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掀起高潮,中国同盟会制定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纲领、政策,对封建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批判,这对推动革命迅速发展,最终推翻清政府,作用甚巨。但是,革命党人在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对封建势力却“不念旧恶”,“咸与维新”,表现出罕见的宽宏大度,成为革命的隐患。同盟会在批判君主专制的时候,始终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这些沉痛教训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相似文献   

2.
武昌起义后,汪精卫等在天津领导京津同盟会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对清政府造成巨大的威慑力,加速了帝制的覆没,推动了共和政体的建立,对直隶辛亥革命起了推动而非阻碍作用.由于胡鄂公对汪精卫的不同政见有严重误解,以及汪精卫晚年作为的影响,导致了长时间内对京津同盟会革命活动的某些曲解甚至故意贬低.与南方相比,北方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直隶辛亥革命难以成功,我们不能苛求汪精卫及其领导的京津同盟会.  相似文献   

3.
1906年至1910年是中国近代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其间革命运动勃发,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屡仆屡起,达10次之多;城乡人民反抗满清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计千次以上.在这两股强力的撞击下,满清王朝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终于酿成1911年的辛亥革命,一举倾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1868—1940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性;但同时,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非常软弱,因而又具有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种两重性在蔡元培身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清朝末年,蔡元培是以“翰林革命”而闻名的,他渴望民族独立,鼓吹民权和女权,组织反清革命团体“中国教育会”(1902年)和“光复会”(1904年),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1905年),并任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他甚至亲自参与策划武装起义和暗杀清朝官员的活动。在推翻清朝封建皇帝统治和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中,蔡元培是作出过  相似文献   

5.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原来的革命团体都集结在同盟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为什么只有1907年的安庆起义和绍兴起义仍打出光复会的旗号呢? 1905年8月,华兴会、光复会、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原来的一些革命团体都集结在同盟会的旗帜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1906年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萍乡起义;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钦  相似文献   

6.
<正>梁漱溟(1893~1988),中国近现代哲学家、教育家,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1911年顺天中学堂毕业。1912年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任同盟会机关报《民国报》编辑兼记者,从事革命活动。对封建专制社会强烈不满,一度热衷空想社会主义。后潜心研究佛典,在上海《东方杂志》连载其《究元决疑论》,独崇佛家,主张出世。1917至1924年应蔡元培之聘,在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和儒家哲学,研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所处启蒙的地位和作用从近代抗争史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它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8.
《古船》:当代家族叙事的经典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上,《古船》既继承了现代家族小说批判家族制度与伦理的启蒙传统,又走向了对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叙事传统的超越.它由对贵族家庭日常生活的叙述转向对革命集体主义家庭的关注,由对家长专制弊害的揭示走向对封建式族长专制造成的乡村历史悲剧的批判,审美情感由激进的抨击、感伤式的眷恋走向博大的人性悲悯,以其独到的思想深度与艺术独创成为当代家族叙事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的简称.它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全国性革命团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的建立使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分散于海内外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势力聚拢在一起,有了统一的领导,产生了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不仅如此,同盟会还确定了“驱除鞑虏,  相似文献   

11.
长江革命是中国近代时局和革命发展的产物.谭人凤一生致力于长江流域的革命斗争.尤其在1911年,谭人凤与宋教仁等筹划建立的中部同盟会,为武昌首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9,(3):34-35
上海市爱国学校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创办于1901年,此为民主革命派创办的第一所女学,具有解放女性、反对封建、争取民主的爱国思想,亦为革命党的秘密联络机关。黄兴、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来女学与蔡元培讨论革命工作,还介绍女学学生参加同盟会与秘密小组。  相似文献   

13.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激发了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浪潮,同时,为了防止封建暴政的复辟,还提出了许多治国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原则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国家制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成为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在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与民主权利,防止封建主义复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与革命性。  相似文献   

14.
中部同盟会,亦名同盟会中部总会。它以宋教仁、谭人风等人为首,于一九一○年筹划于日本东京,次年六月正式悬帜于申上。对于中部同盟会的成立,过去曾经有两种绝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分裂行为,二是认为它出于革命的需要,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应该肯定和赞尝,从而否定它属于分裂行为.本文特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政策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运动中,批判清政府封建教育政策,明确提出了革命教育思想。南京临时政府在此基础上废除了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废除了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和含有封建专制内容的民间教科书,推行资产阶级教育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政策的性质与洋务运动时期和“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政策有着本质区别,是一次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教育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同盟会是国内革命派力量壮大和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孙中山的救国革命思想实践与留日学生界革命风潮高涨所形成的结晶。在同盟会的筹建过程中,孙中山的重要角色不可或缺,他的核心作用无人可以替代。如果没有他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没有他最早提出并不断完善的民主革命政纲,没有他对各省留日学生精英的巨大凝聚力,1905年就不可能有全国资产阶级统一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本文于彰显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过程中巨大作用的同时,还对与同盟会成立有关的一些史实进行了必要的订正。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由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环境,造就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狭隘主义思想,使同盟会一成立就充斥着重大的思想分歧。这种分歧集中表现在革命党人对同盟会纲领的认识和革命活动策略等重大问题上。1.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靼,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鲁迅1926年写的追忆友人范爱农的散文。作者以范爱农的真实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亥年)推翻满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在这之前,我国各层人民已经组成不少革命团体,积极进行反清斗争。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二十世纪初,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团体,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到1911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封建传统的东西都面临危机,遭到唾弃,与此相应,民主、科学等各种资产阶级的新思想不断萌生,蓬勃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史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一文,最初对封建史学展开了猛烈批判,提出要进行“史界革命”,建(?)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杂志是云南留日学生于1906年在东京创办的革命刊物。它是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与黄兴的直接关怀与支持下创办的。1905年7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年底,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为扩大革命宣传,孙中山、黄兴号召各省留学生筹办地方刊物。在《民报》发刊前后,各省留学生创办的杂志有《浙江潮》、《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