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在多媒体的发展中,声音永远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媒体大竞争的背景下,广播一定要把握“声音”这个市场,特别是蓬勃发展的车载收听市场,笔者认为一个中国式的大交通领域、大车载收听市场的类型化广播格局正在形成。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核心是:把互联网的精华内容变成广播的音频;把广播的优质音频用互联网扩大传播。  相似文献   

2.
尽管不同的广播电视产权形态结构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广播广告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走势与特点,但海外广播广告的发展共性也很明显:受众老龄化;广播广告相对稳定增长的同时,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减弱;新媒体收听渠道的拓展,拉动了新媒体广播广告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广播产业市场结构现状市场结构是用来衡量市场竞争与市场垄断关系的重要概念。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传媒产业组织的核心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广播产业的收听情况、电台类型、区域差异、广告营业额等方面来分析广播产业的市场结构。(一)收听情况根据媒介研究在国内70个城市的收听率调查结果,2013年整体广播接触率为59.5%,与2010—2012年相比略有回落,回落至2009年的水平。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媒体,2013年承受着来自新媒体和自媒体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强势崛起、中国社会汽车保有量快速膨胀的今天,广播的收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居家收听到移动收听,广播主持人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其个性化的呈现已经成为广播收听市场上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文章通过对业界众多成名主持人的考察,概括提炼出广播主持人的个性化及其在业界实践中的多元呈现,详细分析了打造广播主持人个性化的路径以及个性化主持人的培养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牛存有 《视听界》2014,(5):46-50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收听工具演化为广播收听终端,形成传统、车载和智能三元终端主体市场,支撑广播媒体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和融合中的独特市场地位和价值。网络收听终端的受众对收听终端使用的多样性、转换性以及收听节目的线性与非线性的兼容性,最具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曹毅 《中国广播》2016,(2):51-55
2015年广播收听市场总量小幅下降,区域市场表现不一;由于车载听众驱动的结构性增长,广播收听市场总体相对稳固,大规模听众流失并未出现;而市场增量空间的收缩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广播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价值拓展需求,推动了广播收听测量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技术和收听终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广播的收听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受众的接收需求、接收习惯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广播APP用户属性及市场培育情况,进而为提升广播APP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受众细分化,已经是媒体市场的发展趋势。所谓广播类型化就是分众的产物,交通广播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是适应我国汽车加速进入家庭这一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这几年有车群体以几何级数增长,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的居家收听听众规模不断萎缩,而车载收听听众规模迅速扩大,这使得车载收听需求多样化,面临听众细分的要求。如何应对这一趋势,更好地满足听众需求,加快自身发展,成为当下广播媒体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技术助推广播腾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作为第一媒体,风光了几十年,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电磁环境污染的加剧,广播的收听质量急剧下降,新媒体的发展又对广播形成了严重挑战,在极大地抢夺广播市场,所以,近二十年来,广播由第一媒体变成了弱势媒体。广播要翻身、要发展,就必须靠技术进步,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全数字化广播是广播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的全面应用,将助推广播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单兴 《新闻前哨》2002,(12):28-28
广播正面临着一场伟大的变革,变革的源动力来自一日千里的现代广电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立体声功能可以把声音的每个细节都完美地突现出来;调频广播一举奠定了广播的新格局;可收听调频的手机;还有数字化广播,网络化广播,互联网广播……新一轮的广播变革浪潮正蓄势涌动。亟待改革的广告运行模式热线咨询作为广播的主流广告形式给广播带来了辉煌,为广播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但同时它也正越来越阻碍广播事业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广告性热线咨询与节目性热线咨询有根本性区别,相对而言,节目以追求严谨风格、发布真实信息为宗旨,而广告以…  相似文献   

11.
