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运用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注意评价方法的互补性,要运用情感激励,以期促进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这一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价、启发性评价、指导性评价和提升性评价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运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运用的现状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策略.比如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要运用情感激励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师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运用的现状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策略。比如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要运用情感激励等。  相似文献   

5.
窦桂梅老师作为小语届的领军人物,其课堂教学言语的艺术特色常令广大教师称赞、钦佩。笔者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窦桂梅的课堂教学言语进行了定量分析,又结合定性研究的资料得出了窦桂梅老师在师生课堂教学言语互动中的特点:激励性、情感性、生动性、精炼性、文学性。这些特点是她"赢在课堂"的原因之一。针对窦桂梅老师教学言语的特点笔者获得了如下几点启示,希望这些启示能为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言语上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一、悦纳学生——激励性、情感性的来源悦纳学生是心理学中赏识教育的观点,同时也是重塑  相似文献   

6.
结合语文学科特性,探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语言艺术。提倡课堂评价语言应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突破言语惯性,体现“激励性”“准确性”“启发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的视角,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一系列使用策略,由此扩大合作原则的覆盖领域,丰富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师评价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8.
谭长森 《考试周刊》2010,(2):128-129
教师课堂上的言语调控与非言语调控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本文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探索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运用言语调控和非言语调控策略,从而使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言语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其他培养目标的评价;评价语言单一随意,缺少启发性,忽视评价的激励;评价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多元主体的互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激励、神情鼓励、随机点拨去启示学生。教师的激励性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励性言语行为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教育魅力。一个人受激励而改过,相对比较容易,受责备而改过,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堂是高校教师实现主力军作用的主战场,如何确保高校课堂真正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坚固阵地,就成为保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课堂言语道德的提出,从本质上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使人向善"的教育内涵的回应,更是对高等教育领域高校教师课堂言语道德缺失现象的现实关照。高校教师的课堂言语道德是基于高校课堂言语规范基础之上的道德。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言语必须符合"共同语群体"的言语事实,从而规避课堂言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高校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高校教师应该成为高校课堂言语道德的主体,围绕"善"的宗旨并结合高校课堂言语行为的情境性,从道德理念、道德主体、道德智慧、道德实践等四个方面来自觉形成课堂言语道德。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综合利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非言语行为起着辅助、甚至代替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分类和特点;其次,阐述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最后,为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重庆部分中学化学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作了细致的观察研究,论述了教师的课堂言语水平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并指出了中学化学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主流倾向及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5):179-180
教师激励性语言是指教师针对幼儿的言语及动作行为做出的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言语回应。激励性语言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幼儿园课堂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是随机产生的。本研究围绕"老师激励性语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对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如何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各种策略的激励性语言对幼儿身心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对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观察数据和案例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注重体现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重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关注“无声”的非言语评价,凸显解释型评价的导向性以及加强激励性评价,以期促进初中数学教师课堂评价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柯文娟 《英语广场》2020,(5):102-104
互动是课堂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但目前,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并不尽如人意。本研究从教师激励性评价的角度出发,以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系统为互动测量工具,对某班级进行了为期12周的行动研究,探究教师激励性评价对课堂互动的影响,并提出了激励性评价的原则与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激励性评价对课堂互动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既是一种人际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教学行为,所应遵循最基本原则的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一种相互补益和负相关关系,教师应根据当下情景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实施课堂评价言语行为,以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激励言语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激励性评价在运用过程中,应讲究一定的艺术:激励性评价不等同于一味表扬;激励性评价需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励性评价要源于教师内心,充满爱和真诚;评价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FIAS的引入和使用,为诊断和评价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尝试将描述性研究和FIAS相结合,运用定量赋值的方法,对两位中学物理教师的示范课堂教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两个样本的课堂言语结构、言语倾向、情感氛围、提问类型等进行比较研究,证实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科学、便利地采集课堂言语样本,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使课堂言语分析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几十年来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运用的原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和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回顾,在反思教师非言语行为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