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版德育教材《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量运用了故事.道德教育中的故事法是运用读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是道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之一.美国教育学者基尔帕特里克认为,故事是发展儿童良好品德的重要方法,因为故事能够创造对善的情感依赖,激发学生成善(be good)的渴望;故事能够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这种示范在儿童的日常行为环境中很少见到;故事能够使学生熟悉他们需要知道的行为规范;故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1]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孩子在母亲的故事声中进入梦乡是一幅温馨感人的经典家庭教育画面.儿童正是通过故事来了解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故事法”是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品格教育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美国相比,国内对“故事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运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仅仅是最近几年的事。在新课改背景下,考察近几年来国内教育学术界对“故事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运用的研究状况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道德情感体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教育,旨在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曾艳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65-167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未来工程,也是基础工程。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模式的探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选择适当的道德教育模式,才能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道德叙事模式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它遵循实事求是的道德教育原则,以故事的形式对未成人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渗透,使新时期的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叙事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继价值澄清、认知推理等努力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为代表的西方学校教育将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道德叙事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叙事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传递过程;道德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区别;道德叙事契合了儿童道德形成过程的叙事性思维(narrative thinking)特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叙事策略包括指导学生阅读美德故事,挖掘教材中学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7.
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这段话概括为一个词,就是道德教育要“养正于蒙”。  相似文献   

8.
人的不良品德的形成,既与失常的道德教育有关,也与正常的道德教有关.分析这些相关因素有助于科学认识道德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德育新观念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道德需要的学说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信念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与方法论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简述外国教育家流派理论体系中的品德、道德教育思想入手,着重以美、英、日三国对青少年、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为例,进行了介绍、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以培养学会做人为核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都力图推动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但从宏观的教育环境到微观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依然很难实现。所以,在考问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何以落实这一老话题时,必须正视问题的本质所在,思考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没有灌输的道德教育何以可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目的是要树立一种道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论--没有灌输的道德教育,为此,该书的作者在对道德、道德教育和灌输等基本概念进行语义分析的前提下,在批判并综合几种作者认为有借鉴意义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整合性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无论是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该书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家庭教育是最初始、最真诚、最实在、最持久的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  相似文献   

1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小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道德教育功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重归《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理念,重塑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重建课堂教学形态,重设课程评价的维度结构等方式,重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态,优化其道德教育功能,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关于"道"和"德"的含义与关系的论述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应以实践为基础,用丰厚的道德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睿智的道德思维以提高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实效;要运用元认知理论,扩充道德知识以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强化道德体验以升华高尚道德情感,加强道德监控以铸就成熟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正江在《教育导刊》2012年第2期撰文指出,只有包含了道德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即具有道德自主性与道德独立人格的人。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只是道德教育的初级形态,所培养的是缺乏道德自觉性与道德独立人格的、千篇一律的道德人才。诚信、勇敢、节制等品德只是道德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刘惊铎认为:"体验是道德的本体,道德体验是有魅力的道德教育,道德体验就是回归道德教育真谛的道德教育。"《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的品德体验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课程实施中,体验活动走过场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地实现。作为教学中的体验即体验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再造和再创活动,进而产生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发生剧烈嬗变,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做了高校当前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教育和审美相结合,使学生品德修养在审美的基础上逐步成为自觉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32-34
成果名称:基于学生真实性道德冲突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新模式建构与推广实施研究申报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队成员:傅维利、刘磊、刘民、黄晓红、宋藜夏长期以来,造成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普遍利用虚拟情境进行道德说教,而不能真实地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而,把握真实性道德冲突与学生道德成长的关系,尽最大可能地消除道德教育中的虚假成分,注定是今后我国道德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取得良好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道德教育即谓主体性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满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