多媒体课件在提高课堂效率,扩充教学容量时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从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三化三为"政策、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广阔前景对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进行分析,主要围绕多媒体技术的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章材料丰富、内容繁多,一节课时用“模型、挂图、标本”等教具按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但教学模式陈旧,而且课堂时间紧迫,教师疲于匆忙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编制了“爬行纲”这一章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图、形、色、声、动画”等形式,变静为动,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完成新知识的教学,使教师摆脱“繁忙”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1课件设计及教学过程1.1巧设导言,引出新课内容本章首先设计展示了前面“鱼纲”和“两栖纲”的知识点图片,提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光凭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和教师头头是道的讲解,不免捉襟见肘。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教师们,它融声、文、图、像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火花,在教学实践中它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本文试图从《爬山虎的脚》一文的教学实践角度,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幻灯投影是电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美术教学中已普遍被采用。但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投影教学的长处,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呢?有些教师在搞投影教学时,往往制成单片,实际上只起到了一幅挂图的作用。真正的优秀投影教学,应该是具有独特的视觉形式,起到挂图和其他任何教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投影形式,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幻灯与挂图有一种看法:凡是有教学挂图可使用的,就不要使用幻灯。应该肯定,教学挂图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总的说来,幻灯要比挂图的作用大:①幻灯的表现手法比挂图多,如放大法、分解法、复合法、遮盖法、示动法(包括抽动、旋转、线迭等)、投影法(包括实物投影、实验投影、微型教具投影、显微投影等)、多镜头法、迭印法、特写法等。因此,幻灯再现事物的能力比挂图强,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比挂图少。②幻灯有形有色还有光,还可以表现某些事物的简单动态,对视觉刺激的因素比  相似文献   

15.
吴晓洁 《考试周刊》2013,(99):192-19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同时,它能够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随着它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活跃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技术的“活泼”与数学学科的严谨有着互补的功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形为有形,填补数学学科的不足,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不是万能的,过分的“活泼”也有可能让数学失去方向,成为阻碍。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地认识其利弊.善用而不滥用.才能使它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所用。  相似文献   

17.
<正> 电教媒体(幻灯、录像等)作为一种现代的重要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被引入于课堂教学中。录像和幻灯有机地结合标本、模具,能够化静为动,又能化动为静,能化快为慢,可变慢为快,能化大为小又能把小放大,以此表现出一般教学手段所无法表现出来的事物和现象,但录像与幻灯又不能完全取代实物标本模型等。  相似文献   

18.
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常常直接影响劳动课的教学效果。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调整这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借用录像化静为动,使学生学有兴趣。 在劳动课教学中,适当运用录像,再现情景,可以化静为动,使学生学有兴趣。如教《缝制针线包》一课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使用便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计算机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地讲,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买火柴的小女孩》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营造氛围,活跃课堂,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直观、生动地理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重视导入部分,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巧妙设置,充分吸引学生,顺利推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