黄为群  何波 《中国广播》2009,(4):100-1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宽带的日益普及,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网络广播悄然兴起,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网络广播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变线性收听为非线性收听,变单向被动收听为双向互动收听,参与性也随之增强。它克服了传统广播所受的地域限制,使所有互联网用户都成为了潜在的受众。通过网络数据库,转瞬即逝的广播节目变成了可保存的音频文件,随点随播,广播节目的重复利用率大大提高……总之,网络广播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广播的固有认识,成为当前网民喜闻乐见的一项重要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广播广告自2008年以来的高速增长让市场和业界开始重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广播——这个曾一度被讨论是否会被边缘化的媒体。媒体接触方式的改变是广播重获新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广播收听人群已经从20%降为7.3%,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广播听众总人数、总体接触率、人均收听时长等主要指标稳中有升;车上收听量、收听比重的迅速上升进一步优化听众的结构;中央和省市电台的改版、改制直接影响广播市场的竞争格局;长期以来存在的全国收听市场南北差异、区域差异依旧明显。本文通过赛立信媒介公司的调查数据对2011年广播收听市场作全景式的回顾和分析。一、广播收听市场整体状况2011年,全国听众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人均收听时间、接触率则略有提升。数据显示,通过车载收音系统收听广播的受众人数增多。可以推测,新增的车上收听群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娱乐休闲方式更加多元,广播小说节目也因此受到影响。特别是伴随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收听渠道的增多使人们的收听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文讨论如何拓展市场和空间,使广播小说节目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人群的快速增长,为广播搭建起了更具实力的收听市场,而为"驾车一族"量身打造的专属调频也成为广播新的关注点和增长点,都市汽车广播由此应运而生。大连广播电视台都市汽车广播起步于2011年,权威机构收听率调查显示,一年间汽车广播收听率节节攀升,昂然挺进大连广播收听阵营的前三甲,广告吸纳量也提升了近一倍。回望汽车广播一年来运行轨迹,我们发现,精准的频率定位、独到的品牌推广是都市交通广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根据赛立信公司的调查,现在听众打开收音机收听音乐是最大需求,高达60%以上,超过了其他各种需求。随的生活节奏的变化,大家对音乐广播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尼尔森调查的两年情况看.音乐广播在2006年就已经在省会的广播市场上占有率排名第二了。2007年的调查,这个比例仍然排在第二,但增长幅度是最快的,广告市场份额也从16%现在增长到21%,这是音乐广播在省会市场的调查反映出的音乐广播在全省的状况。现在,石家庄上空,中央台音乐之声、河北音乐广播、石家庄台音乐广播,再加上附近若干县台,音乐台比较火,但也说明竞争相当激烈。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为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带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随之,交通、都市生活等频率以快速调整收听对象、节目内容而迅速占领城市移动收听人群,也为频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不菲的经济效益。但是,多年的发展,也为移动收听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惑,比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广播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也在加速,收听数据作为广播媒介市场上的“通用货币”,对电台的经营管理和广告创收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谁着力研究收听市场,细分受众市场,把握核心听众,做到有的放矢,谁才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走在时代的前列。笔者结合AC尼尔森、赛立信两家专业调查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安康 《中国广播》2013,(10):62-65
在媒体技术和收听终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广播的收听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车载收听、移动收听以及网络收听逐渐成为广播受众的主流接收方式。受众的接收需求、接收习惯等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收听环境以及受众的改变,广播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本文结合受众收听数据,对广播收听环境以及受众变化状况进行了探讨,并从受众信息管理、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探析了广播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申红 《视听界》2006,(5):95-95
网上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地域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广更大的地理空间,甚至进行全球化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随时收听。互动是网络广播的一个巨大优势,它打破了传统的“你播我听”的被动式收听模式,使听众成为收听的主体,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收听。针对这一特性,电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收听群,设立不同类型的节目。网上广播的技术优势使得广播电台能够便捷地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并为听众对广播节目资源的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网络广播彻底改变了广播稍纵即逝的劣势,使广播成为“留得住的声音”。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