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怎么教?这是众多一线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怎么教"涉及教学设计的问题。而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它将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呈现。在进行《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时,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与实践: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课文定位;研究学情、教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语文课堂的"智慧链";采用"群文阅读",实现以"一"带"群"。  相似文献   

2.
"学情"是课堂教学之基础,科学认识、分析与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学情",对于我们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水平,需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情"评估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在总结学情评估内涵、学情评估主要功能与作用等内容基础上,具体阐释初中物理教学"学情"评估的实施,并探索性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策略。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教情进行调查,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教师对学情、教情资源整合,可以帮助教师在具体施教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收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学情"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无视、漠视或者误判、误读、误解都会让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严重错位,产生学生的认知排斥、认知障碍等.直面并分析学生的学情是把握数学"教"与"学"落差的现实举措,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张剑华 《考试周刊》2014,(89):139-139
<正>一"高效理想课堂"从其实施的动态过程来观察,教学者几乎完全退到了幕后,推动学生全员参与的"主动出击"式学习型课堂成为我校教学的主流。而以传统教学理念实施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主体的"逆袭",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更能够检阅教学者研究教情、学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敏 《现代语文》2013,(8):59-61
一堂课从哪儿开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解学情便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那么,何谓学情?学情指的是学生的"现状是什么",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之间存在的差距有多少。例如他们懂了什么,能读出什么,有什么不懂,有哪些读不好、感受不到……上述这些都是实际教学中最本真的学情,也是最珍贵的学情,把握住它们,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便能准确定位教学起点,让语文学习由"被驱动"走向"自我驱动"。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育贯穿了我们人的一生,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尤其重要,教学更是承载了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举足轻重,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坚持以情导学、以情促教.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共同体课改背景下,本文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学情监测""课后学情反馈""课后学情跟踪"四个视角,分阶段对学生学情进行观察;并从"预学本=教学起点""观察报告=问题生成""反思日记=知识盲点""自主命题=学习体系"四个等式提供了学情观察的具体实践操作方法。教师依据学情分析,建立观察体系,系统地、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师博览》2019,(11):61-62
作为化学启蒙教育者,要根据学情和前置性学习反馈,教——"讲学生能听懂的";根据教情和学生学习能力,练——"练老师讲解过的";根据教学的进度、难度,考——"考学生能做对的";对所谓"学困生"学习状况有全面认识,补——"补学生最紧缺的";对学生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评——"评学生有进步的"。  相似文献   

10.
<正>"学情"是一个缩略词,其内涵没有公认一致的界定,可以理解为"学生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两种意义,后者意义范围较前者窄,更强调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了解和分析学情是为了教师教得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就学生学习某一具体知识内容而言,学情可以分为前学情、中学情和后学情。不同阶段的学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一、以学定教:前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案例1】有了差异怎么办?最近应邀上一节公开课,内容是《2、3、5的倍数的特征》。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进行了前期的学情调查,结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已从"教"转向了"学",学情分析,必然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素养。今天,我们讨论的学情分析,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课前经验性描述,更应该对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与把握,使学情分析与实际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关联起来,也就是意味着要动态地关注学情。  相似文献   

12.
李献初 《西藏教育》2014,(12):34-35
<正>众所周知,要上好一堂课,一定要做到课前"三备",尤其要做好"备学生"工作,因为一堂好课并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做好了"备学生"工作,课堂中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做好"备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要做好学情调研。一、学情调研的概念学情调研从广义上看,是指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从工作需要出发,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所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等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看,是指教师为了有效的达成学生的发展目标,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以及学习方式、问题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公认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实现"因材施教",关键要进行学情分析。通过调研、资料查阅、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现有学习状况以及兴趣个性等学情,有助于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其中,"分组分层四段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可选项之一。"分组分层四段式"语文教学模式,三大方面四个环节是相互交叉、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对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提升、完善,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并非一定能保证带来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还必须重视教学手段运用的针对性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了在汉语二语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应针对所教具体语言项目、所教课文教学板块内容、所教对象的特点,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学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也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可以根本上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学情可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等。本文就如何运用学情定准教学内容与目标来谈一谈。一、利用学情预测,定向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中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内容,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而这些指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文情,教情,学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催生了"学情理论",其根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动态。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顾"教"不顾"学"而导致出现的无视学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是当前教学认识的重大转变。学情分析是实现这种教学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以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立足于实践,凸显学生学习,指向教学改进和提升,统整了教学和研究,是解决当前学情分析问题的适切载体。结合课例研究可把学情划分为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具体实施时可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开展学情分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作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20.
教学观是教育者对教育规律的具体把握,是教育者关于自身教与学生学两者关系的核心假设,集中反映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对象确立等重要方面。确立适应学生的教学与适应教学的学生相统一的现代中小学"双适应"教学观,关键在于教学适应学生发展,学生适应教学要求;具体做到学校教学服务学生未来发展,教学标准激励学生适应当前教学,最终突破传统的具体教学观认识,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